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烂片退票”知易行难

中国文化报
2013-03-20 10:54:42

    吴学安

   今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武汉的武商摩尔国际电影城推出“烂片退票制”:“3月15日当天购票观影的观众,如果不满意电影质量,可在开场20分钟以内退场,并全额退票。”作为内地第一家“吃螃蟹”的影院,此举顿时引来不少热议。

   不少观众对“烂片退票制”深表认可,既然其他商品诸如家电、服装等假冒伪劣可以退货,电影作为商品也应允许退票,这也是对观众精神消费受侵害的弥补。

   但是,“烂片退票制”虽然听上去很美,却不具备长期实践的可能性。尽管我们可以将电影看作是影城出售给观影者的一种商品,但电影毕竟是从属于精神领域的商品,评价它的好与坏主要依赖于个人体验。在观众口味各异的情况下,影片好坏的确难有定论。有人热衷《悲惨世界》的“高端音乐范”,听着“Doyou hear the peoplesing”感动得涕泪横流;有人则认为该电影就是一部“外国京剧”,哼哼唧唧不知所云。如何界定片子烂不烂,该不该给不满意者退票?如果顾客想退就退,会不会助长蹭看风?正如导演王晶所说:“如果你能删除你的记忆,我可以给你退票。”从另一个角度讲,如果电影物超所值,超出预期,观众是否该加价呢?电影的价值衡量,本来就带有太多随意性,依据什么退票,实践起来是个难题。

   “珍惜时光,远离烂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现如今谁没看过几部烂片呢?说实在话,公众赞同“烂片退票”,更多是种情绪宣泄。时下,烂片迭出,制作粗糙,动辄陷入“剧情空洞,内涵干瘪,空有画面,靠明星圈钱”的窠臼,其质地与虚高票价完全不匹配。说到底,建立“烂片退票制”,不如在完善电影评价机制、使电影质量与票价灵活挂钩上下工夫,提升观众对烂片的市场敏感度,在市场化的框架下,形成较为规范、权威的电影质量评价机制,对浮夸的宣传进行鉴定,对质劣的烂片加以过滤,让公众能够做出更为理性的观影选择。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