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lin/文
临近端午节,粽子无一例外地成为热销产品。与往年有所不同的是,今年的粽子更加注重口味的差异化,给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除了传统红枣、豆沙粽子外,还有肉粽、叉烧粽、咸蛋粽等。一些以水果、坚果、杂粮为原料的菠萝粽、香芋粽、八宝粽、板栗粽、南瓜粽还打出了“养生牌”。
一位正在选购的消费者告诉笔者,以前觉得粽子太腻,不敢多吃,现在有了低糖的南瓜粽子,平时注重养生的自己得到了满足。
粽子不仅在超市畅销,在网络上的销售也非常火爆,只要在家中轻轻点击鼠标,就有美味的粽子送上门。“昨天刚刚在网络上买了两盒粽子,今天再去淘几盒,网上买比超市里便宜,而且品种又多。”消费者余小姐说,像五芳斋、三珍斋等品牌粽子在淘宝、拍拍网上都有网络旗舰店。
笔者看到,在五芳斋的官方商城里,真空包装的200克装绿叶鲜肉粽售价5.7元,与超市相比便宜近2元。在一些网店销售记录上,每天的销售量超过1000袋。
“端午节吃粽子,除了跟风俗有关,从养生上来说确实对人体有很大的益处。”北京协和医院营养师于康介绍,传统的粽子采用竹叶或苇叶为皮,不仅在味觉上带来清香,还能提供多酚类物质和钾元素,这些物质在蒸制时会渗入糯米内,有利于提高人体的抗热机能;而糯米本身又是药食同源的食材,性温,有暖脾胃作用。随着天气日益炎热,肠胃功能逐渐下降,食用糯米恰好可以改善这一问题。此外,糯米中添加小枣、花生、莲子、山药等配料,也有一定的补益作用;添加红豆、绿豆、豆沙等配料,还能清热解毒,并增加蛋白质含量;肉粽、蛋粽,则可以提高蛋白质和脂肪,以及增加人体内的铁含量。
虽然好吃又养生,但也要遵循科学健康的食用方法。于康表示,粽子大都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物质,一些肉粽中含有较多的的脂肪、盐,例如一个普通的咸肉粽子,含米量约一至一碗半的饭,热量约为400〜500卡路里。因此——
食用粽子要适量,女性一天最好不要超过3个,男性最好不要超过5个。由于粽子不易消化,老年人、儿童、胃肠道功能不好的人不适合多吃。即便是脾胃功能健强者,也应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最好选择小个粽子,尤其是含有粗粮的粽子。此外,由于粽子属于主食,食用粽子就要减少其他主食的摄入量,避免能量过剩,引起肥胖问题。
“很多人习惯把粽子当早餐来吃,这是不可取的。”早晨是人体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一旦进食过多,会刺激胃酸分泌,出现泛酸、烧心、恶心等不适症状。
当然,晚上睡觉前也尽量不要吃粽子,否则会导致胃胀。如果一定要吃,最好在食用后做一些散步、慢跑等运动,这样便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
“粽子最好在两餐之间吃,如果做不到,中午吃为宜。粽子最好热吃,凉食易伤胃。”于康提醒,在吃粽子时最好搭配一些蔬菜、水果,这样可增加纤维素的摄入,因为纤维素本身就是一种消化酶,可促进消化,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需要注意的是,从超市中买回的冷冻粽子,应煮透了再吃。在冰箱中冷藏保存的粽子,食用时需要重新蒸煮,或用微波炉化冻。存放时和其他肉类等生食品分开放,避免交叉污染。
如何选购粽子
1.要选购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粽子,最好挑选新鲜的产品。
2.如果购买真空包装的粽子,要查看是否有漏气或鼓气现象,如果有漏气或涨袋现象则不能购买。
3.观察粽子形态应粽角端正,扎线松紧适当,无明显露角,粽体无外露。剥去粽叶,粽体具有应有的色泽,外观有光泽,无杂质,无夹生,不得有霉变、生虫和其他外来污染物。
4.购买后注意按照标签所示保存方式保存、按照标签所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食用时若感到口味不正,不要食用,粽子应具有粽叶、糯米及其他谷类食物应有的香味,不得有酸败、发霉、发馊等异味。
小方法变换口味
粽子不能放置太长时间,否则就会变粘发酸,即便是放在冰箱里冷藏或冷冻,时间久了味道也会变差。如何处理家里的剩余粽子?只需一些小方法,给粽子变变身,就能达到调换口味的效果——
用甜粽煮粥
1.将粽子弄成小块,和剩米饭一起,放入煮粥的锅中,加上5倍清水,水开后关小火慢煮;
2.百合掰成小片用清水冲洗干净,15分钟后,和红豆沙馅儿一同放入煮粥的锅中,用勺子搅拌均匀,10分钟后关火,几分钟就可以食用了。
用甜粽做点心
1.将粽子切成小块儿,然后加上花生碎、南瓜籽和白糖,充分混合在一起,直至把米团揉得有弹性为止;
2.像做丸子那样弄成一个个小圆球,小点心就做好了。
用肉粽或咸味粽做米糕:
1. 把粽子切成小块;
2.不粘锅锅里放一点食用油,油热之后放入粽子切片,两面煎制到金黄色,即可食用。
“返青粽”的鉴别
选购粽子要注意“返青粽叶”。购买粽子时不要贪图颜色鲜绿好看,用传统风干粽叶包制的粽子虽然颜色陈旧暗淡,但更加自然、安全。
1.看外观 “返青粽叶”色泽青绿,看上去很漂亮,而正常粽叶在制作过程中经过高温蒸煮,颜色会发暗发黄。
2.闻味道 “返青粽叶”包的粽子煮后粽香味不浓,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3.看煮粽子的水 “返青粽叶”煮后水变绿,正常粽叶煮后水呈现淡黄色。
Tips
哪些人不宜吃粽子
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心脏负担,因而不宜食用。
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由此产生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
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容易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消费指南》2012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