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上的文化争鸣

中国文化报
2013-04-11 11:25:53

    焦  波

   博鳌亚洲论坛一直以来都以经济问题为主要议题。4月8日下午,博鳌论坛在闭幕之前首次举办了文化分会,邀请文化界专家、名人大谈文化议题,引起各方关注。

    思想争鸣成共识

   “我愿意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百花齐放,是思想史上最辉煌的时期。”分会一开始,第一个发言的香港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刘长乐同与会嘉宾分享了自己的“穿越”愿望。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则表示,自己愿意“穿越”到百年前话剧风生水起的清末。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求新求变,思想空前活跃,李叔同和王钟声在日本和上海创立了春柳社和春阳社。

   著名导演冯小刚直言,思想的争鸣对文艺创作非常有必要。作家、编剧刘恒表示,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国家,首要的是学习,准确判断别人的优点和自身的缺点。

    畅谈中国电影国际化

   《蝙蝠侠》制片人李察·安德森、《教父》监制安德鲁·摩根、中国导演陆川、张纪中、华谊兄弟董事长王中军等的到场令文化分会成为博鳌论坛最为星光熠熠的一场论坛。以电影为主题,各位影视界专家畅谈中国电影面临的困境与未来发展。

   中国电影市场的分工仍不够精细,尤其是导演与制片人之间,近年来多有纷争,与会专家认为,这是阻碍中国电影市场良性发展的一大障碍。安德鲁·摩根表示,在美国,制片人负责“找钱”,安排每个演员的合同,给出预算。但在中国,导演才是老板,大部分的制片人不能跟导演吵架,不能反对导演,这是中国电影行业的最大矛盾之一。张纪中认为,分工细致是美国电影产业化的标志,在中国却没有规则可循。陆川也表示,中国导演承担了许多导演以外的工作,导演应该不谈投资或其他,而是专注地做导演该做的事情。

   中国电影如何打开国际市场是文化分会的焦点话题之一。2012年,万达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AMC,小马奔腾美国公司收购好莱坞特效巨头“数字王国”……然而,中国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却每每遭遇“滑铁卢”。今年,在中国创下13亿元票房奇迹的《人再囧途之泰囧》北美惨败,上映3天票房仅为3万美元,《让子弹飞》在美国上映时也同样遇冷,只取得了6.9万美元的票房成绩。

   王中军说,中国电影国际化不是内容走不出去,还是公司实力和渠道的问题。中国电影人谈国际化,首先应该谈国际化的管理理念。此外,语言障碍也是影响海外营销的重要因素,他表示,中国电影未来再走一步,很有可能是拍英文片。“我自己拍过《功夫之王》,李连杰和成龙的戏,那个戏拍得中流水平,但在美国卖得非常好,因为说英语,卖了5000万美元。”

   对于博鳌亚洲论坛首设文化分会,现场主持人、媒体人梁冬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人们终于发现,文化对于政治、对于经济、甚至对于生命,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