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读懂奶粉罐的外在信息
2012-06-18 14:52:06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本刊记者 王海琳/文

    不知你关注过奶粉罐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没有。“原装进口”与“进口奶源”有什么区别?“金装奶粉”就是最好的吗?“特别添加”特别在哪?对于这些奶粉罐的外在信息,你都读懂了吗?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乳品行业和婴幼儿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发展潜力最大的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都极尽所能宣传自己的产品,即使是一个小小的奶粉袋、奶粉盒、奶粉罐都已成为展现产品特色的舞台。面对信息繁多的奶粉包装,很多消费者了解起来需要费些周折。

    前不久,搜狐网的一项网上调查显示,家长为宝宝挑选奶粉的根据主要有两种,一是自己研究选择,二是朋友介绍。而在被调查者中,有74.27%的人表示会仔细阅读奶粉罐的信息,还有25.73%的人表示不会仔细阅读。记者在采访几家母婴专卖店时发现,消费者没有仔细阅读奶粉罐上的信息主要是因为看不懂,还有的消费者表示看过之后更添疑惑。

    例如在产地上,有的是“原装进口”,有的是“全进口奶源”。营养成分除了平常熟知的“钙、锌、乳清蛋白等”,还有一些所谓特别添加的“肌醇”、“牛磺酸”等。而在名称上更是五花八门,一个品牌的奶粉下面有多种子品牌,很多奶粉冠以“金装”二字后价格也提高了不少。

    那么,这些奶粉包装上的信息背后,到底都有哪些“奥妙”?

      疑惑一:

    多种“进口”有何不同?

    不少消费者在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时,看到标签上有“进口”二字,就认为一定是在国外生产的奶粉,甚至会误以为原装进口=进口奶源。其实,它们是大不相同的。

    原装进口:奶源在国外,研发、生产、包装等奶粉生产全过程也都在国外完成,然后才进口到国内的奶粉。

    原产进口:奶源是国外的,在国外生产完成后,进口到国内进行最后的分装环节。

    进口奶源:原料粉是从国外进口,到中国后再进行加工生产和包装。

    100%进口原料:原料全部是从国外进口,没有在国内进行采购,进口到中国后再进行生产加工包装。

    全进口奶源:与100%进口原料相同。

     疑惑二:

    金装奶粉档次最高?

    对于“金装”其实并没有行业的硬性规定。一般是各企业用以区分产品种类而命名的。也许因为“金”代表着高贵和价值,所以一般用金装来表示此品种是该公司品牌旗下的高档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市场上有很多带有“金装”字样的产品,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带有“金装”二字的产品,就是市场上档次最高的产品。

     疑惑三:

    原装进口没有“QS”标识也销售?

    虽然我国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已有很长时间,但仍有很多人对“QS”标识不了解。在母婴专卖店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专柜,当记者向一些消费者询问是否了解“QS”标识时,大多数人表示经常见但不了解,也有细心的消费者询问为什么原装进口的奶粉标签上没有“QS”标识。

    “QS”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的拼音“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缩写,并标注“生产许可”中文字样,这就是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获得食品生产许可的企业应使用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标志,并在其产品包装或标识上加印(贴)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为什么原装进口的奶粉标签上没有“QS”标识,这是因为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制度的实施对象是在中国境内的食品生产企业。

       疑惑四:

    “特别添加”特别在哪?

    在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外包装上,大多都用明显字体突出显示“胆碱”、“牛磺酸”、“左旋肉碱”等营养元素,而销售人员在介绍时也会强调这些营养元素是“特别添加”的。这个“特别”是什么意思呢?是这种营养元素特别还是添加过程特别?其实,这只是商家为了宣传产品特点采用的一种手段。在国家标准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必需成分进行了规定,这些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之所以称为必需成分,是因为这些是婴幼儿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同时,也规定了一些是可选择性成分,其中就有“胆碱”、“牛磺酸”、“左旋肉碱”等。标准中同时规定,产品中添加的成分没有在标准中“必需成分”和“可选择性成分”之列的,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而这些可选择性成分的添加就被商家冠以了“特别”二字,一是提升产品的特点,二是可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所以,在选择婴幼儿配方奶粉时,不必为了“特别”而选择,要充分了解这些营养元素的作用,看看能否对宝宝的生长和发育起到作用,能否适合宝宝的体质后再购买。

    疑惑五:

    营养素含量越多越好?

    很多家长普遍认为营养摄入越多越好,以DHA为例,它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维持的一种主要元素,有助婴儿智力和视力发育。在不少奶粉广告中,DHA被称为“脑黄金”,奶粉的外包装上一般也会以明显字体加以强调。许多父母也将奶粉中DHA的含量作为选购奶粉的一个重要标准。其实,DHA并非越多越好,过量食用也会产生副作用,导致免疫力低下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月龄和年龄的孩子需要的DHA量也不同。GB 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添加了营养强化剂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应标示所强化营养素的含量。在前不久公布的新修订的GB 14880-2012《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中,还列出了允许强化的食品类别和使用量,以及允许用于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营养强化剂及化合物来源。因此,在婴幼儿奶粉中添加DHA等营养元素有非常严格的限制,消费者在购买时最好能区别清楚,不要盲目购买。 

    除了以上的疑惑外,有的消费者对标签的警示信息也不够重视。例如,很多产品都会有“开罐后要在一个月或几周内食用完毕,勿放冰箱”、“冲调后要放入冰箱冷藏,并于24小时内用完”、“冲调后超2小时需丢弃”这样的提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提示呢?GB 13432-2004《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如果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保质期或保存期与贮藏条件有关,应标示特定贮藏条件;如果开封后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宜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向消费者提示。而婴幼儿配方奶粉包装打开后,奶粉中的蛋白质、乳糖等营养物质的稳定性要比其干粉状态时低,接触空气后很容易发生氧化反应而变质、变味,如果受潮结块就不宜再给孩子吃。所以,这些重要的提示信息应该引起消费者足够的重视,在给孩子食用配方奶粉时也最好按照提示信息操作。

     Tips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签应包括哪些内容  

    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签必须标注食品名称、配料表、能量、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净含量、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食用方法、贮藏方法、适宜人群等内容。

    GB 10765-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婴儿配方奶粉的标签上还应标明“对于0〜6月的婴儿最理想的食品是母乳。在母乳不足或无母乳时可食用本产品”。可供6个月龄以上婴儿食用的婴儿配方奶粉,应标明“6个月龄以上婴儿食用本产品时,应配合添加辅助食品”。并且标签上不能有婴儿和妇女的形象,不能使用“人乳化”、“母乳化”或近似术语表述。

    GB 10767-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中规定,较大婴儿配方奶粉则须标明“须配合添加辅助食品”。

    对于进口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标签,虽然可以不标注“制造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但应标注“原产国或地区”、“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等内容。

《消费指南》2012年6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