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视“云”飘来
在最近刚刚落幕的德国IFA(德国柏林国际消费类电子展览会)展上,“云”成为平板电视集中热炒的新概念,海尔、海信等主流国内外品牌纷纷带来各自推出不久的“云电视”新品。
事实上,在德国IFA展前,海尔、创维、海信、康佳、TCL、长虹便已扎堆推出各自“云概念”、“云产品”或“云服务”,让平板电视市场风起云涌。
主流电视品牌为什么集体向这块“云”靠拢?这块“云”到底为何物?云电视与一般平板电视相比有何过人之处?面对蜂拥而至的云电视,消费者能抓住这朵云吗?
云电视为何物
有关云电视,国内曾有两家企业分别做过两个生动的比喻:
创维将普通电视和云电视比作家庭水井与自来水。创维认为,家庭水井属于一个家庭单位使用,难以大面积共享。而自来水由水厂供应,资源丰富、多方共享,按需使用。
TCL则认为智能电视如同以往家庭常备的煤气罐,而进入超级智能云电视时代,就如同安装上煤气管道,随时、随需使用。
两个比喻的共性是:资源共享、按需使用。可见,进入云时代,不再围绕单个家庭、单台电视做文章,而是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信息交互更快,资源共享也更丰富,不同的用户可根据各自实际需求选择定制化服务。
从专业角度看,尽管各品牌给出的定义不尽相同,但业内普遍认为,云电视应具有几项特征:拥有云端私有数据库,支持多设备登录;用户资源相互分享;提供在线服务和拥有云端后台,无需硬件升级。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王海军教授特别对云端后台进行了解释:由于应用程序是在“云”中而不是在自己的电视上运行,因此云电视不增加电视硬件成本,无须安装操作系统,没有繁冗的程序占用电视存储空间。
换言之,平板电视与云技术联姻,意味着平板电视行业的争夺焦点已从产品硬件转向后台软件。未来消费者选购平板电视,将不仅关注外观、声音成像,更要看其背后的平台和服务是否过硬和贴心。
云电视飘过来
海尔云电视
2011年8月17日,海尔发布了首款云电视系列新品。据悉,海尔云电视基于开放的操作系统及应用平台,整合了21:9超宽液晶屏幕、第三代黑钻屏、3D睿驰、多屏互动、移屏甩屏、软件智库、无尾电视、意念电视、LBS位置信息服务、物联网等多项尖端技术,通过开放的云服务平台,实现对家庭中以电视为中心的家用电器、电脑、手机的交互操控,为用户带来新颖极致、充满乐趣的“云家庭”体验。
海尔云电视不仅具备了目前智能电视的所有功能,还独有一系列领先功能:软件可更新,硬件可换代(模卡);实时升级,实现内容的无限扩充和升级;双向互动,用户可自由点播自己喜欢的节目;安全防卫终端,有效防护个人信息及网络安全;N屏互动,可实现任何时间、地点,通过云端实现终端设备(TV、PC、PAD、PNONE)视频、音频、资讯等多种内容的共享;物联生活,除普通智能电视可连接的公共社会云,还可以连接“家庭云”、“社交云”、“娱乐云”、“教育云”等所有云端,通过连接“家庭云”,可进行家电的物联,自由控制家中的洗衣机、冰箱等各种设备。
创维云电视
2011年8月18日,创维宣告云电视诞生,并推出“十一”期间实现全球规模量产上市的计划。
创维云电视以云平台为基础,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首次在电视上实现云空间、云服务、云浏览、云搜索等个性化应用,利用强大的云计算技术,通过网络为用户提供诸多应用所需资源。
创维云电视具有4个特点:
1.为每台用户提供5G独享高容量存储云空间,用户可通过电视、手机、电脑随时分享身边的新鲜事,随时上传图片、视频、音乐等资源。
2.拥有用户资源相互分享的平台。通过遥控器的一个按键,两台云电视就可分享正在观看的内容,或通过手机与电视即时分享正在发生的事情,而这些资源的分享不需再进入指定通道。
3.用户只需在云搜索窗口输入关键词,即可全面搜索电视本地及云端资源,并可直接在搜索结果中选择点播。
4.首家推出行业全新的电子保单业务。这种云服务基于云端数据处理,智能识别用户信息,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及时提供专业可靠的一对一服务。用户购买云电视后输入身份识别信息,日后云电视的维修等不用再出示发票等凭证,云电视自动识别身份。
海信I’TV
2011年8月、9月,对海信电视来说可谓格外忙碌。8月16日,海信推出革命性产品——个人智能电视I’TV(我的个人电视)。与目前势头正劲的iPad相比,海信I’TV的定位首先是一台“电视”,其次是一台平板电脑,即植入了“电视芯”的平板电脑。
9月14日,海信又重磅推出XT710系列大尺寸并具有多屏互动功能特征的新一代“云智能”电视产品。此举也标志海信“家庭趋大、个人趋小”的智能电视产品线拓展布局的初步完成。通过手指的轻轻滑动,XT710与I’TV的内容可以相互自由传输,同时,I’TV还可以充当XT710的遥控器。
TCL超级智能云电视
2011年8月28日,TCL发布了云·逸Z11系列、云·博V8200系列、云·卓V7300系列、云·尚E5300系列4款超级智能云电视。
TCL超级智能云电视所提供的超级智能云服务把握了广大电视消费者的需求——
“云搜索”能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瞬间抓取全世界各类服务器上的可用数据,提供给用户随时访问,同时还能够进行网址收藏、在线视频播放等;
“云识别”实现了智能手势识别,通过特制的摄像头捕捉手势或身体的位移变化,智能操控电视,玩游戏或翻看图片;
“云共享”实现了多屏互动、智联互联,能够将TV、平板电脑、手机之间的即时信息共享和相互控制,使用户跨越多平台,畅享海量信息;
“云社交”利用内置的电视版互动聊天软件,实现了QQ视频通讯等社交功能,使用户可以享受到TV高品质带来的真人1:1的视觉互动体验;
“云游戏”提供海量高清2D、3D体感游戏,带给用户更加酣畅淋漓的大屏游戏体验;
“云办公”利用云端无尽的资源和强大的处理能力,完成各类复杂的办公文件甚至是复杂的设计工作。
康佳8000系列智能3D电视
2011年9月17日,康佳推出了国内目前惟一加载电视版微博的8000系列智能3D电视,以完美的微博电视体验把电视行业IT化进程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社交电视时代。
在操作运行方面,8000系列采用安卓+OMI双系统支持、内置WiFi、SD扩展等应用,信号更稳定、运行更流畅、应用更海量便捷。用户可通过全屏式、置底式、侧边式3种方式在电视屏幕上玩微博,实现电视和微博的双向操作。8000系列的优势还包括,只要有网络信号就可发微博,无需登录安卓系统,速度更快;康佳自创的遥控键盘可使用专业输入法、有光标向导,为微博电视的畅快交流提供了便利;更有安全卫士全程护航,保护电视微博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安全;此外,多屏互动、语音识别等功能也一应俱全。
长虹云电视
长虹云电视采用了时下主流的安卓2.2长虹订制系统和强大的双核1G处理器,未来还将配有集成全键盘、触控板、麦克风的无线智能遥控器,真正实现电视的全智能化操作。
与此同时,长虹云电视还以功能强大的智能终端电视机为核心,PC、TV、手机、掌上平板间多屏互动,实现智能遥控、视频点播、节目导航与推送等功能,具备成为真正智能终端的实力。
用户在手机或pad上安装长虹专门针对智能3D电视研发的多屏互动智控系统APP应用,即可轻松实现手机与电视之间的智能多屏互动。用户可以通过智控系统自动搜索并连接无线局域网内的电视,自由发送手机内的图片、音频、全高清视频至电视屏幕;还可以利用多屏互动系统,实现由手机操纵及摇控电视、语音输入、触摸游戏、电影导视等多屏互动功能。
你能抓住这朵云吗
平板电视更新换代的步伐正逐步加快。虽然“云电视”、“云智能”、“云生活”、“智能云”、“超级智能云”等概念接踵而至,但仔细比较不难发现,其核心内容基本一致,就是在同一个开放式平台上做了微调。这种优势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但同时,也正因为平台的开放性,则不可避免地导致同质化竞争。
而由于平台核心技术的集体缺失,一旦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进入平板电视领域,则不免让这些企业陷入失语的窘境。届时,云电视是否能如一些业内专家所描绘的,成为振兴平板电视市场的关键因素,则需要打一个大问号。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出,需要市场和时间的双重检验,以达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效果。比如,3D显示技术就已经历从色差、偏光、快门到不闪式,进而到裸眼式的技术性争论和革新。而与此同时,终端价格也随竞争的加剧而进一步走低,使得性价比在无形中得以提升。因此,对于云电视,至少在前期,还应该抱一颗平常心。
云技术
云技术是利用高速互联网的传输能力,将用户所有的数据和服务(各类软件)都放在“网络云”(大型数据处理中心)中,用户只要有一个上网终端即可。云技术将各种各样的终端(例如个人电脑、手机、电视等)进行连接,为用户提供广泛、主动、高度个性化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