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看如何质检判定服装品质
2009-04-25 14:05:57 中国质量新闻网

    

    “衣、食、住、行”,人们总是习惯把“衣”排在人生最基本的生活需求之首。如何挑选质量合格的服饰、穿着质量是否安全,是每个人都十分关心的。而国际一流品牌也好,国内主流品牌也罢,质量安全与否都必须由服装质检来做技术判定。

    阳春三月,一个阴雨霏霏的下午,我们来到坐落于杭州市江干科技经济园的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跟随轻纺服装检测中心技术人员,体验了服装质检的过程。

    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是政府依法设置的产品质量检测和计量检定的第三方公正检测技术机构,占地3.73公顷,实验室面积3.3平方米,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科技兴检先进集体”等荣誉,是“浙江省十佳示范实验室”之一。近年来,该院的轻纺服装检测中心承担制订了《丝织物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蚕丝被》、《蚕丝绒毯》、《围巾、披肩》、《睡衣套》、《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等20多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并承担各级政府下达的服装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在全国服装质检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轻纺服装检测中心位于花园式的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的主楼9层。2000平方米的实验室,宽敞明亮、整洁有序,十几个技术人员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彭华陵工程师介绍说,服装检测是一项细致的“系统工程”。一件服装,中心从样品受理到最后检测报告出具,要经过几十道流程和十几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操作实验,再对得出的100多个数据综合分析后才做出质量判定。在检测过程中,每一位质检员面对的都是进行编号的样品,他们并不知道手中实验的样品来源。这是保证质检公正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以一条裤子的质检进行体验。检验员一边熟练地打开样品,一边介绍:服装质量检测主要分为外观、理化性能和安全性性能检测。首先要做的是外观检测。她仔细地翻看裤子里外后,熟练地用直尺在裤子各处丈量,再在一张检测报告单上填写数据。我们了解到,外观检测中一般包括样品的使用说明、熨烫、表面污渍、缝制、规格允许偏差、纬斜、对条对格、色差、疵点、针距等项目;同时,还要根据样品送检企业提供的设计工艺单进行核对,由于国家标准对服装的轻缺陷、重缺陷、严重缺陷有明确的判定标准,根据缺陷核对结果就可以直接对样品的外观进行等级判断,是优等品、一等品还是合格品。

    外观检测完成后,检验员从裤子的不同部位剪下几块布料,之后的检测是要进行理化性能和安全性能的检测。

    检测人员将其中2块材料拿进纤维含量实验室,首先做纤维的定性项目。定性即对样品成分进行判定,根据各种纤维不同的化学、物理性能,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再将试验结果对照标准照片、标准图谱及标准资料来鉴别未知纤维的类别。

    彭华陵工程师介绍,常用的纤维定性方法有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等,另外还可用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熔点法等方法对特殊材料样品进行鉴别。而通常情况下,会使用几种方法进行综合鉴定,以使定性结果更加准确无误。

    这次,首先采用的是显微镜定性法。检验人员先将纱线分散,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的形态,再对照纤维的标准照片和形态描述来鉴别未知纤维的类别。紧接着,检验员又重新制取少量样品,将其和捣碎的溴化钾制成切片,采用红外吸收光谱鉴别法鉴别。据了解,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可对动物纤维、醋酯纤维等多种纤维做出准确的定性,尤其常用于对特殊纤维的定性中。

    除需要对样品进行成分定性外,判定服装标识上的含量是否准确也是重要一步。对于混纺产品来说,会选用不同化学试剂溶解方法对纤维进行分离,将不溶纤维清洗、烘干、冷却称重,计算出不同纤维在样品中所占的百分比。检测员说,做这个实验时,要同时做两个以上试样进行平行实验,以求得最准确的检测数据。

    对于与皮肤有直接接触的服装来说,“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服装涉及到人体穿着安全的pH值、甲醛含量、色牢度、禁用偶氮染料、异味等5项指标进行强制性检测,并对这5项指标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标准要求。安全性检测,也是服装检测中最重要的方面。

    在进行化学分析检测的实验里,几乎每台仪器上都有一个从屋顶放下来的红色“喇叭”,十分抢镜。检测人员介绍,这些“喇叭”是排风口,随时对检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物质进行气体排放,以保护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在一台仪器旁,检测人员形象地介绍,这台目前国际通用的、高精度的物质成分分析仪器,其精度就像在一个标准足球场中能够精确地找到一颗绿豆,而禁用偶氮染料的检测最后就是通过这台气质联用仪对前期制作的分析标本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是对纺织产品中可分解出24种禁用芳香胺的染料的检测,这24种可分解禁用芳香胺都可能导致人体致癌。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是服装安全性检测中一个重要项目,主要针对经印染加工的纺织产品,一旦检出服装里含有任何一种可分解禁用芳香胺,该服装即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相对而言,染色鲜艳的服装更易含有这类有毒有害物质。

    服装中pH值、甲醛含量、色牢度、异味不符合标准,也都可能直接给人体穿着带来不适,甚至引起人体皮肤或呼吸道疾病,对人体健康带来危害。pH值检测,是通过一定量的样品与水充分振荡后,使用pH计精确测定出样品的酸碱度,从而进行安全性判定。而甲醛含量的检测,是通过精确称量的试样,在40℃水浴中萃取一定时间,从织物上萃取的甲醛被水吸收后,用乙酰丙酮显色,显色液用分光度计比色测定其甲醛含量。色牢度,顾名思义就是检测纺织物的着色牢固程度,包括耐洗、耐水、耐汗渍、耐光、耐熨烫等,都是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检测。在色牢度检测实验室,我们首先看到各种检测色牢度的仪器:靠窗摆放着一溜耐磨色牢度的检测仪器,挨着墙面则是一排不同容量和洗涤形式的洗衣机,用来检测衣物的耐洗性。

    检测人员先将样品嵌入耐摩擦色牢度仪器,通过机器左右摩擦10次来考验衣物的耐摩擦色牢度。耐摩擦色牢度差的产品,在几次摩擦后会将染色留在仪器上。经过耐摩考验后,检测人员又拿来分别盛有水、酸液、碱液的容器,经过30分钟的浸湿、浸透样品后,检测其耐酸汗渍、耐碱汗渍和耐水性的色牢度程度,这就是平常生活中我们穿衣物经常会遇到的掉色问题。有意思的是,这几项色牢度的检测需要在样品织物正反两面均附一块与样品大小一致的白色贴衬,如果样品的色牢度低,则会将本身的颜色、染料贴到贴衬上,这个方法使色牢度的判断显而易见。之后还要进行4个小时、37℃左右的烘干,再将样品与原样比较,检验是否有变色现象;同时,还要放在标准光源下看其沾色程度的结果。此外还进行了缝制强力等实验。

    至此,一条裤子的检测就基本完成了,最后是出具实验数据的过程。在等待质检报告之际,中心李莉主任告诉我们,每年杭州质检院要完成上万批次的检测工作,经过实验产生的检测数据更是有上千万个,而这些数据为政府强化对纺织品服装产品的监管提供了坚强的技术支撑。

    上万批次的样品,在企业规模化生产的今天,每检测一个批次的样品就意味着是成百、成千甚至是成万的乘数放大效应,涉及到的可能就是百万、千万件产品的质量安全,我们不由地对这群专业检测技术人员肃然起敬。联想到走进质检院主楼大厅时首先映入眼帘的“诚信立院,科学检测”8个大字,感受到了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院尊重科学、崇尚技术的人本氛围。不正是因为处在此氛围的质检人员的辛勤工作,才为我们姹紫嫣红、丰富多彩的衣着生活筑起了一道质量安全防线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