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电影扎堆上映 三月电影票房冲高回落

钱江晚报
2013-03-19 15:41:38

    木木

    经历了春节档和情人节档大片的轮番轰炸,三月档电影注定沦为炮灰。

   在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有11部国产影片上映。然而据相关数据统计,3月8日当天上映的7部国产片中,《笑功震武林》票房890万元、《爱神》票房297万元、《午夜火车》票房110万元、《暴走吧,女人》票房91万元、《萧红》票房40万元,票房皆惨淡。

   3月电影不卖座,似乎成为每一年的惯例。翻阅资料显示,历年三月,必逢小成本电影扎堆上映,其中能够脱颖而出,兼具票房与口碑的影片,却可谓寥寥。

    偏重女性主题的三八节档

   贺岁档、暑期档和国庆档,是国人耳熟能详的院线热门档期。不少院线会将投资规模比较大的影片安排在黄金档中的黄金时段上映。

   在经历春节和情人节的消费疲软后,3月成为大片的空档期,让小成本电影得以见缝插针集中上映。今年3月8日,多部与女性题材有关的电影上映,可谓自成一“档”。

   《萧红》、《铁娘子》、《暴走吧,女人》这些都是典型的女性题材,前两部都是人物传记片,后者讲述的是都市生活中的现代女性如何减压,可谓是为“妇女节”量身定做的影片。而《不要迷恋姐》和《爱神》则是偏女性题材的爱情喜剧。

    有网友笑称,半天的“3.8假期”也被片方记挂着。

   事实上,在2008年就初现“三八节”电影消费档期的端倪。2008年3月7日上映的《江山美人》票房近5000万元,成为同档期的最大赢家,“三八档”也由此引起业内关注。与此同时,2011年的《观音山》和2012年的《桃姐》也让小成本电影对这个档期充满了期待。

   虽然有成功的例子作为标杆,但大多数小成本女性电影依然成为这个档期的炮灰。纵观以往的票房数据,三八节档从无票房过亿的影片,而大量新片蜂拥上映也仅成为昙花一现。

    《厨子·戏子·痞子》欲创愚人节档

   档期的形成由观众的电影需求决定而非发行方来决定。如《失恋33天》这样的黑马出现,进而带动“新”档期的形成。

   今年3月底、4月初即将上映的影片有《毒战》、《厨子·戏子·痞子》、《魔境仙踪》、《忠烈杨家将》等10余部影片。为了宣传,《厨子·戏子·痞子》将上映时间安排在了愚人节期间,欲打造了既吸引眼球,又易于让观众记住的愚人节档期。

   乍一看,愚人节与喜剧有着似是而非的关系,但片方启用了刘烨、张涵予、黄渤三位“金马影帝”,并请来“海角七号”女主角田中千绘主演。由此可见,这部电影票房的好坏实在与档期时间无关,似乎更多的还是借助明星的号召力。

   不过,档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去年这个时间上映赚钱,不代表今年也会赚钱,只有持续的制作出高质量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所以,如果《厨子·戏子·痞子》大卖,也许会吸引更多的喜剧片扎堆明年的愚人节。但能否大卖,则有待考验。

    尴尬的万圣节档和光棍节档

    此外,片方喜欢把节日与上映时间结合在一起。小成本电影立足,亦寻求自己专属的档期。

   近年来,在各类国产小成本电影中,恐怖电影成为一个新的淘金高地。影片惊悚的气氛和万圣节不谋而合。为此,2010年,电影《密室之不可告人》打出了“万圣节档”的概念。

   去年万圣节期间,国产惊悚片《诡爱》打着“爱比鬼更可怕”的旗号,抢先上映;同日,法国惊悚片《普罗旺斯惊魂记》上映,靠3D吸睛;11月1日,内地首部通过审查允许上映的僵尸电影——《无间罪:僵尸重生》登陆大银幕;11月9日上映的悬疑惊悚片《茱莉娅的眼睛》,则搬出了西班牙影后贝伦·鲁艾达担任女主角……

   情人节选择爱情片、万圣节选择恐怖片,可能会形成一种惯性的观影习惯,但万圣节档期是否成熟,有足够的续航力,还需影片用质做量保证。

   此外,2011年票房黑马《失恋33天》捧红了光棍节档。不过这种热度并没有持续太久。2012年,5部与《失恋33天》类似的情感类影片赶着光棍节档期上映,但票房却都差强人意。

   究其原因,还是目前国产电影对一部成功作品的经验借鉴往往只停留在形式,而非内核。即使院线试图推出众多另类的节日档期,并将之视为“票房利器”,但本身让观众缺乏认同感的小成本电影最终只能沦落为“炮灰”。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