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先行 呼唤全新综合体地标

华西都市报
2013-03-15 14:35:57

    2010年成都动漫基地落户国际城南;

    2011年成都东区音乐公园开园;成都东村与国内外投资商签下90亿投资大单;

    2012年成都推出2015-2020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成都政府推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在2015—2020年通过“四基地”和“两中心”建设,争取使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6%。作为政府重点项目,全面升级的文化产业催生了相关领域(小区网论坛)的发展,其中房地产作为支撑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平台,近年也开始了全面升级的文化地产领域里的探索。

    政策导向助推文化地产发展

   “十二五”规划中,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新产业主体并进行重点建设。相较北京、上海等地,成都在符号化文化项目推动方面稍显滞后。去年成都政府推出文化创意发展规划,结合当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形成“四片两区一带多点”的空间格局。

   政府导向带动了文化行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涌现的成都东区音乐公园、成都东村等完全打破传统特色的文化项目,以地产与文化相结合的方式,改写着成都在文化领域的对外形象。

   有地产界人士认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离不开拥有完整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重大项目来推进文化产业向多元化、品牌化、国际化转变。成都要打造世界级文化名片,需要一个世界级的平台来整合文化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而这个平台的最佳的结合点就是文化综合体。“在传统城市综合体的基础上,融入了文化消费的概念。其不仅仅是城市商业中心,更是城市精神的载体和城市文化形象的展示平台,具有城市运营的高度。而成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也与之正相契合。”文化自循环突破传统地产模式

   在房产界“文化地产”并非新理念,早在5、6年前就有开发商打出文化地产的概念,作为项目营销的一个噱头。

   “现在所说的文化地产和以前拿来作为宣传噱头的文化地产是两个概念。”吉信行总经理潘海告诉记者,早年用“文化”二字包装的楼盘大多指采用了某种的建筑风格,或者临近某些文化场所等,与文化稍微沾边的项目。比如一个楼盘采用了川西建筑风格,开发商就会渲染川西文化楼盘的概念,“这些都是硬件方面的文化特色,没有足够的底蕴和内涵来支撑文化地产这个概念。”

   他认为,文化不应该只是项目的包装,而是项目自循环的内在动力,以文化作为引擎完成项目内部自循环的,才能归为当下所说的文化地产。成都呼唤全新文化综合体地标

   成都是一个很有文化特色的城市,被媒体誉为“第四城”的成都近年因为活跃的演出、选秀活动等,也有“演义之城”、“选秀之城”的美誉。

   在记者对成都演义市场的采访中了解到,成都每年有上百场各类文化活动,包括演唱会、舞台剧、大型综艺活动、选秀活动等等,而其中由于受场馆限制而无法承办的活动不在少数。成都文化活动有良好的基础,但在承办活动的场馆方面与北京、上海、广州比却显得落后。成都没有类似北京鸟巢、上海大剧院等地标性文化场馆。

   “成都是一座文化之城,但目前缺乏具备一定影响力、号召力的文化地标。”成都中冶文投置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汉超认为,目前成都的很多文化活动都还在比较老旧的场馆里举行,一方面限制了这些文化活动的规模和档次,另一方面也无利于成都国际文化品牌的打造。

   他认为作为地产企业,在打造文化地产时应考虑城市级的文化综合体地标,“当然这类项目不可能蜂拥而上,但一旦有这样的机会为成都打造文化名片,定当以更国际化、产业化、创新化的视野来打造。”吴汉超告诉记者,作为“四片两区一带多点”中的“一带”,中冶文投打造的“成都大魔方”是198文化创意产业重点发展地带,项目中涵盖的成都国际演艺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亚洲一流的室内演艺兼容体育赛事场馆,为成都增添一座新的文化地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