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甜蜜糖果打造甜蜜未来
2011-08-15 10:10:40 中国质量新闻网

    糖果被列为五大享受食品之一,在日常消费品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及消费观念的转变,糖果也在不断变化——从追求口感到主打健康,从单一品类到市场细分……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形成一批知名糖果品牌。而国际知名品牌的不断涌入,使糖果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糖果行业如何发展、将呈现给消费者怎样千变万化的产品?业内外人士都非常关注。

    困境与机会

    如今,许多消费者发现,曾经以奶糖、水果糖为主打产品的糖果市场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从保留传统口味的水果糖、奶糖、酥糖,到主打健康的维生素夹心糖、薄荷糖,从单一甜蜜口味到巧克力、各样蔬果、多味混合等丰富新奇的口感,从历史悠久的“大白兔”到异军突起的“金丝猴”、“徐福记”再到新兴的“悠哈”、“雅客”,以及国外品牌“怡口莲”、“荷氏”、“德芙”、“好时”……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周先生说:“和我们小时候仅有寥寥几种糖果相比,现在的孩子们可以选择的太多了,必定留下童年记忆的糖果如今是太‘甜蜜’了。”

    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统计,2010年,具有生产许可的糖果企业总计3418家、果冻企业388家,全行业规模企业438家,比2009年增加9.22%。糖果规模企业2010年共实现产量179.84万吨,比上年增长19.29%;工业总产值达582.49亿元,增长26.83%;实现销售产值586.56亿元,增长24.43%。

    从糖果消费的数量上看,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但在人均消费量上还很低。目前,中国年人均消费糖果0.7千克,约为全球人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10。显然,中国糖果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糖果市场已经形成国际、国内品牌同台竞争的格局。”糖果行业专家指出,一方面,一些早期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品牌依靠成熟的品牌管理经验,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原料生产的糖果产品,占据了中国糖果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另一方面,国内糖果品牌如雅客、金冠、金丝猴、大白兔等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着不容忽视的市场地位。根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糖果市场上,玛氏、不凡帝、徐福记等十大国内外糖果品牌就占据了近50%的市场份额,而剩下的市场则由国内众多糖果企业竞争。

    据了解,中国糖果行业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这是糖果市场的起步时期,国有糖果企业占据主导地位、散装糖果为市场主流,大白兔、喔喔等国产品牌迅速成长;从1996年到2002年,国内糖果市场从产品种类、销售手段、市场投入等发生了巨大变革,国外品牌大量进入中国市场。阿尔卑斯、金丝猴、德芙、箭牌、荷氏、徐福记等成为市场领先品牌;2003年以后,国内糖果进入繁荣期,糖果企业开始重视品牌建设,雅客、金冠、悠哈等品牌带动新品类或新概念糖果异军突起。

    近几年来,新功能、新口味的糖果产品涌现,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据了解,目前中国糖果市场保持了8%〜12%的年增长率,已成为中国食品工业中快速发展的行业。在市场机制调解下,糖果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加快,新产品独特性和创新性有了很大提高,呈现多形式、多品种、多档次并存的局面。奶糖等传统糖果经过改良,突出营养性和功能性,强调健康功能的附加值产品不断推出,新的造型和风味配合包装技术的改进,把糖果同现代潮流结合,向糖果中注入了全新概念,糖果行业向健康功能化、产品多样化、品位高档化发展。  

    目前,我国糖果生产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福建等地。在糖果市场上,已形成诸如阿尔卑斯、徐福记、金帝、金丝猴、雅客、大白兔、喔喔、马大姐等一批国内强势品牌,各品牌在各自的细分市场上都占有一定优势,并呈现出国际品牌、本土品牌和众多中小企业共同竞争的格局。但是,由于行业门槛较低,在现有的糖果企业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30家;而在糖果市场“十强”排名中,前七位均为外资或合资品牌。

    业内人士指出,虽然中国糖果企业占有全国近一半的市场,但与外资大型糖果企业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未来国内糖果行业将迎来“品牌升级战”。而目前的行业格局是,跨国企业采用品牌整合的方式,已经在中国市场迅速抢占了大量市场份额,培养了一批忠实、稳定的消费群体。而一些本土糖果企业由于未能有效地采取品牌战略,不仅对后续产品的开发与营销不利,也造成原有主打产品的销售下滑。因此,施行品牌战略,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品质,既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最佳生存空间的重要战略,也是突破未来发展之路瓶颈的有效途径。对于国内品牌来说,谁把握时机,率先成为品牌的领跑者,谁就能成为最大的赢家。

     品类不断细分和延伸

    近年来,消费者对糖果产品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品质化——不仅关注糖果能够带来的口味满足,还讲求有个性的包装、独特的风味、全新的概念等。各糖果品牌也十分注重在产品上的创新,如糖果新种类、新奇的造型与颜色、炫酷新颖的包装……但最多的还是在糖果的口味和品类上细分,如奶糖的口味有原味、酸奶味、红豆味、清凉味、巧克力味和玉米味等多种口味,水果硬糖有菠萝味、草莓味、香橙味、苹果味、葡萄味、蜜桃味等。

    留心一下,你会发现,国内糖果市场已经发展成为多个品类的细分市场,尤其以巧克力、功能糖的发展最为迅速,传统糖果虽然销售量仍然占据主导,但销售额比例却逐年下降,一些糖果甚至逐渐被市场边缘化。无疑,在国内糖果行业稳定发展的时期,糖果市场已经进入品牌争夺,在糖果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保持成功的关键是创新。目前各糖果品牌依靠其主打品类优势占位市场,如以酥糖为代表的徐福记、马大姐,以奶糖为代表的大白兔,以硬糖为代表的阿尔卑斯,以功能糖果为代表的雅客V9,以太妃糖为代表的怡口莲……品类不断细分和延伸的竞争趋势,使糖果行业由传统的硬糖、软糖、奶糖、酥糖,逐步转化、拓展到更细分的品类,以主打产品拉动其他品类糖果,各品牌在单一品类上集中度较高——

    奶糖类:大白兔高居销售冠军,阿尔卑斯、金丝猴、喔喔等企业进行着奶糖第二品牌的争夺战,销售额占糖果市场的18%左右。奶糖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高端、营销、绿色高科技,马大姐推出的椰子奶糖,就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博得了消费者的喜爱。 

    硬糖类:主要以区域品牌为主,目前市场的第一品牌基本上是上好佳,其次是雅客的浓点夹心水果硬糖,马大姐的特浓椰子和水果派、金丝猴等品牌,销售额占糖果市场容量的10%左右。 

    酥糖类:徐福记、马大姐的格局已具规模,销售额占糖果市场容量的8%左右。 

    功能型糖果:传统糖果品牌向高端产品品类的延伸,销售额占糖果市场的20%左右。目前主要产品有荷氏薄荷糖、雅客V9、马大姐的胖大海等清凉系列、清嘴、喔喔、亿利良咽等。 

    胶基型糖果:市场增长幅度稳中有升,以外资品牌为主,销售额占糖果市场容量的14%左右。各品牌市场份额分布大约为:绿箭49.9%,益达25.6%,乐天9.7%,贝洁3.4%,嘉绿仙2.9%,大大2.8%,飞垒2.6%,波尔2.3%,比巴卜2.1%,其他1.7%。

    此外,业内人士指出,糖果产品的细分更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主要包括人群特征和消费情境——针对儿童、学生、青年人、中老年人等不同的消费人群,进行产品创新和细分;而年节糖、礼品糖、喜宴糖等则通过异化的产品,满足于消费者各种消费场景需求,这也促使了糖果在包装上的品类细分。

    功能型糖果受青睐

    随着消费者购买力的提升,消费观念也发生了转变。从缺糖吃,到有糖吃,再到吃好糖。什么是好糖?从口味上讲,好不好吃,一尝即知。而从营养或功能上说,则大有门道。

    目前,功能性糖果是被消费者普遍认可的一种好糖。据一项统计数据表明,目前日本有94%的无糖薄荷糖,中国只有2%;德国有35%的无糖浇注糖果,中国仅为1.4%;英国和德国的无糖口香糖占市场的80%,中国为28%。此外,欧洲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在糖果中加入如大豆提取物、植物甾醇、人参、瓜拉纳、甘菊精等各种功能性配料。

    功能性糖果是在传统糖果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成的。对于功能性糖果的定义,有业内人士认为,功能性糖果是“外在附加特性大于糖果本身特性的糖果。”也就是说,糖果诉求的重点不是其本身,而是糖果以外的特性。也有专家表示,国际上对功能糖果的定义是“除了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热量需求,还带来润喉、补充维生素等附加功能的糖果。”

    近几年,健康糖果不断涌现,很多主流品牌都在开发健康糖果。据统计,仅在2007年,国际市场上就有1700种低糖或无糖糖果面市。一些知名糖果企业纷纷推出一系列健康糖果品牌。有关统计显示,全球Better for You(为你更好的健康)概念糖果已占到全球市场20%的份额。作为功能糖果中最重要的品类,健康大受青睐。

    而在国内市场上,功能糖果同样异军突起,并迅速占领市场,并有超越传统糖果的趋势。许多品牌推出的产品,都在强调糖果原有“好口感、休闲心情”和产品高品质的同时,突出糖果的营养和健康,如“不含蔗糖,添加各种维生素以及胡萝卜素”、“每100克软糖中含有高于5个柠檬成分的维生素C”、“3粒等于一杯牛奶”……在功能性糖果中,维生素夹心糖、薄荷糖、润喉糖、木糖醇口香糖等比较常见。除此之外,新型功能性糖果也层出不穷,比如添加茶多酚、益生元的糖果。随着消费者对糖果功能性需求的提升,功能性糖果已经成为糖果行业新的增长点。

    有专家认为,功能性糖果既提高了糖果的附加值,又满足了人们对糖果的健康追求。目前国内功能性糖果主要以维生素型糖果、无糖型糖果和润喉型糖果为主,如雅客V9主推的维生素糖果、老布特主打清咽润喉功效、何氏强调劲凉清爽口感的薄荷糖,以及像新鲜水果般美味健康的维果C……这些糖果推出后得到消费者认可,市场份额逐年增加。此外,低脂肪、低热量、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糖果品类茶糖、止咳糖、无糖糖果等,给消费者带来别样感受,满足了消费者追求健康与时尚的需求。

    业内人士表示,功能型糖果反映了消费者对糖果产品的多层次需求,也是各糖果品牌差异化的产品。目前,我国糖果市场上的功能型糖果与国外品牌相比依然比较单一。今后具有保健效果的功能型糖果将继续迅速增长,未来5年有可能会超过传统糖果的市场份额。

    糖果分类

    在2008年实施的SB/T 10346—2008《糖果分类》国家标准中,将糖果分为:

    硬质糖果类

    硬、脆的糖果。

    酥质糖果类

    用食糖、碎粒果仁(酱)等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疏松酥脆糖果。

    焦香糖果类

    以白砂糖、淀粉糖浆(或其他食糖)、油脂和乳制品为主料制成的,经焦香化加工处理,具有特殊乳脂香味和焦香味的糖果。

    凝胶糖果类

    以食用胶(或淀粉)、白砂糖和淀粉糖浆(或其他食糖)为主要原料制成的有弹性和咀嚼性的糖果。

    奶糖糖果类

    以白砂糖、淀粉糖浆(或其他食糖)、乳制品为主料制成的糖果。

    胶基糖果类

    用白砂糖(或甜味剂)和胶基物质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可咀嚼或可吹泡的糖果。

    充气糖果类

    糖体内部有细密、均匀气泡的糖果。

    压片糖果类

    经造粒、黏合、压制成型的糖果。

    流质糖果

    糖体呈液态(或流体)的糖果。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