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11款蓝牙耳机测评结果
2012-09-29 13:22:54 中国质量新闻网

“无线”的自由

——11款蓝牙耳机测评结果

□ 宋琦/译

    现在不少年轻人都是“耳机控”,当接打电话和听音乐时,能带来“无线”自由的蓝牙耳机逐步成为了耳机产品中的佼佼者。

    近期德国《test》杂志公布了11款蓝牙耳机的测评结果,本次测试的冠军产品是飞利浦的一款头戴耳机。而入耳式耳机中,索爱的产品则名列前茅。

    煲几个小时的电话粥,胳膊却不会酸疼;边做家务边听音乐,却不用为缠绕在身边的各种线缆烦心……通过无线电波来操作的蓝牙耳机使这一切变为可能。

    有些蓝牙耳机还集合了耳机和麦克风,这些产品都应用了蓝牙技术,能够实现近距离范围内的无线数据传输,例如手机、MP3、平板电脑或者台式机。

    蓝牙耳机的音色和佩戴舒适度如何?操作是否便捷?电池能够使用多久?此次德国《test》杂志对11款产品进行了测试,包括6款小型轻便的入耳式耳机、5款大型套耳式耳机。

    入耳式耳机能够塞入耳道并充满耳道,很多人都已习惯佩戴。但也有不少人喜欢佩戴大型的头戴式耳机,虽然它太过显眼,而且比入耳式耳机重很多。消费者最终选择哪一种形式的耳机,这都是由个人喜好来决定的。而此次《test》在测试过程中也将这两种类型的产品进行了分组。

    并不总是没有线缆

    首先引起《test》注意的是,有4款入耳式耳机并不是完全没有线缆的,这些耳机都有一个操控柄,通过线缆与入耳式耳机连接。只有Creative和Plantronics的两款耳机没有线缆。

    大型的头戴式耳机都有一个颈圈,在测试的5款头戴式耳机中,操控按钮都被设计在了一个耳机听筒上,这样就省去了线缆。麦克风要么位于操控部分,要么直接位于耳朵上方。只有Logitech的耳机因其可折叠的麦克风而看上去像一个“真正的”耳机。

    本次所有测试产品都能够接听或者挂掉电话,通过内置麦克风进行通话、调节音量大小,并且能够以高保真音效重放音频。

    飞利浦音色最佳

    捷克作曲家安东·德沃夏克的交响曲《自新世界》因其极富动感的旋律而被公认为测试耳机的最佳音乐。此次测试中也使用这首曲子来做音色质量方面的评估。

    除此之外,5名测试专家还用合唱音乐、室内乐、流行音乐以及通话录音来对产品进行全方位的评估。有4款产品在音色测试中表现出色,飞利浦SHB9100(编辑注:国内有售,市场参考价750元)比其他产品略胜一筹。评审团认为它的音色非常“舒服”和“均衡”。然而这款产品在音色这一个测试项目上的得分只达到“中”的级别。这是由于麦克风是内置在耳机中的,在通话过程中表现欠佳。

     HAMA音色不舒服

    索爱MW600(编辑注:国内有售,市场参考价450元)的耳机音色和麦克风音质都非常不错。罗技和森海塞尔的套头式耳机在音色测试中同样表现出色。与此相反,HAMA的MusiCall音色令人感觉不舒服。它的输出质量过于依赖于手机或MP3蓝牙传输(Codec,编码-解码器“Coder-Decoder”的缩写)支持的是哪种压缩模式。Codec越好,音质就越好。但即使是使用非常好的音乐播放器,有些产品在蓝牙音频输出上的质量还是令人难以满意。

    在一个头部模型上,测试人员对频率范围、效果程度、固有噪音以及最大声压等级进行了测试。声音最大的是Creative,能够达到100分贝。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感受这种震撼的效果,那就得承担听力损害的风险。

    提示:如果你对音质有较高要求,那么建议最好选择带有线缆的耳机。Jabra、飞利浦和森海塞尔都有类似的产品供应。

    两款产品佩戴不舒服

    如果一款耳机夹得太紧或者由于其他原因根本无法佩戴,那么再好的音质也无济于事。测试人员发现测试中的两款带颈圈的入耳式耳机存在这个问题。尤其是Creative,几乎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角度来佩戴。Plantronics尽管提供了更多的支撑,但依然让人无法正确地佩戴。

    AKG、飞利浦和森海塞尔的套头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最佳,并且操作简单。入耳式耳机在佩戴舒适度上也有比较好的,如三星HS3000。

    “蓝牙”名称的由来

    蓝牙这个名称来自于公元10世纪的一位丹麦国王Harald Blatand, Blatand在英文里的意思,可以被解释为Bluetooth(蓝牙),因为国王喜欢吃蓝莓,牙龈每天都是蓝色,所以叫蓝牙。

    在“蓝牙”这项高新技术出现的时候,需要一个极具有表现力的名字来命名。行业组织人员在经过一夜关于欧洲历史和未来无线技术发展的讨论后,有些人认为用Blatand国王的名字命名再合适不过了。

    Blatand国王将现在的挪威、瑞典和丹麦统一起来,他口齿伶俐、善于交际,就如同这项即将面世的技术,因为此项技术将被定义为允许不同工业领域之间的协调工作,保持着各个系统领域之间的良好交流,例如计算、手机和汽车行业之间的工作。于是“蓝牙”这个名称就被确定了下来。

《消费指南》2012年9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