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京品
最近,一位著名歌唱家的儿子二次“坑爹”的故事让很多人感慨不已。“养不教,父之过。”从语言暴力到肢体暴力,“坑爹”形式不同,但归根到底是教子有方无方的问题。不少“坑爹”事件的背后,折射出一些家长在如何用好“当爹权”、做好“爹学问”上有欠缺。
和此前“我爸是李刚”、山西省永和县副县长之子打人后称“我爸就是国法”一样,在这起事件中,那名歌唱家不再只是一个父亲的身份,而是一种社会名义。这其中隐寓着父亲在社会生活中所拥有的地位和背后的权力,而父亲的社会权力则给儿子提供了暴力消费的资本。
“我爸是李刚”“我爸就是国法”,表现出说话者对于父亲身上所贴着的权力咒语的无限信任和膜拜,同时也说明那些父亲丧失了正确引导儿子思想的家庭威权,丧失了控制他们飞扬跋扈言行的基本能力。于是,这些儿子们便可以借其父名而狂言不禁,甚至到了害人犯罪的地步。
儿子们的“坑爹”行为,扭曲亵渎了父亲的权力。如何杜绝这些扭曲和亵渎,还需重视父亲本身的家庭权力。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说,父亲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进化这生命。当爹是权力,但用不好会被坑,避免被坑,就必须认真对待并用好“当爹权”。
如何当爹,是一门学问。
(新华社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