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国家非遗名录的五音戏

中国文化报
2013-03-29 14:33:50

   五音戏是全国的独有剧种,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它源于山东省的章丘、历城一带,传于济南、淄博、滨州、潍坊等地。原名肘鼓子(或周姑子)戏,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地方特色浓郁。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后由于种种原因,东路和北路肘鼓子渐趋衰微,只有西路被一支专业的戏曲团体承续下来,即今日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

   五音戏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早已成为流传地区百姓节假婚庆、自娱自乐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近年来,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急剧变革给五音戏带来极大的影响和冲击,加之保护措施滞后和资金不足,这一剧种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五音戏清朝后半叶传入淄博,流行于民间,尤其是在农闲季节,艺人们为了生计,几个人结合在一起(多为5人,故亦叫“五人班”),流动于邻村从事演唱。当时的戏班并不固定,演出既无化妆,亦无伴奏,用秧歌腔或小曲演唱,唱词多是顺口溜的形式,以跑圆场、土台子为主要演出场所。清末,在梆子等剧种的影响下,始配以锣鼓伴奏,演员也略有装扮。

   50年代初期,张店东南村有一个40余人组成的五音戏社团,曾上演过《拾玉镯》、《小俩口回娘家》。1952年,五音戏伴奏增加了二胡等丝弦乐器。1954年五音剧社参加了山东省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彩楼记》及《王小二赶脚》,邓洪山获演员一等奖。五音戏演出由民间演唱走上了正规的舞台表演。

   1956年淄博市五音剧社改名为淄博市五音剧团。1958-1965年,剧团年年上山下乡为群众演出,使五音戏传遍淄博大地。演出剧目有《琼花》、《龙马精神》、《送镰记》、《新媳妇》等。

   1975年与市吕剧团合并,全团人员达到百余人,演出剧目内容丰富多彩,传统戏、新编历史戏及现代戏达700余个。精彩的表演,使五音戏蜚声省内外,剧团多次被邀到各地巡回演出。1960年国庆期间,该团进京汇报演出,周总理亲自接见了剧团部分演员。1961年剧团又南下江浙巡回演出。1985年剧团再次进京在中南海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

   目前,这支近100人的演出队伍仍然活跃在淄博市各区县之间,上演《墙头记》、《费姐》、《回龙转》等优秀传统剧目。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五音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8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剧院获得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