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余杭实施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

中国文化报
2013-03-06 15:58:19

   积极探索破解农村“15分钟文化圈”建设难题

   浙江余杭实施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

    龚  蓓

   近年来,浙江坚持把公共文化阵地建设纳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整体规划当中,加大投入力度,优化结构布局,通过“提质”“强基”“扩网”,城乡“15分钟文化圈”初步形成。但相对于城镇来说,广大农村虽有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网络,但村一级的文化建设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没有解决好农村“15分钟文化圈”问题,而杭州市余杭区的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则很好地破解了这一难题。

    农村“15分钟文化圈” 建设面临诸多困难

   尽管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建设已延伸到农村,但“15分钟文化圈”并未全部覆盖,其所提供的服务依然停留在自娱自乐和低水平上,并面临许多现实困难。

   首先,软硬件的发展不平衡。随着各级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地、设施建设被纳入小康村、文明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创建工作之中,很多地方的文化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十分气派,设施设备也日益改善。与此同时,基层文化管理员队伍建设却没有跟上,大多村级文化管理员都由村干部担任,业务不熟悉,且身兼数职,疲于应付,活动的质量水准基本是低水平重复,“老人、老味、老一套”成为普遍现象。

   其次,村级文化阵地内容设置单一,利用率不平衡。村级文化阵地项目设置只符合部分群众的基本需求,很难满足所有群众的口味,而就是已建好的这块文化阵地,其利用率也很不平衡。比如社区文化阵地利用率明显高于行政村文化阵地,因为中心村与自然村之间距离较远,村民居住分散,再加上开放时间无保证、设施简陋,阻碍了人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另外,业余团队有特色的少,特色队伍活动少。在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提升后,现在的村民们已经开始注重生活的质量,出现了许多自发组织的业余文体团队。这些业余团队大多以兴趣爱好为组建原则,因此多为秧歌队、健身队、排舞队、腰鼓队、戏曲队等大众化队伍,有特色的队伍相对偏少。即使在乡镇文化站帮助下组建起来的“一镇一品”“一村一品”民间艺术特色队伍,由于受特定时节的影响,全年也只在相关节庆时才表演,平日活动的次数屈指可数。

    抓住难点和热点 谱写文化村创建三部曲

   面对农村“15分钟文化圈”建设的种种难题,作为全国先进文化地区的杭州市余杭区较早开始破解难题的探索之旅。他们通过多年来的农村文化标准化建设,抓住农村文化工作的难点和热点,不断推出新举措,设置新载体,使余杭农村文化建设显现出勃勃生机。

   余杭文化村创建是在1998年开展“农村文化年”和1999年开展“特色文化年”的基础上于2000年提出的。针对当时村级文化建设几乎“一穷二白”的状况,余杭出台了《关于开展余杭市文化示范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对文化村的建设实施了“七个一”的评定标准(有1名分管领导、1名专兼职文化管理员、1个50平方米以上的活动室、1个藏书2000册的图书室、1个6平方米以上的宣传窗、1支文艺骨干团队、每月放1场电影),在全省第一个开展标准化的村级文化建设,把文化工作的覆盖面实实在在地延伸到了最基层。经过3年的标准化建设,余杭建成60个文化村,改变了村级文化建设“一人一桌”的局面,一张遍布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雏型初步形成。

   2003年,浙江省乡村行政区划进行调整,余杭行政村数量由503个减至256个,极大地增加了农村基层组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难度。随着村规模的扩大,原有文化村建设的“七个一”标准已远远无法满足村民的实际文化需求。通过调研,余杭发现要真正解决农村“15分钟文化圈”问题,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村建设不能“一刀切”。2003年下半年,余杭又出台了《余杭区文化村和文化示范村、全民健身苑(点)的创建标准和考核验收办法》,将文化村创建分成普通级和示范级两个等级,村文化中心根据村规模既可集中一处,也可分散几处,同时在人均活动经费、室内外活动面积、文体活动次数、文体团队数量等方面不同等级设置不同标准,解决了不同规模的村对文化需求不同的问题。

   经过“十五”“十一五”两个“五年计划”,余杭基本完成了文化村的创建,覆盖率达93%,实现了“一村一中心”的文化网络。但这张“网”功能发挥的如何,直接影响“15分钟文化圈”的绩效。而“15分钟文化圈”的绩效,则主要体现在公共文化场所的吸引力、文化产品的有效性、文化活动的覆盖面、文体团队的特色化等方面。对此,余杭结合文化发展“十二五”规划,针对文化村建设再次出台了《关于组织开展余杭区文化明珠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通知》,其中村设专职文化管理员与人均活动经费、文化设施的免费开放与规范管理、文化活动的多样化与覆盖面、业余文体团队的常规培训与特色品牌等方面成为此番创建的重点,同时第一次将村文化活动中心提供服务的满意度引入考核细则。由最初的以文化设施建设“占领地盘”为主构建“15分钟文化圈”,到提升文化村内涵,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建立村级文化建设长效机制,真正实现“15分钟文化圈”绩效,从而实现了质的飞跃。

    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的成效及创新价值

   经过十余年的标准化建设,余杭全区村级文化阵地面积达17.7万平方米,组建各类业余文体团队500余支,年均开展活动1000余场(次),“15分钟文化圈”变得更丰富、更紧凑、更精彩。“点”的激增,使得“面”能“铺开”,“圈”得以“连接”,顺应了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如今的余杭村民,能够在步行抵达的“15分钟文化圈”内,满足看书、看报、用电脑、看电影、看演出、健身锻炼的需求,参加诸如“相约周末”文化夜市、百村千场篮球赛,享受送文化下基层的“相约你我他,文化进万家”等各类文体活动,足不出村就能满足自身精神文化需求。

   余杭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延伸了公共文化服务链条,有利于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除在设施建设、活动开展、阵地开放、团队管理、保障激励等方面设置创建共性标准外,同时也从实际出发,在共性标准的基础上设置创建等级标准,使公共文化服务在各个规模的行政村均能落地实施,保障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使文化中心发挥最大效能,基本满足村民的文化需求。同时,文化村标准化建设制度除了在制度上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纳入乡镇政府年度考核,投入实行区财政以奖代补(普通级2万元、示范级4万元、明珠级10万元)、乡镇财政配套奖励外,在挖掘和弘扬农村传统文化,探索新的文化服务形式,提高农村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率,加强群众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受益等方面也都有明确的标准,从机制上满足了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让农民口袋富起来的同时,精神文化生活也充实起来。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