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质量月”活动有序开展
以“贯彻《质量发展纲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的2012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目前正在各地有序展开。
今年“质量月”活动期间,国家质检总局从深入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质量提升活动、质量整治活动、质量服务活动和群众性质量活动5个方面部署全国质检系统共开展55项重点活动。主要有:举办中国质量发展论坛和全国市(地)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开展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活动、开展“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建设活动、开展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开展推进“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创建活动、质量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和道德领域专项治理工作监督检查、重点产品质量综合整治活动、进出口商品质量整治活动、开展认证认可和特种设备安全服务基层活动、组织开展志愿者服务等。
节能产品补贴再“扩围”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决定将高效节能台式计算机、高效节能单元式空调和风机、水泵、压缩机、变压器等6类节能产品纳入财政补贴推广范围,这标志着节能产品推广再迈新步伐。
2009年起,我国启动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初期推广品种包括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高效电机、节能汽车等。今年6月1日起,又将高效节能平板电视、空调、洗衣机、电冰箱、热水器5类产品纳入推广范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于近期公告第二批推广目录,届时五大类节能家电产品型号将由第一批的1万多个增加到2万多个,同时将加大对超高能效产品激励力度,满足多元消费需求。为方便消费者,还将进一步细化政策规定,要求商家在消费者购买时即兑付补贴资金,送货时收回产品惟一编码等信息,从而简化兑付程序。
4部门共促车用汽柴油质量提升
前不久,国家质检总局、环保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共同制定了《关于促进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提升的指导意见》,重点督促企业切实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主体责任,要求车用汽柴油生产经营企业首先要落实质量安全保证的法律责任、诚信经营的社会责任、全过程质量控制的管理责任,其次要完善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制度、成品油出厂检验制度、成品油入库查验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和售后服务制度。
作为落实《指导意见》的具体举措,国家质检总局8月29日对全国开展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和风险监测工作进行了部署。这次专项抽查和风险监测将突出两个重点:一是抽查涉及安全的指标和项目,依据新修订的国家标准,增加对未洗胶质的检验;二是抽查4类企业,即高速公路主干道沿线企业、城乡接合部和城市近郊区的企业、近年来发生车用汽柴油产品质量问题的企业和近年来监督检查不合格的生产经营企业。
8种产品不再实施强制认证管理
8月13日,国家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发布联合公告,决定对8种产品不再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
这8种产品包括矿用橡套软电缆、金融及贸易结算电子设备、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设备与部件、卫星电视广播接收机、调谐器、黑白电视接收机及其他单色的电视接收机、汽车内饰件中的“座椅护面”、汽车内饰件产品中所有小于基本样品尺寸(356×100mm)的产品。
国家食品农产品检测实验室联盟成立
8月29日,国家食品农产品检测联盟成立,来自全国各地检验检疫、质量技监、农业、卫生、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领域的76家发起单位派代表参加了成立大会。
该检测联盟由中国检科院牵头发起,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旨在打破区域、部门限制,逐步推进成员间优势资源共享、人才共享、技术共享,实现共赢,达到检测结果互认,共同应对未知的食品安全风险,共同服务食品业的良性健康发展。中国检科院被选举为联盟理事长单位。
上海将立法促商品包装减量
最近召开的上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三十五次会议对《上海市商品包装物减量若干规定(草案)》进行了一审。这标志着上海将在全国率先以地方立法的方式促进商品包装减量。《草案》明确,该规定适用全市行政区域内生产及销售的所有商品,由质监系统承担全部监管责任。
据了解,《草案》对已有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标准的行业和产品做了约束性规定,明确生产者和销售者不得违反国家限制过度包装标准中的强制性规定,销售者不得销售过度包装商品,同时对生产者和销售者违反规定生产或销售过度包装商品的,规定了停止生产或销售及处相应的罚款;对于国家尚未出台限制过度包装标准的,《草案》从政府政策引导、标准规范引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等方面作出了规定。
《消费指南》201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