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十二五期间皮革制品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2011-08-15 11:10:56 中国质量新闻网

促进产业发展 服务消费需求

十二五期间皮革制品标准将进一步完善

    《野餐包》、《电脑包》、《皮革服装》、《腰带》、《票夹》等日常产品标准将加紧制修订,配合产品环保、生态方面要求的系列方法标准将适时出台

    2011年全国皮革标准化工作会议暨实验室能力验证项目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回顾了“十一五”期间皮革行业标准化工作,并对“十二五”工作提出要求,一大批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产品标准和产业发展急需的方法标准,在“十二五”期间将加紧制修订。

    据了解,截止到2010年底,皮革行业共有标准170余项(包括国家标准44项、行业标准126项),这些标准构建了皮革行业的标准体系,对提高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快速高效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十一五”期间,皮革标委会组织制定国家标准28项,修订国家标准11项;制定行业标准31项,修订行业标准35项,合计105项,涉及皮革、毛皮及其制品、皮革制品及皮革五金和皮质球等领域。在皮革制品及皮革五金领域,重点制定了箱包试验方法标准6项,制修订了箱包五金配件标准7项,并在此基础上制修订了相关皮革制品标准5项,其中包括修订了生产企业使用最多、涉及产品质量争议最多的《背提包》、《旅行箱包》两项行业标准。

    近年来,皮革制品及其皮革五金产业发展迅速,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我国天然皮革皮包(袋)年产量7.7亿只,全球市场销售的箱包50%以上产自中国;皮革服装年产量7000多万件,产量位居世界第一。而相对于国际市场对皮革及其制品的有关要求,我国的皮革行业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和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少数标准标龄较长,标准的技术内容已不适应当前的技术发展水平,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要求和使用需求。

    由于我国皮革(毛皮)制品标准涵盖的产品范围相对较窄,皮革制品种类及功能划分越来越细,专业性、专用性越来越强,而我国皮革(毛皮)制品的检测以感官检测为主,物理机械性能、安全卫生性能检测项目较少,以传统手工检测为主,部分检测项目存在着检测时间较长、准确性较差、人为因素影响较多等不利因素。

    同时,随着消费生活的提高,皮革制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一些新产品不断涌现,并随需求的提高其生产量也逐年扩大。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赵立国表示,这些新产品带来的问题是,不能按传统箱包标准进行检测。比如专业野餐包对卫生要求比其他箱包更高;电脑包则对其保护作用的要求更高,而服装用皮革对卫生、舒适性的需求较高。因此,在“十二五”期间,将重点制定行业中急需的产品标准和方法标准。其中,在皮革(毛皮)制品及皮革五金领域,将制定《野餐包》、《电脑包》、《高尔夫球包》、《充绒内胆皮革服装》等产品标准,还将修订《皮革服装》、《腰带》、《票夹》等日常产品的标准。

    除对功能性检测内容提高标准外,如何对新产品正确定义和命名,才能达到在较长时间内适用的目的,都将是全国皮革工业标准化委员会未来的工作重心。

    工作会议上要求,在“十二五”期间,皮革(毛皮)制品及皮革五金领域还将同时配合产品生态、环保要求,研究制定原材料《PVC定性》、制成品中《胶粘剂有害成分测定》等方法标准,并适时制定《皮革制品 生态技术规范》,为产业技术升级和产品质量提高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