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播放器停售随身听日薄西山 明天,我们怎么听音乐

文汇报
2013-03-18 15:06:52

    朱伟

    话题背景 MD播放器本月起正式停售 随身听设备日薄西山

   春节前夕的这条简短消息,在国内各大音乐社区引发一片感叹——日本索尼公司宣布,将从今年3月开始停止销售MD播放器,这意味着MD这一索尼发明的数字音乐介质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MD是“微型光碟(MiniDisc)”的缩写,其卡盘中的光碟大小为普通CD的一半。索尼停售MD播放器的消息近几年时有传出,但都没有明确的时间表。2012年7月,索尼宣布会在当年9月逐步减少MD的产量。如今,公司正式宣布MD播放器会在3月份停产。

   索尼于1992年推出Walkman品牌的MD播放器,据索尼介绍,带MD的组合音响出货量在2000年时达到历史高峰,接近300万台,到了2012年则下滑至约10万台,先于日本本土,索尼已在多年前停止了MD录放机海外市场的出货。

   作为索尼Walkman家族中的最后一款产品,MD出类拔萃的音质表现以及强大的录音功能,令其在发烧友圈中迅速流行开来,被视为数码产品“高帅富”的象征。在它风头最强劲的九十年代后期,一部MD的售价平均在2000元上下,尽管如此,在中国,MD因其专业级的录音品质,还是受到无数音乐人的追捧。许多如今当红歌手当年的第一张小样,就是用低成本的MD制作完成的。这也难怪MD的退市,会在网上引发如此多的欷嘘感慨。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MD的退市让人惋惜,但技术进步正是以一代一代产品的新陈代谢为代价的。从2008年Walkman宣布退市,十年间“CD已死”的预言不绝于耳,到今天MD谢幕,以依靠外部存储介质为特征的数字音乐播放设备已经进入倒计时,MD不是中途退场的第一个,外界预言,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告别我们的专业音乐播放器,将是苹果的iPod。

   从1979年索尼推出首款磁带Walkman算起,音乐播放器已走过34年历史。仍在坚守的,放眼望去只剩下iPod,但iPod的前景可以用“非常不乐观”来形容。虽然2012年9月苹果刚刚推出新一代iPod,但市场反响冷淡,销售不断下滑。今年2月发布的一份市场调查称,2012年第四季度,iPod的销量为1268万部,比上年同期的1540万部下滑18%;销售额为21.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25.28亿美元下滑15%。苹果放弃iPod,只是时间问题。

   以后我们听的音乐,大概都会走网络,网络带宽大,没有损失。这应该是今后听音乐的主流方式,载体(CD)不要了,只要一个服务器,而价格也不贵。今后甚至连电脑都不需要,只要将信号源接入家里的局域网,借助一个网内的媒体播放器输出音频,性质和普通的CD机的输出一样,然后通过扬声器或是耳机播出。

   MD的退市让人惋惜,但技术进步正是以一代一代产品的新陈代谢为代价的。从2008年Walkman宣布退市,十年间“CD已死”的预言不绝于耳,到今天MD谢幕,以依靠外部存储介质为特征的数字音乐播放设备已经进入倒计时,MD不是中途退场的第一个,外界预言,下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告别我们的专业音乐播放器,将是苹果的iPod。

   手掌大小的体积、巨大的容量、出色的音质,MD曾经是技术专家设想中音乐产业数字化路径中的一个典范作品,但“形势比人强”,技术的演进,很多时候并不按照发明者规划的那样按部就班前进,它有自己的“生命”、“思维”、“逻辑”,Walkman系列产品的发展是一个证明

   “流媒体化”和“云化”可以帮助音乐的无障碍传播,音乐发展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个普通人的音乐收藏可以比一家唱片公司的资料库还要丰富,这是技术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福利,虽然它以牺牲音质和一些其他要素为代价。音乐首先需要传播,其次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音质等。

   未来,所有内容都可通过电脑和移动终端上获得并播放,普通人获得音乐易如反掌。当然,这还需要网络及终端的支持,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做到这点。

   音乐、包括视频产业的“流媒体化”和“云化”是现在的趋势,以后也肯定这样,光碟作为主流载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流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实时,而且无需下载。但负面作用也不能不考虑到,有不少音乐发烧友坚持认为“太容易获得的音乐不会被认真对待”。他们是对的。

    主持人:听说过索尼停售MD的消息吗?当你听到后是什么感觉?

   袁辕:这则消息也是在互联网上看到的,说老实话我对此也不太在意。做互联网这么久,对于新鲜事物的层出不穷早已麻痹了。

   我们读书时,同学中能用上MD的都是“高帅富”。这也证明,MD好像从来没有真正成为潮流过。它在CD全盛时期诞生,刚刚声名鹊起,却又遭遇到了MP3的围追堵截,可说是款生不逢时的产品。

    顺便提一句,作为一款数码产品,MD的退场和苹果好象基本没有关系。这倒是非常罕见呢!

   赵聪:第一台MD诞生于1992年,最早的产品都是只带播放功能的单放机。从第二代开始有了录音功能,但是带录音的MD价格要二千多元,一般人是用不起的,所以它一开始就是一个小众产品,在专业圈内、或是多金的发烧友中口碑很好。这也难怪,当时个人电脑还只是386的,一般人只能用3寸盘储存音乐,1.2兆容量,而一张MD的存储量达到了200兆到400兆……体积比光盘小,而且音质好,最大的问题,就是价格贵,没有办法流行起来。

   我个人有使用MD的经历,主要是做采访录音用,MD录音话筒的音质无可挑剔。偶尔也用它来听音乐,但在用的时候,就发现了问题。最让人不爽的是它从CD上转录音乐时间太长了,基本上是一张CD时间多长,转录的时间就有多长。而那时我已经开始在用MP3了,MP3的音质和MD当然没法比,但从网上下载音乐非常快,在内容复制传播的便捷上,MP3绝对胜出。

   从产品属性来看,MD应该算是Walkman系列的延伸,不幸的是它也是一名“终结者”。Walkman的出现启动了“随身听音乐”市场,之后是CD随身听Discman的流行,显示市场对音乐播放设备与内容载体微型化的强大需求,直接刺激了音乐产业数字化进程的加速,而音乐产业一旦开始数字化,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就不是索尼所能控制的了。

   主持人:这好比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本来,这一系列产品的升级逻辑应该是这样的:第二代的Discman比第一代的Walkman音质更好体积更小容量更大,第三代的MiniDisc(MD)又比第二代的Discman音质更好体积更小容量更大。但节外生枝的是,以MP3为代表的固态存储播放器和互联网的异军突起,硬生生中断了它的演进路线。从MP3诞生之日起,MD的生命就宣告结束。

   手掌大小的体积、巨大的容量、出色的音质,MD曾经是技术专家设想中音乐产业数字化路径中的一个典范作品,但“形势比人强”,技术的演进,很多时候它并不按照发明者规划的那样按部就班前进,它有自己的“生命”、“思维”、“逻辑”,Walkman系列产品的发展是一个证明。同样的故事,过了几年在MP3上也发生了——MP3播放器之后是iPod、但就在大家对iPod习以为常的时候,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中断了它的进程,数字播放一步到位进化到了手机上,而内容载体更是彻底“云”化了,我们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音乐聆听时代。

    主持人:两位目前主要是从哪些渠道来获得音乐?平时主要是怎么听音乐以何种方式听音乐?

   赵聪:我现在聆听音乐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上下班路上用手机+耳机听音乐,公司和家里用电脑连接带网络音频功能的音响器材听音乐。不管使用哪一种方式,播放的音乐内容是一样的。

   音乐的来源有几种,几年前是自己和同事手中现成的CD,还有公司在工作中积累起来的CD抓轨数字音乐文件,后来开始在网上寻找高品质的音乐交流社区,通过“点对点”下载的方式,获取网友共享的CD和母带级音频文件。基本上这些文件都以flac形式保存,近来唱片的iso镜像文件越来越多,播放起来和在电脑上播放唱片差不多。因为工作关系,有损压缩格式的音乐文件很少下载,即便下载也不会长期保留。

    电脑上主要用Foobar2000作为音乐播放器,通过专业级火线声卡或者发烧级USB声卡输出到传统音响设备回放。如果有带有网络播放功能的音响器材,甚至不需要声卡就能播放音乐。最近也开始尝试使用NAS作为节目库。

   近年来很多发烧音响品牌都在数字音源产品中增加了USB声卡功能,电脑与发烧音响的结合也已经为高端发烧友所承认。AV功放更是普遍支持网络音频以及以AirPlay或蓝牙为代表的无线音乐传输和播放功能。所以音响在讯号源这一端的形式越来越多样,但在讯源之外,音乐播放设备多年来基本没有什么改变,在未来5年内出现革命性的进化,我觉得可能性非常小。

   袁辕:我平时音乐的信息获得比较随机。大多数情况下是无意中听到一首歌,觉得很不错,然后记住几句歌词,去百度上搜。除非是最新国语单曲或国外流行乐(这得上Google,有点烦),基本都能查到,然后下载进自己的资料库,或者把歌名添加进QQmusic(腾讯音乐在线播放软件)的歌单里。只要腾讯音乐库有,就能随时播放。

   播放一般是通过电脑、手机、iPad,这3种产品都能使用同一款音乐软件,所以在线播放的歌单可以相互共享。现在iPhone上的QQmuisc做得非常人性化,不知道歌名的,只要用语音识别,就能显示歌名。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值得表扬。

   或许今后开车了,会买一部苹果的nano或touch播放器,与车载音响连接,也可作车载音响的扩展空间使用。

   主持人:我们还是回到5年前吧。两位是否还记得:2008年前后,你们都是以何种方式听音乐?

   袁辕:基本上用电脑。那时电脑中装有各种各样的音乐播放器,像是winamp、千千静音、Foobar、QQmusic、itunes等,不同的软件用于播放不同渠道来源的音乐,比如:winamp、千千静音用于播放MP3;QQmusic、itunes用于听在线音乐和电台;Foobar用于听从verycd上下载的ape格式的音乐,Foobar还带有编辑功能,能从其中提取自己喜欢的单曲,比较复杂,但对于爱听外国流行音乐或爵士比较有用。

   外出时,偶尔用用MP3,走路的时候不太喜欢听音乐,主要安全方面的考虑。除此之外,有时还会去类似smoothjazz.com的网站听在线电台广播,不过这时通常是在家中或是办公室里。

   赵聪:五年前应该基本还是以CD为主!因为当时24比特格式的音乐,网上基本上是空白,另外,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播放音乐的高保真播放器(现在叫网络播放器)那时也还没有出现。当年,如果一个人对音质还算有点要求的话,唯一的选择还是CD(至少是盗版CD),或者就是MD。当然,如果你对音质要求不高的话,选择的余地就大了许多,网上找MP3音乐已经很方便了。印象中5年前,我听音乐,MP3和CD的比例基本是一半对一半。现在,CD基本上已经不碰了,要听什么内容,网上基本都能找到。前段时间,我在网上找到一套卡拉扬在百代唱片(EMI)时期的全部录音,无损压缩文件,整套专辑共50张,可以全套下载。如果去国外购买原装货的话,是笔不小的开销。

   如果是正而八经坐下来欣赏音乐,播放最多的还是音乐会Live版的蓝光大碟,画面清晰,有现场感,音质好。当然,它们也都是网上下载的。

   主持人:既然在谈MD,我们不妨顺便聊聊CD。“CD已死”已经喊了好几年了,不过它至今还顽强地生存着,令人敬畏。我从1993年开始买CD,高峰时大约收了2500多张,但我最近一次买CD已经是2年前的事情了。两位都算是资深发烧友了,还记得最近一次购买CD是什么时候?花了多少钱?

   袁辕:我记得非常清楚,整整10年前。2003年,那时在一个专门写乐评的朋友那里听到莎拉布莱曼“一千零一夜”的样片,感觉很好,于是就上亚马逊的前身卓越网支持了一次正版,同时还买了几张“欧美金曲”,总共用了100多元人民币。这是我最后一次买CD了。

   赵聪: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唱片在我这里基本上是处于流动状态,所以也不清楚自己究竟有过多少唱片。对最近一次买CD是在什么时候,说来惭愧,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如果能把光碟也算进去的话,去年倒是买过一张左小祖咒的正版DVD,价格150元。虽然不便宜,但音乐做得非常精致,在国内流行音乐制作中,我给它打满分,真心喜欢。我下过很多国外的摇滚乐队专辑,比较之后,发现它做得一点也不输给他们。

    主持人:说一说你听音乐主要用哪种器材?为什么会选择它?

   袁辕:我现在主要是用电脑+耳机,主要是方便。电脑是自己配的,耳机是森海塞尔的MX300,当时打折买的,120元,物超所值,音质稳重并带线控,用了7年多,最后换工作的时候掉了。以后又买了一副MX375,低音更沉稳了,但少了线控功能,不是很方便。

   赵聪:我的情况可能比较特殊。因为工作关系,公司里有视听室,想好好听音乐可以去那里过把瘾。平时大多数情况下是用三星Note来听音乐,办公室的电脑配了一副耳机,是森海塞尔的HD600。

   家里以前曾经有过HiFi室,因为和圈子里的人比较熟,买器材时能拿到非常低的价格,整个系统大概花了六千左右。可惜的是现在家里已经基本不再听音乐了。

   主持人:两位能不能透露自己平时最常使用的音乐资源渠道?据说现在网上的各种音乐社区非常活跃,里面有不少资源。

    袁辕:还是通过网站和在线音乐平台获取。

    比如:verycd,海量的音乐资源,不管是小众的爵士还是大众的流行乐,应有尽有。

   QQmusic,有电台、有在线音乐,还可以下载,更重要的是有移动客户端应用App支持。

    百度音乐,可以快速搜索并下载到想要的音乐。

   赵聪:在外时用手机,听储存在本地的音乐。由于工作原因,我要带着音乐到处跑,比如我要在客户那里测试一个音乐,我就要带上我自己的内容。以前是带一张CD,现在我就带一个手机,因为手机上安装了媒体服务器,对方有网络播放器时,我就可以把我手机上的音乐放到客户的系统上。所以我手机上的音乐的规格、音质都较高,音乐都是下载的,还可以转成其他格式,如我比较喜欢的flac格式。

   在家时,希望以后可以和工作时一样。在家里建立一个服务器,在这个服务器上存有各种各样的媒体,视频、音频都有,可以在电脑上放,也可以在兼容的音响设备上放。比如说DOCK,各种各样的底座,接在网络或蓝牙里。

   以后家中听音乐,我想大概都会走网络,网络带宽大,没有损失。这应该是今后听音乐的主流方式,载体(CD)不要了,只要一个服务器,而价格也不贵。今后甚至连电脑都不需要,只要将信号源接入家里的局域网,借助一个网内的媒体播放器输出音频,性质和普通的CD机的输出一样,然后通过扬声器或是耳机播出。现在,日本的马兰士、天龙都已经开发出这样的产品,售价大概两千多元,相当于一个普通CD机的价格。

   至于音乐,可以在手机上,也可以在存储器上;还有一种是在家听流媒体的网络电台,但我很少用。现在网络电台非常丰富,缺点是收听不流畅,可能是因为要通过各种关口,比较复杂,而且因为考虑到带宽的因素,用的是最低的格式,音质不敢恭维。

   今天的爱乐人真是非常幸福,因为下载渠道多,资源太丰富了。比如曾经高不可攀的SACD(又称超级CD,音质水准比普通CD更高)如今也已被破解,电脑上也有专门的SACD播放器可以放,在国外有不少小型音乐爱好者交流网站上都可以下载,其中以俄罗斯最多。国内也有一些SACD网站,但其中有部分内容是国外付费网站买的。另外,标准版电驴的搜索功能也值得称赞,要搜的内容基本上都能搜到。我有一位朋友要找一张很冷门的俄罗斯钢琴家演奏专辑,市场上买不到,后来就是在电驴上下载到的。我发现,只要用心,凡是正式出版的CD,网上都能找到。即使没出过CD但有黑胶大碟的,也有热心发烧友会把它复制出来放到网上。

   主持人:有种说法是现在听音乐的人对音质已经不太在意,这个观察是否准确?有媒体曾经报道说,眼下的音乐器材市场较当年大幅萎缩,真实情况如何?

   赵聪:说起来也真让人感叹。十几年前,上海有一定规模的音响卖场不少于10个,但现在只剩下徐家汇的美罗城和浙江路近南京东路的丽音广场这两家在“撑场面”。品牌比较集中的是丽音广场,它目前主要是靠销售高端的两声道设备生存,也就是服务于市场中金字塔尖的那群人。

   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音质不是第一位的选择,只要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大家就能接受。人们最关心的,还是看资源获得是否方便。

   至于音响市场的萎缩,这也很正常。上海的房价这么贵,有多少人有能力在家里布置出一个符合标准的视听室?需求少了,供应自然就少。当然,这个问题也可以换个角度来看:买功放、大型扬声器的人少了,但你是不是觉得买高端耳机的人多了起来?以前上海有几家店是专门卖耳机的?现在又有多少家在卖?人们对音乐、对美好事物的需求是始终存在的。

   袁辕:器材市场我倒是不太了解,有时候经过思南公馆附近一家大型音响店,始终没有感觉到有多少人气,包括在国美、以前的百思买音响专柜也是如此。不过我同意赵兄的观察,音乐播放产品可以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兴旺过,只不过产品类型的流行变了。好比说汽车市场,曾经是主流的手动档买的人越来越少,你不能就此断言汽车卖不动了,因为大家改开自动档了。我个人的感觉是,人们现在花在音乐上的费用应该比以前多,你想想,现在连中学生都在用2000元一副的魔声耳机,你就知道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行业呢。

   主持人:我在网上看过一篇文章,这位作者预测未来将会出现一个“全民月租订阅音乐”的时代,作者这样写道:如果网速足够快,网费足够低,智能设备(智能手机、车载音响、Google眼镜)足够普及,流媒体听歌将会变成主流——涵盖所有音乐的曲库,无限音乐,CD音质,即点即播,歌词配对,收你十块钱可以吗?不过分吧。如果支付手段足够简单,例如从信用卡、电话月租、支付宝甚至Q币里面扣除,这多窝心。这个市场会有多大呢?根据多年前的对于itunes用户的一个调研,有四分之三的用户表示有兴趣。根据itunes当时一亿的用户来算,每年已经有接近一百亿的市场了……”大致如此。你同意这位作者的论点吗?

   袁辕:未来所有内容都可通过电脑和移动终端上获得并播放,普通人获得音乐易如反掌。当然,这还需要网络及终端的支持,现在的技术水平还无法做到这点。

   另外,如果想听古典音乐的话,还是会考虑买CD,这不是在电脑上听的音乐,而是闲暇之余的一种修行。

    赵聪:所有音乐都能在线购买,免费下载终非长久之计。

    主持人:你会为网络上的音乐付费吗?你能接受的音乐下载价格是多少?

   赵聪:愿意,但希望按曲收费。因为可能一个专辑中有些不喜欢,能够有选择性购买。包月可能没有这个需求。

   有些人对音质要求不高,觉得下载方便,使用方便就可以。但经过比较后,就能体会到这当中的天壤之别。记得有次,我把一张演唱会Live版的碟片放在思南公馆里播放,当时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但在手机上放就基本没感觉。

   袁辕:不会,现在的互联网免费资源足够了。可能90后、00后会在itunes中购买。现在多数的音乐收费是包月,这对下载狂可能非常有利,但单曲收费可能会更好些,一小段免费,让用户感觉是否喜欢,再考虑是否下载。

    主持人:两位如何看待音乐设备商为适应音乐“流媒体化”、“云化”而作的努力?

   赵聪:音乐、包括视频产业的“流媒体化”和“云化”是现在的趋势,以后也肯定这样,光碟作为主流载体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流媒体的最大优势是实时,而且无需下载。但负面作用也不能不考虑到,在日本,有不少音乐发烧友坚持认为“太容易获得的音乐不会被认真对待”。他们是对的。

   二十年前,我们买回一张克莱伯的CD会像拿到宝贝一样,每次听都像是在办一桩大事,这和现在从虾米上听,心情完全不同。所以物极必反,在数字化一统天下的今天,黑胶会重新流行。尽管它不可能再成为主流了,但它反映出爱乐人对音乐的一种态度。

   袁辕:“流媒体化”和“云化”可以帮助音乐的无障碍传播,音乐发展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个普通人的音乐收藏可以比一家唱片公司的资料库还要丰富,这是技术发展为我们带来的福利,虽然它以牺牲音质和一些其他要素为代价。音乐首先需要传播,其次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比如音质等。就像电台不能没有金曲排行榜,否则Adele的名字和她的音乐不可能快速国际化,只有知道了,才能设法获得,如购买、下载到她的音乐。

   主持人:前几天看一篇报道,日本一家公司开发出了一种能产生共振的纤维,今后像布那么薄的一片材料,能够取代扬声器的功能。这家公司正在计划生产一种能当扬声器的墙纸,以后家中客厅里大喇叭可以下课了。同时他们还打算用它制成衣服、鞋子、手套,这样音乐就可以随时随地与人同在,连耳机也不需要了……技术的进步真是大大超出我们的想象。在这次“行家话题”的最后,两位能不能预测一下:五年、十年后我们会怎样听音乐。

   赵聪:我希望直接能够传到脑子里。比如植入一张芯片,刺激大脑感觉神经,我就能听到音乐。当然,五年内还无法做到这点,但再给一点时间,我觉得应该能做到。美联社评选出去年的十大科技新闻中,“自由手臂”让人震惊——医生为一名截肢病人装上一条智能机械手,病人能通过自己的意念控制它。大脑能控制手臂,为什么不能自动播放音乐?

    另外,每个人在云端上都有自己的音乐播放账号,里面的文件所有人都能共享。

   袁辕:据说美国现在花巨资建设覆盖全国的Wi-Fi,如果我们国家也能达到这种水平,或许今后获取音乐,会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海量的数据,可以让我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随时获得自己想要的;另外,五年后我们手中的移动终端会发展到哪种程度,也非常值得期待。

   海阔天空一下,现在电影中的特工装备,比如:一副眼镜,带耳机功能,在休息时,可以看MV,或者只听音乐;或者只需要一副耳机,用电脑、手机或音乐播放器来控制音乐的播放;甚至卖CD的店不再使用CD播放器来播放音乐,直接卖的就是流媒体音乐,这也说不准。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