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安: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要注重农耕文化

兰州日报
2013-03-04 16:44:06

    中广网兰州3月4日消息日前获得国务院批复的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确定了围绕“一带”,建设“三区”,打造“十三板块”,即“1313工程”的文化战略布局。这样前所未有的文化工程,将统筹整合甘肃省内的各种文化资源和各类生产要素。中国农业历史学会理事、甘肃农业大学农史与农耕文化研究所所长、《农史与农耕文化》杂志主编胡云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省农耕文化源远流长,是华夏文明最根本、最基础、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必要站在更高更新的文化战略平台上进行深入挖掘,从而推动农耕文明进一步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创新,亦能够更好地丰富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内容。

   胡云安认为,文明的源头是河流,流域产生、创造并丰富了人类文明。甘肃地区是一个多流域、多气候、多物种、多民族、多文化汇集的神奇之地。“八千年文化看甘肃”,此非虚言。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先生说:“中国历史文化早期的一系列核心疑问和谜团,恐怕都不得不求解于甘肃”。他分析说,甘肃境内横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三大流域;又有黄土高原、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三大高原并立,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10多个,形成了汉藏融合、回汉杂居、农牧交错、共同繁荣的格局。多民族衍生出了多种文化,而多种文化的兼容并举推动了多元一体文化的共生与繁荣;多种自然气候条件又派生出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动植物资源,这一切都支撑延续了甘肃乃至西北农耕文明的可持续发展和基本格局。

   因此,胡云安认为,挖掘甘肃农耕文化,要从认识其真正价值开始。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存比比皆是。他说,文明始于吃穿住行,生活源于基本生存。农业生产是农业社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直接形成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继而由此衍生出哲学、法律、宗教、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风习俗等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基本内容,这些都产生于农业社会,都属于农耕文明之范畴。农耕文明最终使我们的先民得以安居乐业,进而持续创造,并承载着华夏文明的全部内容和基本进程。从这种意义上讲,甘肃更是农耕文明的起源地,正是由于甘肃先进的农耕文明,才让甘肃拥有了璀璨的华夏文明和丝路文明。《资治通鉴》载“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丝绸之路最精彩的部分在甘肃。我们不妨这样形容甘肃曾经的辉煌:丝绸之路商旅如织,河陇地区沃野千里;中西交流始经于斯,农耕文化起源于斯;政坛文坛风云一时,胜景胜迹不胜枚举。由此不难看出,农耕文化的研究挖掘、传承创新,不仅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而且对于传承和发扬华夏文明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胡云安表示,在甘肃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当下,抢救、挖掘、收集、保存、传承农耕文化更是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刻不容缓的课题,而传承创新区的建成也让农耕文化显现新的生机。这意味着,我们已经具备了抢救、挖掘、利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时机和条件。当前,则要注重把农耕文化之精髓和现代化主旨相融合,既得现代化之利,又除现代化之弊;将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挖掘出来,传承下去,并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能量;通过强化农耕文化特有的超强的吸收、消化、包容外来文化的能力和张力,通过兼收并蓄,让农耕文化不但不消亡,反而能以各种形式流传再现,彰示其万古不竭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他还进一步强调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应当坚持固态保护和活态传承并重之举措。最后,他希望华夏文明传承创新能够实现:变固态为活态,化腐朽为神奇,赋遗产以生命,寓传统以现代,从而使传统文化更具穿透力、凝聚力、影响力和辐射力。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