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质检磨一剑
——走进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
记者到广州市质量监督检测研究院采访时,恰逢该院建院60周年庆。没有豪迈的标语口号,也不见张灯结彩的隆重气氛,从工作人员淡定如常的忙碌和严谨认真的工作状态,记者却明显感受到了一股来自于深厚积累的专心、专注与专业。访谈中提及自己的质检院,每个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与幸福感。
他们有理由自豪:从1951年建立,经过60年的辛勤耕耘和创新开拓,广州质检院已发展成检测范围广、综合实力强的国内一流质检技术机构,拥有5个国家级质检中心,通过实验室认可的标准达4400多个,具备超过5000多种产品的检验能力,涵盖了食品、化工、轻工、建材、电子电器、消防等专业领域的产品检测。
打造综合质检平台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夯实更加强大的技术服务根基,近年来,广州质检院大力实施“以质取胜”战略,通过加大装备投入,引进高端人才,开展攻关项目研究等,在继续将广州质检院打造成专业、科学、公正的国内领先综合性质检机构的道路上,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60年前,广州质检院的前身广州市工业产品检验所,是我国最早依法设立和授权的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1988年12月,该院获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筹建了院内第一个国家级质检中心——国家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广州),1997年又率先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委(CNAS)的“三合一”认可。
以质检技术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是广州质检院的不变宗旨之一。从建院至今,他们一直致力于持续加强检测平台建设,并不断提升平台的综合性与权威性。在国家包装产品质检中心(广州)的基础上,先后在几年内组建了国家加工食品质检中心、国家化妆品质检中心(广州),即将建成国家皮革制品质检中心,正加紧筹建国家高分子工程材料及制品质检中心,每一个中心都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相连,都为推动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比如即将通过最后验收的国家皮革制品质检中心,目前是华南地区最大的从事皮革制品检测的专业实验室,在材料有害物质限量的监测分析和研发方面的技术能力十分突出。该中心地处我国皮革制品的出口基地,还特别对出口企业提供按国际标准法规检测的技术服务。
紧密跟踪新技术新产业发展,不断延伸服务领域与触角,也是广州质检院多年来的执着追求与发展特色。为服务新兴技术产业,他们在黄埔基地建立了LED检测平台,专为大型LED路灯等公用LED设施提供检测服务;他们正积极跟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拟建立相关配套检测能力。…
广州质检院实施科技兴检,在检测技术机构中率先独立设置研发中心,开展检测技术研发,承担国家、省、市各级科研任务,开展前瞻性检测技术研发,并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承担了1个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个分技术委员会、4个工作组、2个广东省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工作,主持制修订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140多个。
广州质检院在软硬件方面齐用力,近年来特别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共吸收7名博士和一批硕士,培养了一批高级工程师,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人才队伍,为把广州质检院建成国际化、专业化的集检验、科研、服务于一体的技术机构提供了软件上的保证。
高效应对突发事件
扎实全面的业务能力和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令广州质检院在一次次面对“硬任务”考验时,都交上了出色的答卷。近几年,他们发挥自身优势,在几次食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中,快速、高效地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了准确的检测数据和有力的技术支撑,又数次圆满地服务了重大项目和重点建设工程。
2005年,在“苏丹红事件”中,广州质检院迅速建立检验方法,为监管部门迅速追查出使用非食品添加剂的源头、尽早查处有害食品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2008年,广州质检院受命承担了供奥运食品质量安全检验把关工作,他们自主开发了食品中兴奋剂检测技术,开辟奥运食品检验特别通道,保障了供奥食品优质安全。同年,在“三聚氰胺”事件中,他们投入精兵强将,争分夺秒,及时研制出检验方法,并参与了有关国家标准制定,承担了1万多份样品的检测任务,为尽快恢复乳品市场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0年,作为广州亚运食品的主要检测机构,广州质检院在确保亚运食品“零事故”方面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由该院起草的“供亚”一次性餐盒的监测方案在亚运会期间获得批准并有效发挥了作用。此前,关于一次性塑料餐盒可能存在的未知物、重金属等安全隐患问题尚未有标准检测方法,研究人员从2009年起就开始拟定检测方案,并系统研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安全项目,得到大量数据并出具研究报告后,成功解决了一次性餐盒的监测问题。
不仅如此,在广州亚运城这一重点工程建设中,广州质检院通过驻点监督、现场材料抽查等形式,严把质量关,有效保证了包括广州亚运城、海心沙开闭幕式主会场和亚运会各主要运动场馆在内的亚运会重点工程的安全、顺利使用。
2011年,“塑化剂”事件再一次引起百姓对食品质量的关注,又是广州质检院探索出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方法。在样品基质复杂、检测时限紧张、社会关注度高的特殊情况下,研发团队日夜奋战,针对不同性质的样品基质进行多次多点的加标回收实验和平行实验确证,尤其对于含量特别高的阳性样品,选用不同的仪器进行定性定量,确保检出结果的准确性。他们还建立了DINP的液质方法用于确证,并具体完成了1万多份样品的检测任务,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最关键的技术支撑。
立意高远优化服务
可以说,广州质检院能在一系列突发质量安全事件和服务重大项目工程中表现上乘,主要得益于其日积月累的大练兵、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作为技术支撑和对行业、企业的深入了解。
登陆广州质检院的网站,访问者可以首先看到按产品分类的最新检验报告结果披露。同时,在网站上还可查询报告进度和报告真伪。这一人性化的细节,体现了广州质检院一贯坚持的宗旨:客户是最宝贵的财富。
60年的发展中,广州质检院不断更新传统服务模式,以更好地为客户和消费者服务。他们积极开发创新服务样式,从常规委托检验拓展到为企业提供贯穿于产品研发、采购、生产、市场准入等全过程的检测技术服务,还提供新产品验证、原材料质量把关、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等增值服务。
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国家加工食品质检中心就承担着全球知名糖果企业美国箭牌公司在亚太地区原材料的验收质检工作。国家皮革制品质检中心(筹)更将实验室“搬到”企业研发中心,从原材料开始把控质量,在源头就开始帮助企业提高技术水平,降低以致杜绝产品质量问题。
广州质检院始终关注各类民生热点,特别在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具有独到的视角,为保证广州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和食品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最近,在该院技术专家的带领下,《广东省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的技术路线图》已经绘制完成。
在国内食品安全领域尚未系统开展风险评估研究的情况下,广州市质检院积极探索建立风险预警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主动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2011年,预警中心在对湿米(河)粉进行日常检验时,发现异常的谱峰。经过仔细研究,结合多年的检验经验,该院研究人员确证是防腐剂脱氢乙酸导致。根据相关标准中该元素不允许添加在湿米(河)粉中的规定,预警中心立即向监管部门提供了这个非常重要的信息,得到广州市质监局高度重视,随即采取专项抽查行动,打击了这种违法行为,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为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服务社会的有效性和贡献率,广州质检院还专设研发机构开展科技攻关项目研究,促进自主创新和技术标准研制的紧密结合。他们曾发现某些生产商为使洗发护发类化妆品达到生发功效,可能违规添加米诺地尔,而彼时国内未有关于米诺地尔的标准检测方法,他们于是立即行动,于2009年初研发了洗发护发类化妆品中米诺地尔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2010年7月,新加坡卫生科学局检查出某品牌产品含有米诺地尔,引起了公众的关注。由于早有检测技术和标准样品的储备,广州质检院即刻从市场抽查样品开展了检测。
多年来,广州质检院正是以一贯坚持的“以公正的原则,让社会放心;以专业的精神,让客户宽心;以科学的态度,让群众安心”的工作宗旨,为政府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高效有力的质检支持,更为百姓的消费生活提供了一道安全保障。
《消费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