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拍《边城》摘大学生电影节两大奖

重庆晨报
2013-05-06 14:19:12

   5日下午,第二十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十四届原创影片大赛颁奖礼在京举行——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大三学生陈宇舟执导的纪录片《边城》一举摘得两项大奖:最佳纪录长片奖与最佳摄影奖。这是电影节举办二十年来重庆在校生取得的最好成绩,也是这次电影节上唯一获得两项大奖的大学生。获奖后,陈宇舟接受了晨报记者的独家专访。

    重庆高校历史性突破

   轰鸣声中,一列长长的绿皮火车缓缓驶进站台。起初,景象似乎带着清冷的基调,镜头一转却是热闹的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空气中洋溢着温暖,年关近了,饭店里旅人回乡大团圆,湘江边火树银花不夜天……然而所有的欢乐都是别人的,纪录片《边城》里即将登场的主角们,怀有的只是各自的忧伤。

   “他们是一群城市边缘人,因为种种原因无家可归,只好滞留在火车站周边流浪过活。”陈宇舟说,注意到这个群体实属偶然。2013年寒假,他从重庆回家乡长沙过年,在火车站时他们看到了那些卷着被褥睡在街边的人,“天寒地冻,大过年的,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大家一商量决定拍个片子,于是有了《边城》。”

   从开机到杀青经历了二十多天,加上近一个月的后期制作,这部视角向下、充满人文关怀的纪录片最终在本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斩获两项大奖:最佳纪录长片奖与最佳摄影奖。

   记者看到《边城》的海报上清晰地写着“陈一线导演作品”,陈宇舟哈哈地笑了:我眼睛小,笑起来眼睛一条线,大家就叫我陈一线。所以我就取了这样一个艺名。说起得奖,陈宇舟笑说自己乐疯了,“有种误打误撞中彩的感觉”。他很谦虚地表示,获奖多少有些意外。但西南大学影视文学系主任刘帆教授却表示:“这是重庆高校界实现的历史性突破,‘连中双元’的成绩放在全国也很罕见。”刘帆曾出任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评委。

    专家:故事讲得好

   纪录片需要减少导演的主观介入,用旁观者的视角完成客观记录,拍摄者与对象之间的关系是允许疏离的。“把镜头对准他们,所见所闻先照单全收,真伪留给观众判断就好。”陈宇舟说,“拍《边城》是为了引起社会对流浪人群的关注。”

   在《边城》之前,陈宇舟还拍过另一部风格迥异的纪录片《南山牧歌》,那是一部清新明丽的片子,讲述一个温情的故事。“《南山牧歌》是我的纪录片处女作,也是这部片子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积累太少,想要拍出更有质感的东西。”第一次接触纪录片的他开始反思。

   与《南山牧歌》的诗意不同,《边城》略显沉重。本想帮流浪人群一把的陈宇舟,最后只能耸耸肩,“像堂吉诃德式悲剧一样,经历之后才知道个人力量的渺小,改变不会那么简单。”

   即使与拍摄初衷尚有距离,《边城》仍然征服了观众。刘帆认为,“这部片子首先故事讲得好,能吸引人看下去,它承载的社会教化、人文关怀也能引发人们反思。”同为西南大学电影学者的陈红梅博士也评论说:“陈宇舟的《边城》让人怀想沈从文的《边城》,以历史纵深中的文化情怀,给予现实人生中这类边缘人群最深的关注,对于当代学生而言实属可贵。”

    去年他就曾入围

    其实,在刘帆看来,陈宇舟获奖绝非偶然。

   21岁的陈宇舟出身于湖南长沙书香门第,父母都是高校教师。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初一时陈宇舟便跟随大学里的哥哥姐姐去湘西山区支教。这样的经历让他看到了中产生活圈子以外更多的社会现实,想要表达的愿望也愈发强烈。

   陈宇舟高中时接触到第一台专业摄影设备尼康D90。从一开始端着相机到处乱拍,到逐渐掌握取景构图等拍摄技巧,从静态图像的捕捉到线性叙事的述说,他在摸索中爱上了影像语言。“真心喜欢这门艺术,借助它能更好地表达自我”。高三时,陈宇舟去中国传媒大学参加“传媒编导培训班”,在《影视剪辑》这门课结束后,他留下来独自钻研到晚上9点多,“那时有个简单而强烈的愿望,就是学好这门课回去可以为同学制作毕业视频。”

   这份热情也一直延续到了陈宇舟的大学时代。入读西南大学以后,陈宇舟的生活里除了学习,更多的时间奉献给了电影和摄影。他观摩了许多西方大师级导演的作品,搜罗了大量的导演自传汲取养分,同时也构思一个又一个剧本进行创作实践。

   “就像程蝶衣是个戏痴一样,陈宇舟和他带的团队对于影像创作也有一种痴狂的迷恋。”刘帆对门下弟子的偏爱不是没来由的。迄今为止,作为青年独立导演的陈宇舟已推出了《迷雾》、《南山牧歌》、《雕刻时光》、《长沙爱情往事》等多部作品,其中《雕刻时光》曾在2012年3月作为重庆地区仅有的两部作品之一入围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剧情片单元,2012年4月获西南大学影像艺术节“最佳导演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