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年货”走俏鹏城

中国文化报
2013-02-19 15:17:55

    本报驻广东记者   林  培

   今年春节深圳的文化气息浓厚,享受文化服务、参与文化休闲、体验文化消费成为深圳市民的新选择。市民走出家门,参与到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中,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文化年”。记者从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获悉,春节期间,深圳市共组织各类文体活动达1255项,其中市级活动251项,区级活动983项。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假日选择,营造了欢乐祥和的文化氛围。

    内容丰富的“文化年货”

   为活跃节日气氛,深圳市文体旅游局为市民送上了丰富的“文化年货”。这些“年货”既有高水平的高雅文艺演出,又有贴近市民的群众文化活动;既有猜灯谜、挥春等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又有体现深圳本土特色的舞麒麟、客家山歌、大盆菜等活动。据初步统计,春节期间共有1万多名演职人员参加各种演出,受益人数达170余万人次。

   春节期间,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文艺演出、展览和文化民俗活动在深圳上演。其中,专业文艺团体、优秀群众性文艺团体和展览场馆举办了超过130场的专题音乐会、戏曲晚会等文艺演出。这些文化活动,以深圳市属公益文化场馆为龙头,以区文体中心、文化广场为骨干,延伸到各街道、社区、单位、学校、厂区和商业文化广场,吸引了全市近百家民间文艺社团参与,广泛服务深圳市民群众和外来工。

   其中,深圳粤剧团演出了《风雨泣萍姬》等经典粤剧;深圳大剧院举办迎春专场演出《魔法奇迹秀》、儿童音乐剧《太阳花》等精品演出;深圳交响乐团举办了管弦室内音乐会;深圳音乐厅推出了“美丽星期天”和“音乐伴你过大年”系列新春关爱音乐会……深圳市各区组织的文体活动则注重活动的参与和互动性,开展春节游园、各类讲座和培训活动210个,吸引了众多群众参加,人气极盛。

    面向市民的“文化大餐”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家附近的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场馆在节假日期间仍然继续免费开放,极大方便了他们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今年春节举办的大部分文化活动均是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特别注重面向基层社区和工业区,突出向基层市民和来深圳建设者倾斜,力争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的要求,实现文化公平。

   其中,新春关爱系列文化活动自2008年春节以来已连续举办6届,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春节假期的文化生活,尤其是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了接触高雅文化艺术的机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今年的“新春文化艺术关爱”活动共举办演出、游园、挥春等33场,重点组织获奖节目进社区、军营巡演;“流动大舞台”在春节期间加大演出力度,以综合歌舞演出和粤剧表演为主,共组织了10场优秀的文艺演出,将关爱和温暖送到来深圳的建设者身边。在春节期间举办系列文化艺术关爱活动,让留深圳过年的市民和广大外来劳务工享受到丰富的艺术大餐。

   节日期间,许多市民选择和家人、朋友一起看电影。据了解,春节黄金周,深圳市共放映519场公益电影,其中362场公益电影全部面向社区和工业区,为群众提供了免费电影放映服务。

    文化场馆成为活动主场所

    如今,公共文化场馆成为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

   深圳图书馆、深圳书城俨然成为爱书者的乐园。春节期间,深圳图书馆为读者奉上了“全球汽车博物馆图文展”“广州十三行图片展”等多场文化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来这里过个别具特色的“文化年”,每天接待读者近万人。遍布深圳的城市24小时自助图书馆,在节日期间更凸显了方便快捷和不受服务时间限制的优势,借书量比平日有增无减。据统计,全市图书馆春节期间服务读者15万余人次。

   在深圳书城读者更是络绎不绝,买书充电成为市民假日消费的新时尚。春节黄金周期间,三大书城共举办活动45场次,接待读者33万多人次,销售额近552万元,均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中心书城开展了“除夕守岁黄金屋”活动,许多深圳市民选择来中心书城,在浓浓的书香中观看演出,共同守岁。书城还举办了中华民间手工艺展,请来众多的手工艺人为市民表演拉洋片、绘糖画、捏面人、剪纸、绘京剧脸谱等传统手工艺,让都市人领略“老年俗,新体验”的韵味。

   深圳博物馆在春节期间正常开放,除了常设展览外,“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展”“玉石之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商周玉器精品展”等展览让观众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世界野生动物标本和商周珍贵玉器。据介绍,深圳博物馆等文博单位共接待观众约15万人,其中市博物馆约7万人,一批文化义工也加入到讲解队伍中,免费为市民服务。此外,深圳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等美术场馆举办了一系列高水平美术展览,吸引观众5万多人。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