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烨/文
2011年12月,甘南葵花籽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这将为甘南县葵花子“嗑”出大效益提供有力的品质证明。
瓜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零食之一,大约能列入中国“国粹”食品了。广义的瓜子是一类零食的总称,而其中消费数量最大的是非瓜类的种子——葵花籽。
向日葵属于菊科向日葵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葵花,我国古籍上又叫西番莲、丈菊、迎阳花等。向日葵原产北美西南部,本是野生种,后经栽培观赏,迅速遍及世界各地,我国栽培向日葵至少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葵乡甘南美名扬
葵花籽,又名葵瓜子、朝阳花子、天葵子、望日葵子、向日葵子等。近20年来,葵花籽生产发展很快,已成为世界上仅次于大豆的重要油料。
葵花籽营养价值很高,是蛋白质、铁、叶酸、锌和膳食纤维的绝佳来源,也是维生素E的最佳天然来源。葵花籽中的抗氧化成分比蓝莓、核桃和花生还要高出几倍,因此对抗衰老、增强免疫力、降低血压和有害胆固醇都很有帮助。葵花籽除了直接食用以外,还可以作为凉菜或煎炸食品的作料,或者放入面包等其他主食中增加营养。
甘南县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黑龙江省西北部。这里年平均降水量455毫米,光照充足,土质中草甸土、黑土、黑钙土和暗棕壤占90%以上,有机质含量在2%〜8%,非常适合向日葵的生长。
甘南作为黑龙江省以及东北三省重要的食用型向日葵生产基地,全县总耕地面积近20万公顷,其中葵花年种植面积5万多公顷,已建成宝山、宏建、中兴、长山、查哈阳、兴隆等专业化向日葵生产基地,年产葵花籽1.5亿公斤。2000年,甘南县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向日葵之乡”。
甘南出产的葵花籽具有产量高、籽大、色泽鲜、口感好等优良特性。特别是由黑龙江省惟一一家县级向日葵研究所精心培育的“甘葵系列”优质品种,更是深受广大种植户的青睐。为保证产品销量,全县在主要产区建成4个大型批发市场,甘南瓜子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而且远销海外市场。
科技入味香更浓
甘南县种植葵花的历史久远。但这里曾经种植的多数是以榨油为主的“油葵”,籽粒小、产量低、收益少,农民种植热情逐年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甘南县在培育名优新品种上下起了功夫。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通过潜心研究,先后培育成功“甘葵一号”、“甘葵二号”、“甘葵三号”等甘葵系列优质品种,同时,在总结该县向日葵生产标准化栽培技术模式、适宜调整密度、播期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农民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积极推广生物防治技术,有效地推动了向日葵栽培的模式化发展,充分发挥了科技助推作用。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命名推广,甘南县出产的“音河牌”葵花籽于2002年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级绿色食品”。此后甘南县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先后落实了2600多公顷“音河牌”绿色食品向日葵、3.3万公顷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已通过国家认证。
为抓好葵花产业这一引导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甘南县形成了“科研+基地+农户+公司”的葵花产业,并且出台了《绿色食品向日葵亩产175公斤栽培技术方案》,实施了《甘葵系列食用型向日葵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项目于2007年实施,已建立项目核心区600多公顷,年均总增收150万元。
据了解,甘南县向日葵研究所最新培育的优质葵花初步定名为“甘10138”号,葵花头大的直径有30〜40厘米,经过多年培育定性已经具备了高产、抗病能力强等特点,与其他品种相比口感香脆。如果甘南县1万公顷葵花全部种植该品种,全县年可增加葵花产量2250万公斤,预计可促进农民增收1.3亿元。
地理保护富一方
标准化生产是解决农业粗放经营的根本出路。为提高向日葵种植业科技含量,甘南县积极引导农民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甘南县质量技术监督局等部门每年对绿色食品向日葵生产企业、绿色食品基地和承担项目农户进行全方位系统检查,保证了绿色食品向日葵生产得到进一步规范化。
近年来,甘南质量技监局依托当地生态环境良好、优特产品丰富的有利条件,坚持培育、宣传、保护并重,富有成效地开展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
2011年12月,甘南葵花籽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地范围为黑龙江省甘南县长山乡、宝山乡、中兴乡、兴隆乡、查哈阳乡、巨宝镇、音河镇、东阳镇、甘南镇、平阳镇10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品种选用耐寒的食用型葵花籽品种,立地条件:土壤类型为黑土、黑钙土,质地为黏壤,耕层≥20cm,有机质含量≥3.2%,土壤pH值7.0〜8.0;质量特色中的感官特色要求为籽粒为长锥型,易嗑,炒熟后口感香脆,香而不腻;理化指标为百粒重≥14.0g、皮壳率≤44.0%、粗脂肪>42.0%。要求采获时间为9月20日至10月10日,茎秆、花盘背部变黄褐色,舌状花凋萎,筒状花枯萎,籽实外壳变硬时收获,收盘后及时脱粒、晾晒,至水分≤12%。
为了促进甘南葵花籽产业的健康发展,甘南县质量技监局从2009年底开始,积极筹划创建“省级向日葵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并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经黑龙江省质量技监局批准,“黑龙江省坚果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筹建中。
2006年,安徽洽洽集团在甘南县投资建立了黑龙江洽洽食品有限公司,结束了该县葵花籽仅靠“原字号”出售的历史。2012年9月,甘南洽洽食品有限公司新厂建设项目实施,项目达产达效后,年可加工葵花籽5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目前,全国最大的葵花生产销售市场——长山批发市场在甘南也已形成规模,年葵花籽交易量达3.5亿斤,葵花籽产业成为甘南名副其实的“致富产业”。
《消费指南》2012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