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文化之名 行地产之实 部分创意园有园无戏

西安晚报
2013-03-13 16:11:12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列入各级政府效能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引发部分代表委员对新一轮文化项目“大干快上”的担忧:文化创意园“有园无戏”,没有创意产品,不能吸引受众,反倒是地产开发红红火火。

    ■文化改革首次纳入政府考核

    ■代表委员呼吁改变文化畸形发展现状

   一些代表委员呼吁,提升“软实力”要遵循文化规律,发挥指挥棒的科学引领作用,以强盛文化加快实现“中国梦”!

    调查

    创意园遍地开花

    借“文化”之名搞房产开发

   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大大小小的文化产业园超过万家,仅北京、上海、广州等10个城市,四五年间就建了300多个,乃至于一些区县、乡镇也纷纷开建文化产业园。

    》》延伸阅读:前2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2成 反弹或缘于楼市热

   “文化园里什么企业都有,同质化倾向严重。”全国政协委员高抒调研中发现,一些文化园区“挂羊头卖狗肉”,名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多为商业办公、休闲娱乐,靠地产开发、收取租金盈利。

   在全国人大代表朱瑞莲看来,由于特色不鲜明、规划不合理等原因,一批“投资大、占地多、名头响”的文化项目和产业园市场惨淡,有的“还未建好,已经夭折”。

    ■案例

   2012年5月,耗资5000万元、被称作“全国最大古戏楼”的谭鑫培戏楼被曝演出成本高昂,一直处于“有园无戏”状态。宜昌“中国三峡·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历经5年工期,最终不了了之。

    现状

    量大但竞争力弱

    市场“供大于求”群众“吃不饱”

    “大而不强、输出困难。”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引发代表委员关注。

   事实上,相对于群众的文化需求,中国的文化产品总量并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分析,目前国内文化市场存在着结构性错位:一边是文化产品质量不高,市场呈现“供大于求”;一边是老百姓找不到好的文化作品,文化需求“吃不饱”。

   “目前缺乏一种途径和桥梁来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文化。桥梁的关键在人。”全国人大代表、苏州昆剧院副院长王芳注意到一个有趣现象:欧美很多博物馆的解说员虽然年龄偏大,但文化历史知识渊博;国内的解说员大都年轻漂亮,但往往照本宣科。“文化生产者、传播者的素质,决定了文化产品的质量和影响力。”

    ■数字

   中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但文化产业占比不足4%,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10%、美国25%的比例。中国每年拍摄600多部国产电影,七成没有机会上映。2012年全国票房排名前十名的电影中,华语电影只占三席。

    建议

    找准群众需求点

    指挥棒向人、创意和作品倾斜

   一些代表委员认为,把文化纳入干部考核,一方面能提高地方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另一方面,也需警惕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按照文化发展的规律,发挥指挥棒的正面引导作用。

   许飞代表说,对于发展文化来说,硬件虽然重要,但核心是人,是创意,是作品。“指挥棒应该向这三个文化要素倾斜。”

   王芳代表认为,各地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挖掘好当地特色文化,找准群众的需求点。全国政协委员连介德说,考核地方政府文化投入,关键看是否向农村和基层倾斜。

    ■案例

   苏州名人、博物、美术、文化“四大新馆”,由于特色突出、错位竞争,每年文化展演展示超过3万场,吸引观众3400万人次。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