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中的“大电影”

中国文化报
2013-03-04 16:49:00

    丁亚平

   除了电影这样的主体类型,电视剧、动漫、电视电影、电视专题片、新媒体网络电视剧、手机剧、微电影、纪录片、MTV、广告MV、游戏、进口影视剧、预告片、宣传片……构成不尽相同的媒介形式、文本体裁和观影载体及平台,视频影像形式丰富而复杂。电脑技术、互联网助推一个虚拟世界和视觉艺术生态群落出现,大电影竞合、视听媒介汇集、接受及市场结构转型成为重要趋向。

   在电影理论、传媒和电影产业的推动下,传统电影向“大电影”的转型与发展,被赋予更多更新的内容和意义。数字化转型时代赋予当代电影新的美学风貌,电影内容及其观影方式有了快速、巨大的变化。不断拓展的内容及新式体验与观赏经验带来电影美学、电影文化怎样的改变?“大电影”概念包含着哪些层面的意涵?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构成什么样的转型、变化?许多问题值得探究。

   任何真正的“大电影”活动在本质上都是对话性的。就像意义产生于语言在说话人之间的位置,语言的意义只有在积极的、应答性的理解过程中才能实现一样,“大电影”的意义也是作为说者与听者的电影作者与观众、电影家与电影公众相互作用的成果,是影片与电影公众的“前理解”发生理解上的关系的结果。因此,和传统电影不同,“大电影”生产自身并不能为其产生并保持独立自在的意义。

   “大电影”相对于传统电影而言,有着明显的分野与区别。传统电影直接或间接地假定了三件事:一、电影的内容及意涵是在作品自身;二、电影作品的意涵先于作品而自在;三、电影作品的重要性依时代变动而变化,但作品自身的形态及意涵不随时代而异。然而,“大电影”的发展证明,一个独立于语境、体制以及接受理解之外的“作品”是没有的,所谓稳定而客观存在的一元主义不能成为把握、理解不断演示变化影像的客观而正确的尺度。

   在大众传媒时代,随着媒介社会、信息社会的发展,“大电影”形态和传播方式日趋多样化,传统电影和新兴影像的形式则相互融合。“大电影”当然包括了传统的电影内容,但又有所区别。新语境下对电影的理解,不再能够采取某种简单认同的姿态。“大电影”概括的基本叙述对象和艺术形态包括了传统电影本身,但又不断变化、改写,趋向空间化和更广的涵盖面。除了电影这样的主体类型,电视剧、动漫、电视电影、电视专题片、新媒体网络电视剧、手机剧、微电影、纪录片、MTV、广告MV、游戏、进口影视剧、预告片、宣传片……构成不尽相同的媒介形式、文本体裁和观影载体及平台,视频影像形式丰富而复杂。电脑技术、互联网助推一个虚拟世界和视觉艺术生态群落出现,大电影竞合、视听媒介汇集、接受及市场结构转型成为重要趋向。就“大电影”日渐进入公共生活的动态关系而言,它们都将周围环境的触角集中在自己身上,又将自己的影响传递给其他事物,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高度主动性的作用。指涉汇聚这样的电影建构,需要把握发展的生机,纳入到更广泛的关系和多元性之中,并进而构成“大电影”的完整内涵。

   唯有把电影纳入到更广泛的关系中进行把握、解释,才有可能形成电影理解的新意义。“大电影”在美学、叙事形态和观影模式上,有了全新的发展。在传统意义上,电影作为艺术必经银幕放映并被观众观看才最终实现。传统电影美学展现的是影片诞生的复杂过程,是电影家与电影之间的对话,也是电影家与自身的对话。但是,“大电影”完全不同。显然,“大电影”的重要性依时代而改变,作品的形态、意蕴也因时代而异。电影表现手段的技术层面,如数字化的全面作用,就非常突出。过去,人们进入影院观看电影,是在黑暗中单独地面对银幕,可是,现在不进影院,平台不同,同样可以加入到一个群体之中,促成观看行为的实现。

   “大电影”的互动、互文性有了新的确立。诚然,历史、文化、传统在我们意识到它们之前,已经先占有了电影,但无疑地,媒介融合、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影本体有了更重要的改变。电影通过对媒体以及消费文化的控制,进而实现对于人们欲望的影响。

   “大电影”结合语境、社会资源优势,与社会、经济、产业环境构成更为紧密、明显的联系,形成了电影业态变化与电影文化发展的合力。其中,包含语言、经验、记忆、动机、意向等本体和产业诸多方面的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大电影”跨越了广泛的社会文化实践领域,关系到政治、文化、金融、产业、艺术等等。而且,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见到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

   在各种能够用更好的形式思考电影历史发展的有效方法和对策中,世界电影、华语电影诚然让中国电影纳入传统,获得新的平台和空间,但是,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社会发展与价值理论取向及原则,一个时代的政治风尚,在很大程度上更关系当代中国文化改变与电影历史、电影产业发展的本质,同时也部分地影响到人们有关电影创作、生产演进及多种向度发展变化的认识和概括。在变动不居的当今这个信息化、现代化、城市化与后现代化并置的喧嚣的年代里,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电影与华语电影的业态融合与话语交换愈来愈加强,中国电影市场的内容和形式上的变革,很显然已经融入所处的全球化时代和社会空间的表现形式呈现出的交织关系中,它的意义体现和特定时间空间范围内的合作、融合的复杂多样性以及公共领域的艺术、思想话语产生重要的关联。

   电影产业,港台电影与内地电影业态各异,产业路途坎坷,发行链接的关注,具有多重面向,何况,市场推动的力量巨大,对华语电影业的扩充、整合与优化势必会给电影消费带来正面的影响。电影市场意识与公众接受生成集束效应。港台影人已意识到内地电影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电影市场业已成为香港电影的最大市场,而对于内地电影来说,香港电影的市场发展,台湾电影的国际路线、文艺路线,让内地影人越来越多地关注、观察、思考。在全球视野下如何从内容到表现、从个性到风格,都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不同的文化消费形式能与华人文化相联,开始成为共同的诉求。在华语电影观众那里,历史、文化选材、地域色彩成为旗帜,电影发展转向一种新的开放观念。

   现在,“大电影”的发展,已经把中国电影历史推到崭新的时代,电影已经站在影像、视觉文化发展的前锋,成为影视、动漫、新媒体转化的动力。无论是爱森斯坦形式论,还是巴赞的写实论,经典电影理论都难以把“大电影”在当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的发展概括进去。“大电影”论理应成为包括银幕边界以外的世界的窗口,看成一面可以从中看到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快速发展的镜子。在“大电影”的不确定的空间里,我们读出丰富的文化、审美理解与本体的体验内容。“大电影”发展及电影观影、接受上的“期待视野”,毕竟为电影的文化理解打开了广阔的思路。尽管在理解、读解、评析上有层次深浅的不同,但“大电影”理解的形成,同理解的文化起点、理解的期待视野或角度、理解向未知的开放的可能前景、理解的语境、理解的中介体制性的因素、理解背后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背景,很显然有着直接的关联。文化和思想观念本身规定人们理解的方式及其侧重的方面的差异,“大电影”的发展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深明此调、知其中之妙,是必然的。

   显然,“大电影”为理论建构、现状观察以至读解、把握全球化时代新型中国电影国际化转型提供了理解的文化起点。它是开放的、发散性的,同时我们又不妨将它看成是对于存在和存在的真理的揭示。在这样一个历史变革时代,为了“大电影”的前进,我们认为决不应使理论及研究的发展,落在实践的后面。相反,需要以正确的电影观察与“大电影”原理,作为这一伟大实践的助力与指导,使主观的努力与客观情况的发展,相互适应。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