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双汇“瘦肉精”风波让消费者对火腿肠的质量产生了担忧。针对“瘦肉精”暴露出的问题,国家九部委随即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据了解,专项整治行动将重点检查“瘦肉精”源头管理、生猪养殖、生猪收购贩运、生猪屠宰、肉品加工、肉品消费餐饮、肉品进出口等各环节监管职责落实,并强化全程监管,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和使用“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消费安全。
实际上,除了安全性,消费者也关注火腿肠的营养。那么,怎么挑选、怎么吃才最有营养呢?
据介绍,火腿肠属于即食熟肉制品,在国家标准GB/T 20712-2006《火腿肠》中规定,以鲜或冻畜肉、禽肉、鱼肉为主要原料,经腌制、搅拌、斩拌(或乳化)、灌入塑料肠衣,经高温杀菌制成的肉类灌肠制品。国家肉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高工李气清告诉记者,火腿肠是一类经高温杀菌的熏煮香肠,行业中称为“高温肉制品”,而未经高温杀菌的熏煮香肠,则称为“低温肉制品”,火腿肠只是一种俗称。由于火腿肠营养丰富、携带方便、食用简单、安全性高、价格便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面对市场上的众多产品,消费者应该如何选择?
记者了解到,在GB/T 20712-2006《火腿肠》国家标准中,将火腿肠的质量分为4个等级——特级、优级、普通级和无淀粉产品,其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1%、≥10%、≥14%;淀粉含量为≤6%、≤8%、≤10%、≤1%。就其质量来说,应该是无淀粉产品最好,特级次之,普通级较差。专家表示,并不是肉越多的火腿肠就越好,因为纯肉的火腿肠脂肪含量较高。相对来说,淀粉多的,脂肪含量相对少一些。另外,有的火腿肠加入了蘑菇丁、玉米粒等原料,这样的火腿肠脂肪含量少,膳食纤维多,消费者可以根据自身状况选择。
对于消费者担心的色素、防腐剂等问题,专家表示,只要是符合标准规定的产品,在安全方面应该没有问题,“更应该担心的是火腿肠高油高盐的问题”。
李气清提醒,消费者购买火腿肠产品时应注意:在产品的标签上会标出产品的等级,产品级别高,含肉比例高,蛋白质含量高,淀粉含量低;产品级别低,说明含肉比例稍低,蛋白质含量低,淀粉含量高;火腿肠标签上应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原辅料等;选购在保质期以内的产品,最好是近期生产的产品,越新鲜的产品口味越好;弹性好的产品肉的比例高,蛋白质含量多,口味好;肠衣上如果有破损不要购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火腿肠接近金属丝封口的地方可能有肉馅残留,如果贮藏不当,最易腐败,购买时要观察其是否发黑、发黏、变味等。
火腿肠的食用方法很多,最简单的就是去掉包装直接食用,同时搭配蔬菜,可以抵消高盐高油的影响,如果炒菜、烧烤的话,会造成部分营养流失。
Tips
火腿肠的食用与保存
食用应注意:如果发现胀袋请勿食用,这时产品已经发生变质;火腿肠的表面如果发粘说明产品已经变质;如果吃起来感觉味道刺激或不爽口,说明食品添加剂添加过多,最好不要食用。
保存应注意:火腿肠保质期一般为90天,应尽快食用。
标准解读
外观和感官要求
外观肠体均匀饱满,无损伤,表面干净,密封良好,结扎牢固,肠衣的结扎部位无内容物;色泽具有产品固有的色泽;质地组织紧密,有弹性,切片良好,无软骨及其他杂物、无气孔;风味咸淡适中,鲜香可口,具固有风味,无异味。
理化要求
蛋白质:无淀粉≥14%、特级≥12%、优级≥11%、普通级≥10%;
淀粉:无淀粉≤1%、特级≤6%、优级≤8%、普通级≤10%;
脂肪:6%〜16%;
食盐≤35.5%;
亚硝酸盐≤30mg/kg;
《消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