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幻文学不温不火 特效拍不出传播受限制

辽沈晚报
2013-03-22 14:47:21

   奥斯卡热度不在,但借奥斯东风热销的《霍比特人》却热度不减;已被拍成美剧的《冰与火之歌》中文译本也已被推出了第五卷。不可否认,无论是经典的托尔金,还是吸血鬼,国外的奇幻作品更大程度的吸引着国内读者的眼球。

   放眼国内,奇幻、科幻、玄幻作品并不占少数,但能够成为经典的少之又少。我们的奇幻作品究竟欠缺些什么?又是什么在制约我们的想象力?

   昨日,著名评论家、杭州师范大学教授夏烈在接受辽沈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方面文化产业发展满足不了文学作品的传播;另一方面,网络对奇幻作者的设定的一些条条框框也制约了它的创作与发展。

    特效拍不出 传播受限制

   中国的奇幻文学究竟欠缺什么?《九州志》总编、奇幻文学作家江南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国内的奇幻小说也都是从西方而来。在中国,一些奇特的幻想往往会受到压制所抛弃,难以跳出西方形式的框框”。

   奇幻作品是否秉承着对西方模仿的模式畸形发展?可以肯定的是迄今为止我们都未能出现以为可以与托尔金媲美的奇幻作者,且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中国奇幻作品也少之又少。

   对此,夏烈告诉记者,事实上中国的幻想小说是一个相当繁荣和颇具影响力的文学类型,至少现在的情况比过去好得多,它更多地形成于网络。“可以肯定的是国外的奇幻作品文学品质好,影响力大,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种影响力也是通过传播方式实现的。”夏烈表示,文学作品在与文化工业结合之后才会有大片,才会有动画电影,一旦有了大的影视制作,形成市场,好的作品才能够得到传播。所以中国的奇幻作品也十分期待文化和传播的更新,对于奇幻作品本身,对技术制作要求非常高。“在西方的影视和动漫中,幻想技术明显领先中国一大截。很多中国粉丝喜闻乐见的幻想小说,在遇到改编影视的问题时,特效做不出,所以作者只能期待好莱坞或者梦工厂拿走。”

   据悉,著名科幻作者刘慈欣的《三体》版权被收购,但到期之后仍无法拍出来,所以传播渠道就此断了,影响力自然也被削弱。再比如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也具备另一种幻想的要素,南派三叔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将版权卖给好莱坞,但至今未能拍出。

   夏烈认为,奇幻作品中的奇思妙想想要通过影视呈现需要的技术目前很难达到,这是制约中国奇幻作品的一个重要因素。

    网络平台管理模式成制约

   奇幻作品集中于网络,这一方面降低奇幻作者创作发表的门槛,但另一方面却也成了制约奇幻小说发展的一个原因。“奇幻作品集中在网络,可以肯定的是几个文学网站经营得非常好,尤其是起点,他们成了幻想小说的集散地,无论是怎样的模式,他们在网络上大量的创作,在网上写作、赚钱,无可否认的是这是一种成功的商业模式,但与此同时,我认为这种模式也绑架了奇幻文学的提升。”

   夏烈说,这种模式很可能导致作品的粗糙。每天万字的更新量已经模糊了作家主题素养的问题,因为更新量过大,导致作家想写也写不好,写得人成了一个空壳,也没有时间去充实自己。

   此外,夏烈表示,作家的主体的知识素养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霍比特人》作者托尔金作品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完全是因为他自身的修养非常高。同样是他的作品《魔戒》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并不完全取决于影视的传播,这部小说本身吸引了各路精英的解读,它已经超越了奇幻小说本身,从表面上看它是奇幻小说,但实际上它是一部现代文明的批判小说,魔戒代表金属,而工业文明引发了一种金属崇拜,人剥削人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最后引发对物质对商业的欲望。

   “托尔金刚好生活在世界大战期间,作为一个学者,他必须思考人类历史的进程,并用奇幻小说来影射,这种形式并不是其他作家能够做得到的。在国内,我们同样呼唤这样作者的出现。”

    记者 顾珍妮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