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惠民16件实事求“好”求“实”

中国文化报
2013-04-26 14:51:51

    向基层倾斜重效能提高

   山东文化惠民16件实事求“好”求“实”

    本报驻山东记者   苏  锐

   4月18日,山东省2013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在济南召开。山东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的相关负责人分别发言,就自身部门牵头负责实事的工作安排、推进措施和资金保障等情况作出具体介绍。记者在会上了解到,与去年相比,山东省今年的文化惠民实事更加注重服务效能的提升,并呈现出向基层倾斜的趋势。好事办好、实事求实,已成为山东推进文化惠民实事工程的一大亮点。

    百姓建议是“命令”

   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工程源于2011年。当年11月,山东省委出台《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山东省文化资源富集优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打造全国重要区域性文化中心这一目标。“开展‘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活动,是贯彻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有效举措和实际行动。”据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宁介绍,为满足山东省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山东省委宣传部会同山东省财政厅、省文化厅、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通过“三问于民”等多种方式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并对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认真梳理归纳、分析研究,于2012年3月正式向社会公布“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2件实事。

   截至2012年年底,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2件实事全部完成,社会反响强烈。在总结工作经验基础上,山东省决定将文化惠民实事持续推行下去。

   今年1月5日,山东省“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领导小组在山东省内媒体发布了《您的期盼,我们的行动——2013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办实事建议公开征集启事》,利用半个月的时间,通过开通热线、专用邮箱和网上留言等方式,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共收到意见和网络留言3600多条。与此同时,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广泛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基层所需,百姓所愿。至3月4日,山东省公布了2013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16件实事。

    小角度、实打实

   文化惠民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坚持不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劳民伤财不说,更达不到惠及民众的目的。与2012年相比,山东省今年的文化惠民实事更加注重从小角度出发,实打实地为民众办好事。比如,山东省2012年文化惠民实事提出“实现全省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今年则改为“扩大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馆(站)和美术馆免费开放范围,创建百家优秀馆(站)”。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陈鹏表示,为提高各地免费开放工作积极性,省文化厅将组织百家优秀馆站创建活动,评选出免费开放工作得力、服务效果好、群众满意度高的文化站30个,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各20个,纪念馆、美术馆各5个。

   2012年惠民实事中的“免费培训1万名乡村文艺骨干”工程,今年仍然出现在惠民实事名单中。陈鹏说,省文化厅目前已制定了培训方案,将从5月开始在山东大学举办8期全省基层文化队伍示范性培训班,免费培训1200名乡村文艺骨干,重点对全省基层舞蹈、音乐、舞美设计、美术、音响、文化馆、图书馆、共享工程站点文化干部和文化骨干进行集中培训,每期培训150名。

   此外,今年山东省还将继续扶持1000位非遗传承人、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并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农民(社区)群众免费送戏1万场。

    资金人才当后盾

   “平时都在电视上看,今天能看现场表演了。”日前,山东省京剧院送戏下乡小分队来到寿光市演出,当地村民董冠民告诉记者,听说山东省京剧院送戏下乡,他早早吃完饭就骑着自行车赶了过来。“演员在眼前演,比在电视上看强多了。而且这些演员都是专业的,听着就是好。”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将于今年在山东举办,作为全省文艺演出单位的龙头,省京剧院等省直六家艺术院团面临创作精品剧目、冲击‘十艺节’文华奖的重任,正集中全力开展重点剧目创排工作。”陈鹏说,即使这样,各院团仍主动表示,要切实履行公益文化建设主力军的职责,自行克服各项困难,遴选出最精彩的节目和演职员,以最适合基层群众需求的形式,深入基层演出,保证完成免费送戏任务。

   除人才保障外,为保证文化惠民实事顺利推进,省财政部门也大开方便之门。“今年,山东省财政将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和整合力度。”据省财政厅总经济师李海军介绍,在年初增加预算的基础上,省财政将统筹安排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省级彩票公益金等资金,并积极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预计筹措资金3亿元,为16件实事的顺利开展提供财力保障。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