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宕昌重建村落 拯救濒临失传的羌藏文化

中国新闻网
2013-05-14 15:10:37

    中新社兰州5月14日电(南如卓玛)甘肃南部宕昌境内深山里原来分居着许多羌藏人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深藏偏远地区的羌藏文化日渐消失。近年来,当地修建“民俗文化村”,让分散居住的藏民定居,使得传统羌藏文化有了“归所”。

   记者月初走访了宕昌深山处的两处羌藏村落,立夏时节,这里已是山青水绿,村落门口各有一座气势恢宏的寨门矗立,高高挂起的经幡在风中飞舞。错落有致的房屋墙体上是一幅幅充满民族特色的佛像、唐卡、人物、山水彩绘等,栩栩如生。

   岳藏甫村61岁的藏族老人马超吉说,家以前在山上,前些年,祖辈的很多风俗都快失传了,现今的孩子不会说藏语了。直到现在入住民俗村,大家才开始重新重视民族特色。

   马超吉拿出珍藏多年的宝贝“藏式尖角绣花鞋”说,“这是我老伴当年结婚时穿来的,现在没人会做也没人穿了”。他回忆道,那时候每逢节日,村里男女都穿上藏服跳“洛罗”(羌藏一种舞蹈)、骑马、祭拜山神、唱民歌,现在都将失传了,好在政府重视了,要传承。

   据《资治通鉴》记载,从南周时开始,宕昌县就是古羌人主要聚居地之一。后来接近汉区的羌人逐渐汉化,而接近藏区的羌人则逐渐藏化,终形成今日“羌藏”一支。现在,生活在宕昌县的羌藏约有4800余人。

   13日,宕昌县新闻中心负责人刘辉告诉记者,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岳藏甫村列为灾后重建集中安置点,并把该村作为民俗文化村科学发展示范点重点建设。

   在这些羌藏村,道路硬化,有了自来水和农电线路。岳藏甫村党支部书记杨吉安说,村里还修建了标准化卫生间、篮球场,配备了健身器材,建了农家书屋,居住深山的羌藏民众过上了“现代生活”。

   宕昌县以“民俗文化村”为依托,每年7月份举办“羌藏民族服饰展”游街活动。此外,官方还开始记载收录羌藏民歌、羊皮鼓祭祀等活动,提倡羌藏孩子学习母语,整理收录“苯苯教”流传经文等。

   如今,宕昌县将这里的人文环境与生态资源结合,力推“官鹅沟”景区,让外界领略甘肃南部的藏羌文化。(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