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交易会:高人气高质量高收视如何统一

北京晚报
2013-04-10 15:20:20

   电视剧仍旧是交易会绝对主角。本届交易会上,无论从主办方制作的项目辑录或是现场鳞次栉比的宣传海报来看,都会发现一点新意,现实题材剧有所增加,但婆媳、婆妈斗的“糟心”剧大幅减少;抗战剧仍是主流,但神剧、雷剧已被边缘化;喜剧、情景剧屈指可数,翻拍剧数量激增。家庭剧、古装剧、年代剧继续占据“长青”席位,业内人士一方面对热闹繁荣和高产量的制作态势呈现出乐观态度,但难有起色的“高量低质”的生产模式也着实让人心怀隐忧。高人气、高质量与高收视如何能有效统一,成为不少电视人的期待。数量、质量、片酬、收视率,是交易会上业内人士口中念叨最多的关键词。

    数量太多怎么办?

   每年电视剧生产的集数单靠荧屏是无力消化殆尽的,这就造成了老生常谈的电视剧滞销、压箱底的局面,只有那些星光耀眼,紧跟热点又是收视热门的电视剧才可能“见光”,甚至持续播出三轮以上。当记者采访身为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会长尤小刚[微博]时,尤导称,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生产数量太多,怎么办?制作费用太高,怎么办?”目前依旧没有找到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尤小刚认为,电视上无法消化的完全可以搬到网站上,“根本办法就是开辟新市场”。“电视台有播出时段的概念,网络没有;电视台播出电视剧有收视率调查数据的影响,网络不会,点击率就摆在那。”不过,视频网站买剧的资金是一个绝对掣肘,如今视频网站播剧又几乎全部是免费模式,版权剧的购买也都是跟随电视台。他建议尝试付费观看。“

    反思借明星骗市场

   明星片酬催高制作费虽被各方叫嚷声讨了多年,却迟迟不见改变。但对明星效应的质疑,近日由《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被卫视停播开始讨论,多年受冷遇的剧本一环再被提起,“明星难托烂戏”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

   明星效应的降低,在尤小刚看来是必然结果。“本来这些演员一年就拍一两部戏,一下火了,开始身价百倍,一年变成拍十部了。精力就这么多,能分给一个角色多大的工夫呢。戏量的增加,让演员的创作力下降,形成资源的过度使用。最后的结果就是表演程式化,题材同质化,效果劣质化。”

   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秘书长王鹏举对明星效应的解读是,“不能一味否定明星效应,在吸引眼球方面,他们还是有着得天独厚的效果。”但是,明星这个定义,实际上还是依托于好剧来下的,“比如李幼斌和文章,在演《亮剑》和《雪豹》之前,他们都不是所谓的一线明星,而是他们出色的演绎,让一部剧火了,使得自己晋升一线,在后续作品中产生了明星效应。”归根结底,明星的产生,还是剧本、制作和表演等各方面的合力。

   华策影视总经理赵依芳则表示,现在不少剧属于粗制滥造,剧本不行就找个明星顶着,片酬里一部分是虚高,制片方的目的是希望明星能规避市场风险,但长此以往实际上风险更大,即使一部戏成了也不是一个良性健康的发展方式。“

    声讨抗战剧“娱乐化”

   抗战剧作为仅次于都市剧的题材,今年汇集了《八公山敢死队》、《虎贲师血战孤城》、《十送红军》、《向着胜利前进》、《走,打鬼子去》等各种类型。最近,因为部分抗战剧中雷点和夸张情节让人瞠目,抗战剧的娱乐化成为各方声讨的焦点。尤小刚认为,这和收视率数字造成的制播方面的导向性有极大的干系。“收视率的样本大部分取自于城乡结合部,城市中心区的数字几乎是缺失的,用他们的审美代表广大的电视观众,抗战剧只能越来越娱乐化。”尤小刚说,如果不是最近报纸在大力声讨,有关部门出面进行调控,这种趋势只会愈演愈烈。

   纵观参展剧目,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翻拍剧越来越年轻。《新天龙八部》、《新金粉世家》、《新京华烟云》、《新上错花轿嫁对郎》,这些曾经热播的电视剧迫不及待地纷纷上马重拍,最“年轻”的一部翻拍剧要数岁数只有三岁的《雪豹》。这不得不让人感慨如今新题材和创意的严重匮乏,“吃老本”让近十年的好剧成为片方眼中的“金矿”。除了翻拍剧外,“剧二代”也不在少数,如《当婆婆遇上妈2》、《魔幻手机2》、《画皮2》、《野鸭子2》;甚至不少剧在起名上有“抱大腿”之嫌,像《裸嫁时代》,《女婿是怎样炼成的》,以及《亲情保卫战》、《爱情保卫战》等各种“保卫战”。未来,这些本来就题材相近,又名字雷同的剧目扎堆,只会让观众更陷入“傻傻分不清楚”的困境。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