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高端调味品里有多少料
2012-05-15 11:21:43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三分选料,七分调味。在调味品行业,不少品牌开始推出高端产品。虽然使用的原料与普通产品差别不大,但价格却高出了数倍。业内专家认为,一些所谓的高端产品,实际上只是一个价格策略,消费者应该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高端调味品袭来

    平时在超市只要3〜5元,就可以买到一瓶500ml的知名品牌的生抽或老抽了。但现在超市的货架上,多了一些包装精美的有机酱油、双璜酱油以及XO酱——如海天500ml特级酱油一般13元左右,珠江桥150ml有机酱油15元,而李锦记的80克XO酱则售价30多元。“对于日常使用的调味品来说,这样的价格未免有点贵。”有不少消费者表示。

    实际上,超市里有很多价格适中的产品可以选择,当中也不乏海天、李锦记等品牌。“价格相差这么多,是否便宜的会比那些贵的产品差很多呢?”有消费者表示,虽然在包装上都看不出太大的差别,但在购买时不禁感到困惑,到底是特级的好还是有机的好?高端产品究竟高在哪里?

    除了部分调味品本身品种就要比其他调味品贵以外,一些酱油、鸡精等使用的原料与其他产品无异,但价格却是同类产品的数倍。

    相比几元钱就能买到一大瓶的调味品,蚝油和XO酱价格都明显偏高。但记者发现,这两种调味品里的原料,除了瑶柱、蚝汁和干贝等少数几种海鲜外,其他原料也无外乎是些糖、盐和食品添加剂。而且,无论是蚝油还是XO酱,海鲜原料的含量都没有标注出来。一些企业表示,这是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来标的。

    记者了解到,目前的很多高端调味品,但消费者很难在包装上与普通产品进行区分辨别:

    XO酱

    ——采用数种较名贵的材料研制而成,主要包括瑶柱、虾米、金华火腿及辣椒等,味道鲜中带辣。

    目前市场上,XO酱的价格都在20元/瓶以上,且每瓶的净含量在100g以下。

    高端价格:18元〜32元/80g

    头抽酱油/有机酱油

    ——目前市场上头抽酱油和有机酱油价格最高。据介绍,在南方,正常的酱油分3次出,第一道生产出来的酱油就叫头抽,这种酱油是酱油3次出品中氨基酸态氮含量最高的,一般都可以达到0.8g/100ml以上,被称为头抽,又称特级酱油。

    而有机酱油,则是指采用有机农作物为原料酿制的酱油。

    高端价格:头抽40元/500ml,有机酱油:15.8元/300ml

    湖/海盐

    ——目前普通精盐、低钠盐和加碘盐等价格都比较便宜,一般两元以下就可买到250g或500g。而一些价格比较高的湖盐和海盐,则明确标注了原料采自哪个湖/海域。

    高端价格:精选海盐4.8元/300g 

    鸡精/鸡粉

    ——鸡精是以新鲜鸡肉、鸡骨、鸡蛋为原料制成的复合增鲜、增香的调味料。鸡精产品更加注重鲜味,所以味精含量较高;鸡粉则着重产品来自鸡肉的自然鲜香,因而鸡肉粉的使用量较高。鸡精中除含有谷氨酸钠外,更含有多种氨基酸。

    高端价格:鸡精10.5元/250g

    鸡粉18元/310g

    “高端”与“普通”差别何在

    有机酱油、海鲜酱油、浅色酱油、含铁酱油、头抽酱油、草菇老抽、黄豆老抽……在一些超市的调味品区,酱油的种类非常多,从老抽到生抽,从古方酿造到现代工艺,从有机到专用……足以让消费者挑花眼。

    除了种类繁多,酱油价格也参差不齐。记者看到,某品牌袋装380毫升的酱油,最便宜的售价是1元/袋;而瓶装900毫升的有机酱油价格为43.5元/瓶。价格相差如此悬殊,有机酱油到底贵在哪里?

    记者在有机酱油的配料表中看到,其配料为水、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食用盐。与普通酱油相比,有机酱油的配料中没有添加剂。

    其实,面对琳琅满目的产品,很多消费者都是一头雾水。消费者张女士表示,自家厨房摆放了三四种酱油,炒菜的时候放老抽,凉拌菜的时候放味极鲜,给孩子做菜时放儿童酱油,但是这些酱油究竟有什么区别,她也说不清楚。

    高端调味品真的“有料”吗?记者采访了解到,大多数消费者并不清楚这些高端调味品好在哪里,有的表示购买只因好吃,有的则表示口感与普通酱油、醋区别不大,但感觉“便宜没好货”,肯定价格高的更安全、更营养。

    李锦记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应称,李锦记所有的蚝油产品都选用鲜蚝生产,对原料从外形、色泽等方面都精挑细选,而且还会对其重金属等项目进行严格检测。最重要的是,“十磅蚝才生产出一磅蚝汁,每一滴都是真材实料。”这位负责人还称,XO酱价格之所以高过普通调味品,也是因为原料成本高,“产品里面一条条、一粒粒的瑶柱等海鲜,消费者都可以直接看到。”

    据海天味业介绍,公司生产的特级双璜酱油经过两次发酵,通过天然晒制令鲜味更足。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是衡量酱油质量最关键的指标,“根据国家标准,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含量达到0.8就可以算特级酱油,海天特级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已经达到1.2了。”

    珠江桥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有机酱油的生产是有据可依的。“有机酱油必须要有国家的认证,而且里面的材料包括黄豆、白砂糖等所有的原辅料都必须是有机材料,并且在生产环节中不能加防腐剂,不能有污染源,必须独立生产。”由于原料和生产中的高要求,有机酱油产量少而成本高,价格也因此水涨船高。

    功能调味品多是噱头

    调味品品种众多,消费者到底该如何选择?国家副食品质检中心副主任刘稼俊表示,目前很多品牌都推出了价格较高的高端产品,以酱油产品为例,其营养与风味主要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目前市场上的酱油分为四级,品质最好的是特级酱油,其次是一级、二级、三级。在添加了某些配料后,生产成本会升高,因此价格也就相对较高。但是,同级别的酱油营养成分相差并不大,很多产品强调功能的做法只是一种噱头。

    有机调味品和普通调味品的差别不是体现在口感上,而是原料和工艺。有机调味品的配料是有机原料,其种植成本相对较高,加工工艺要求也高,杜绝了人工合成物质的加入,所以价格相对较高。但价格相差数倍的两种普通产品与有机调味品,从品质和营养价值的层面来讲,并不会相差很多。

    针对调味品产品纷纷打出“功能牌”,刘稼俊认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调味品细化成为必然趋势。但一些品牌为了吸引消费者,在产品功能和概念上进行“包装”。在调味品里添加了一些所谓的“高级”材料或增鲜剂,价格便是普通调味品的几倍。他表示,市场上出现的一些高端调味品,更多的是从原料、工艺及营养上去研发生产,而这些无法简单地用国家标准中的某些数据来衡量。“只要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都能保证其品质。而一些所谓的高端产品,实际上只是一个价格策略,消费者大可不必以价论质,还是应按照自己的需求去选择。” 

《消费指南》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