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特展“讲述” 宝鸡群众护宝故事

中国文化报
2013-03-04 16:46:57

    本报讯  (记者焦雯实习生张妮)3月1日,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省文物局、陕西省宝鸡市政府承办的“守望家园——陕西宝鸡群众保护文物特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作为对近40年来宝鸡群众保护文物行为的一次梳理和展示,157件(套)文物精品将在为期1个月的展览中,向观众“讲述”1975年以来宝鸡群众13次发现和保护文物的动人故事和成果。

   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副省长白阿莹,文化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励小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等出席展览开幕式。

   宝鸡古称“陈仓”,是周秦两代的发源地,也是闻名遐迩的“青铜器之乡”。在这片富饶而厚重的黄土地上,一座座古代文化遗存宝库在农人耕作、基建施工甚至山体滑坡时被发现,当地群众及时将这些重要发现向政府和考古部门上报,并主动保护文物免受盗掘之祸。

   此次来北京参加展览的张亚兵、范琪、徐海军、刘广田、曾小刚5位农民,是宝鸡当地护宝群众的代表。他们于2012年3月、4月、6月在房屋施工中先后发现文物并及时报告,协助相关人员发掘出土珍贵文物200余件(组),其中包括世存不到10件的稀世之宝夔龙纹禁(一种放酒樽的器座,类似于酒桌)。

   值得关注的是,5位农民中有4位是“80后”。他们表示:“发现文物后第一时间上报是应该的。没想到政府还给了奖励,这次还带我们到北京来参加展览,感觉非常自豪、非常骄傲。”

   此次展览中展示的青铜器出土自宝鸡市扶风县庄白一号窖藏和云塘一号窖藏、岐山县董家村窖藏和眉县杨家村窖藏、陈仓区太公庙村窖藏、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墓葬等。其上多有长篇铭文,比如著名的“墙”盘、九年“卫”鼎、“此”鼎、“秦公”镈等,全面反映了西周至春秋时期秦国的历史、制度、土地关系、法律诉讼等内容,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