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口腔清洁能一“漱”了之吗
2012-08-29 11:13:10 中国质量新闻网

    □ 本刊记者 王海琳/文

    近几年,漱口水开始在国内流行起来,使用漱口水甚至被看作是一种时尚。有些人还用漱口水来代替牙刷、牙膏、牙线等口腔清洁用品。那么,漱口水中都含有什么、真的可以替代刷牙来长期清洁口腔吗?

    漱口水作为一种口腔清洁剂,在欧美已有很长的使用历史,而在我国流行起来的时间并不长。

    从作用上来说,漱口水可以分为保健性和治疗性两类。在超市中常见的漱口水多属于保健性产品,用于去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并能暂时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去除口腔异味。而治疗性漱口水是由专业医生针对患者不同需求专门调配而成的。

    据了解,市面上的漱口水主要由香精、表面活性剂、氟化物、氯化锶、酒精和水等组成,一般具有清洁牙齿、净化口气、除去食物残渣/菌膜/牙垢等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齿、牙周炎,并减轻口臭。

    但有口腔专家指出,口腔清洁不能完全依靠漱口水。

    有杀菌作用但不能替代刷牙

    与传统的牙膏、牙刷相比,漱口水这类口腔清洁产品有使用方便、节省时间的特点,推崇使用漱口水来清洁口腔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

    在漱口水专柜前,记者碰到正在选购的钱先生,他说自己经常出差,漱口水使用起来很方便。说到使用的感受,他说,刚开始使用时,口腔内会有一阵强灼烧感,经常忍不住要稀释或者缩短含漱时间,口腔内也会刺激到“失去味觉”。但他认为这样才达到了有效清洁口腔的目的,并且现在也习惯了,连刷牙的功夫都省了。钱先生不但自己使用,还推荐给了许多同事。

    据了解,漱口水中一般含有低效杀菌剂,在一定程度上能除去口腔内食物残渣和部分软垢,并能暂时减少口腔内细菌的数量。但一些漱口水含中药成分,部分人使用药物性漱口水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与传统的刷牙相比,漱口水无法彻底清除牙齿上的菌斑及一些细小缝隙中残留的食物,不能完全发挥治疗牙周病和预防龋齿的功效。而且,刷牙的一个主要目的是除去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牙刷的物理摩擦,而漱口水无法进行这种摩擦,因此去除牙菌斑的效果有限。所以,预防牙周病、保持口气清新,最好的方法就是早晚刷牙。

    使用不当不利于口腔健康 

    漱口水的主要成分是口腔清新剂,可减少口腔异味的发生。还有些漱口水中含有消炎成分,能抑制某类口腔菌群的发展。然而,健康人的口腔里也存在一些正常菌群,如果盲目使用含消炎成分的漱口水,会导致人体口腔菌群比例失调或产生抗药性,不利于口腔健康。因此,如果不是以治疗为目的,一般人漱口可采用清水或淡盐水。

    另外一个方面就是使用频率的问题,因为不同的漱口水浓度、成分均不同,所以使用频率也不一样,有的一周一次即可,有的一天一次。还有的为了达到治疗目的,则要坚持每天两三次,每次要达到一定剂量。因此,使用频率要看其产品说明指导或听从医生的建议。

    还有一些人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时,可能会感到口部、嘴唇干燥不适,甚至暂时失去味觉。口腔专家提醒,使用漱口水应适可而止,如果发现有口干、灼痛或麻木感,应立即停用。一般人不需要常用漱口水,口腔清洁只要早晚刷牙以及使用牙线清洁就足够了。

    选购时注意成分

    市场上的很多漱口水中都含有酒精成分,有些含量高达25%。这主要是为了让漱口水中的薄荷醇、桉油精等成分发挥作用,并渗透和分解部分牙菌斑。

    关于漱口水中的酒精成分一直也是争议不断,澳大利亚牙科杂志2009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漱口水中的酒精会使尼古丁等致癌物更容易渗透口腔的保护层,使癌症风险升高。前不久的英国《每日邮报》也报道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牙科教授西摩表示,漱口水中的酒精还会导致口腔干燥,破坏保持口腔湿润的黏液保护层,导致口气不佳,并引发刺痛感。一些漱口水还会导致牙齿变黄。

    除了酒精,还有一个要了解的漱口水成分是“葡萄糖酸氯己定”。市面上出售的漱口水有多种配方,如百里酚、三氯生、葡萄糖酸氯己定等,其中葡萄糖酸氯己定被证实能有效抑制牙菌膜滋长,防止牙周病。但同时也发现,若长期使用会令牙渍沉积于牙齿表面,以及影响味觉。一般含有葡萄糖酸氯己定配方的漱口水,是配给牙周病患者、口腔溃疡或做完口腔手术人的,但也不应长期使用,避免令牙渍沉积。

    专家建议,使用何种漱口水都要听取医生的建议,例如医生可能会建议齿龈炎患者使用高氟漱口水;如果没有任何口腔疾病,可以使用不含酒精的漱口水。另外要注意的是,漱口水中含有的去除牙菌斑成分,在10天内就可以发挥作用,不推荐长期使用。 

    不过,在选购的时候也不必过分担心,目前漱口水已按照化妆品的要求进行全成分标识,消费者在挑选漱口水时可以认真查看其成分,了解具体功效,挑选适合自己的产品。 

    正确的漱口方法

    通常为饭后漱口,刷牙后或需要口气清新时均可使用漱口水。

    漱口时,将适量漱口水含入口中,紧闭嘴唇,上下牙稍微张开,使得漱口水通过牙间隙轻轻加压,然后鼓动两颊,使得漱口水能在口腔内充分的接触牙齿表面、牙齿间隙、牙龈等。反复漱口几次后,可以将漱口水吐出。

    此外,若带有活动假牙,漱口之前应先将假牙取下。

     6岁以下儿童慎用含氟漱口水

    由于大部分漱口水有防龋的作用,这种漱口水含有氟化物。而6岁以下儿童牙齿还在发育期间,氟会损害牙齿表面釉质,造成釉质矿化不全,容易导致氟斑牙,使整个牙齿发黄。此外,6岁以下儿童吞咽功能不健全,有可能出现咽下较多含氟漱口水的情况,有导致急性中毒的危险。因此,建议家长尽量不要给6岁以下的孩子使用含氟漱口水。

《消费指南》2012年8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