广东怀集县民间艺术节侧记

中国文化报
2013-02-19 15:14:37

    非遗文化庆新春

   ——广东怀集县民间艺术节侧记

   

祭孔表演

    本报驻广东记者  彭海霞   通讯员 谭扬汉

   鞭炮响起来、锣鼓敲起来、群狮舞起来、新年迎新彩……2013年春节前夕,在广东肇庆市怀集县体育中心,一场精彩的民间艺术嘉年华在喜气洋洋、欢声笑语中拉开帷幕。

   龙鱼舞、火龙舞、春牛舞、竹韵舞、壮狮舞、贵儿戏、凤舞等省、市非遗保护项目和一大批富有岭南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在这里竞相展现,为当地市民送上了一场民俗文化盛宴。这是怀集县举办的首届民间艺术节,艺术节汇聚了全县19个乡镇20支民间演出团队的600多名演员参加。

   龙鱼舞、春牛舞等是怀集县极富地方特色的民间歌舞。舞台上,演员身穿黄色唐装,腰扎红绸带,头戴红布捆边黄布巾,一人举龙珠,一人举龙鱼,8人分别举金鱼、鲤鱼、青衣鱼、虾和蚌,两人举日月灯,多人举幡旗、彩旗,伴以锣鼓钹和吹奏乐。“龙鱼出海”“龙鱼织壁”“鱼跃龙门”“龙鱼入海”逐一生动呈现,组成怀集凤岗镇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舞蹈——省级非遗龙鱼舞。它展现了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祥和景象,以及人民同庆丰年的喜悦。

   艺术节上,怀城镇的凤舞表演颇为传神,惟妙惟肖。演员穿着黄色的服装,一人举队旗,两人举彩旗,两人在悠扬的鼓乐和唢呐伴奏下舞凤,时而舞追逐、时而舞飞翔、时而舞觅食,还有戏水、洁身等栩栩如生的表演。表演者通过模仿凤鸣九天的舞姿,展现了怀集县民间舞蹈的丰富想象力。

   省级非遗——春牛舞是怀集县下帅壮族瑶族乡最具特色的民俗舞蹈。在下帅乡,每当新春到来之时,壮乡瑶寨的男女老少都欢聚一堂,祝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春牛舞表现了农夫在乡野田间牵牛犁田、载歌载舞的情景。

   民间艺术以朴质醇厚的民间文化为基础,演绎着每个地域的风土人情。除了各种怀集民间舞蹈,在艺术节上,我们还看到了被列入中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的贵儿戏表演。在广东省13个剧种中,被列为省级非遗的贵儿戏,堪称“土”味十足的民间艺术。它是怀集桥头镇特有的传统剧种,从清朝中后期发展至今已经有近200年历史。贵儿戏以锣鼓和唢呐,加上民间小调的徒歌、粤语方言的道白,备受当地人喜爱,每年春节及六月六的“耍岩节”期间表演尤为活跃。

   除了贵儿戏、春牛舞、龙鱼舞、凤舞等省、市级非遗项目参演外,艺术节还演绎了各乡镇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如火龙舞、彩鹿舞、孔子出巡、富杨七星灯、八仙过西界、花棍舞等。

   于南朝宋元嘉十三年(436年)置县的怀集县,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它是古代海陆丝绸之路的对接点、岭南地区重要的文化走廊,还是六祖惠能顿悟成佛地,素有“中国燕都”“中国禅道”的美誉。如今,在广东建设文化强省的大背景下,更成为广东省实施“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县,桥头镇和下帅乡被评为广东省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怀集县对民间艺术尤为重视。此次首届民间艺术节就通过众多民间瑰宝的演绎,全方位展现了怀集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风采,展示了岭南文化的魅力。怀集县文广新局局长陈智旭说,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源于生活、贴近生活。举办民间艺术节能让老百姓走得近、看得懂,因此备受欢迎。怀集县将进一步发掘、保护和发展好这些有着广泛群众基础和旺盛生命力的民间艺术精品,并申报非遗保护项目,让民间艺术在基层农村开花结果。不仅如此,还要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保护和传承民间艺术中来,推动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与繁荣。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