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向龙/文
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说:“我认为曲折蜷缩卧在床上是人生最大乐事之一。在这姿势下,任何诗人都能写出不朽的佳作,任何哲学家都能使人信服,任何科学家都会有划时代的新发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在床上的生活已经不限于睡眠的8小时,那些满足睡眠、娱乐甚至工作等功能的复合性床具增加了我们对卧室的依恋。而且正是因为这种变化,床的意义已经升华为生活的平台,一张床可以凝聚生活的重心。
诠释写意生活
在个性与私密之间,卧室风情打破时间隧道,穿梭于现代都市。卧室带给主人的不再仅仅是舒适,更体现主人的品位与魅力。对家来说,卧室是家真正意义的体现,而在卧室之中,真正的主角就是风格各异、韵味十足的床。床的选择也就成为主人反映品味、衬托风格、追求释放的最好平台。
在床上除了睡眠,最让人留恋的还是看电视,一有球赛或电影,最享受的莫过于躺在床上,让身体全面放松,仿佛只有眼睛还在工作。更有甚者,情愿把电视做到天花板的结构里,连挺着脖子的力气都省了。
我们总是喜欢半倚半靠,当用头靠在床头板上支撑起半个身体时,是软、是硬、是直、是斜,床头的设计决定了背颈的舒适。靠在床上的时候,我们有时会用一堆软垫子来找舒服。还有省事的办法——选择一个床头可以活动的床,那么一个舒适的角度就可以任你调节。
带轮的床头柜当然是一个好选择,方便而且可以储纳,一些不愿意离身太远的细小物件可以守在身边。但一个必要的前提是床头柜的收纳柜一定要装备良好的五金件,推拉时才会顺利流畅。
或者是床头柜与床背板做成一体,只保留其柜面的功能,但却可以随意调节,灵活即在于此。
最佳的早餐桌
原本床和早餐是两个独立的互不相干的个体,而今天的浪漫男女将这两个独立的个体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爱调味得越来越浓烈。
传统的习惯是起床洗漱完毕后到餐厅吃早餐,可是有些恋床的人愿意用吃早餐来提神,仿佛吃完东西就有了起床的动力。于是有些床附加了早餐台的功能组件,防滑的台面,边缘的护栏,都提供了周到的硬件条件,甚至还有一些特别的“安全餐具”更利于餐具的放稳,于是一些便利的早餐便登上了床空间,成为床文化的一部分。
合理收纳的利器
卧室是淋漓尽致展现浪漫舒适的空间,完全私人化的领地,需要最贴心的收纳方法,在打理出整洁环境的同时,营造亲切的入睡氛围和浪漫情调。因此,要求床不仅是休息的地方,还要有收纳功能,才能做到两全其美,合理利用有效的空间,为家营造整洁的环境。
床是一个讲求舒适的地方,身边物品取用的方便则是这种舒服的一部分。我们经常会把一些小物件留在身边,即使身处床榻之上也是如此。此外,还有临睡前的小说、遥控器,以及清晨时的闹钟和音乐,因此床一定要有储纳的功能。
自带收纳柜的床储藏东西可能不会特别灵活自如,但是省去了购买和排列整理收纳箱的麻烦。想做到收纳有道,整理之前就必须想清楚,要将需要收纳的杂物分好类,然后再从中分出整理的顺序,将平时必要的东西放在随手可取之处。这种收纳模式能够使储藏的东西一目了然,找东西时也不会很费劲,而且不影响整体布置,是个隐藏的收纳好帮手。
阅读的又一空间
在床上阅读也是一大乐事,人们之所以普遍喜欢在床上阅读,主要是这样的读书不仅充满了自由与轻松,而且还可以做到随心与随意。于是床所能提供的阅读环境,就成了值得研究的一部分,有的床把床头直接做成了书架或藏书的空间,还配有可调式的阅读灯;还有的床附加升降系统,通过调节床体的角度来调节阅读的姿势。
于是一杯茶、几本书可以把我们“拴”在床上,仿佛床变成了我们的第二书房。午后小憩,坐在床上懒散地泡一泡,或是躺在S型的贵妃椅上,看上一本《飘》或《红与黑》,时间在这一刻都不得不停下来。随意翻翻平日束之高阁的书刊画册,一身轻松,飘然快乐。
床头是应该随时能够提供照明的,不仅是像阅读这样功能性的作用,还包括卧室氛围的营造,床头的一点点局部光才会达到温馨的效果。
放置台灯是最常见的方法,有的床头将床头灯做成了一体,设计者充分体会了夜读者的心情。
照明的控制应该伸手可及,而且还应该能够随意调节,根据眼睛的需要或身体倚靠的角度来调整光源的明亮以及灯光的角度。
Tips
给自己一张舒适的床
床架 床的长度、宽度要足够,床体要平整,良好的支撑性和舒适性也很关键。高低以略高于膝盖为宜,太高上下吃力;太低弯腰不便。床不可贴地,床底宜空置通风,堆放杂物易藏湿气。
床垫 一张床躺上去是否舒适,要看平躺时床垫与腰部的贴合度如何。平躺时以手伸入腰部,空隙小表示床垫过软,空隙很大则是床垫过硬。
被枕 被子应选择轻薄环保材质,不给身体制造负重感。枕芯填充物以棉、鸭毛或荞麦皮较为理想,枕芯不能太高,平卧时一拳高,侧卧时一拳半为宜。枕套应选择紧密的织物,以避免填充物细屑钻出,质地应选用吸湿性好的纯棉制品。
《消费指南》2012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