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不要随意加装空调
购买汽车时如需要使用空调,最好直接购买已配置有空调的原装车辆,不要购买无空调的车辆随意加装。自行在车辆上加装空调,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
一是带来火灾隐患 加装空调需要改变汽车的电路,加重原来线路的负荷,线头连接处容易不牢固,甚至没有采取固定连接方式,接头易发热而引起火灾。山东省苍山县工商局曾受理过因擅自变更电路而引起车辆自燃的申诉,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生产厂家是免责的。因此消费者一定要提高防范意识,避免因擅自加装空调而承担无谓的风险,造成经济损失。
二是影响汽车行驶性能 汽车加装空调后一般会使散热效率慢,发动机寿命缩短,发动机大修的里程缩短,也会影响发动机的动力,在车辆提速时没有原来那么快。有些汽车注重考虑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与加速性的最佳结合,发动机功率裕量较小,这样的汽车不能加装空调,否则可能出现空调无法带动或带动吃力的现象,同时大大影响行车性能。
三是加装空调制冷效果不理想 有些汽车在设计时没有考虑加装空调配置问题,这样的汽车一般明确标识不得擅自加装空调。如果擅自加装后,空调使用中会出现不少问题,使汽车的水温高甚至达到沸腾。同样,汽车密封性不好的汽车也不宜加装空调,因为冷热空气交换频繁,会大大降低空调的效用。
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要检查空调是否是原车配置,防止经销商擅自加装空调现象。自己购买的车辆如果需要加装空调,应向专业人员详细咨询,了解自己的车辆配置是否适合加装空调,并采取妥善措施来防范风险。
购窗帘谨防低价陷阱
窗帘是家居装饰必不可少的饰品,但美丽窗帘制作的背后也常暗藏猫儿腻。
以低价布“引”客 在配件上赚钱
消费者订做窗帘往往会首先考虑布料的价格,一些窗帘店为了留住顾客,常常会降低布价,特别是当某种布料其他店里也有售的时候,销售人员会平价甚至亏本销售。而消费者在选择窗帘时,大多只会注意窗帘本身的价格以及颜色、面料等,很少留意到制作辅料。卖家则抓住消费者这一心理,先降低面料价,然后在辅料上(如加工费、挂钩、垂线、魔术贴、轨道等)上赚回来,结果消费者在辅助材料上花的钱比布料还多。
加褶皱有猫儿腻 制作时做手脚
虽然布料低价,但以要做褶皱为名,叫消费者多买布,再在布上“做手脚”,这也是一些店家常采用的低价陷阱。由于许多窗帘都是先交订金后取货,至于在加工时到底用了多少布,消费者并不清楚,也难以在成品上丈量,所以,这样的招法常常奏效。
谎称为进口产品 布料翻番售卖
在一些“高档”的布艺店,常存在这样的情形——将国产布料贴上洋标签冒充进口产品,把布价翻几番后再以所谓的成本价出售,以此蒙骗消费者。
因此提醒消费者:订做窗帘时要先问清布料与辅料的价格,货比三家后再交订金,以免掉入主料低价的陷阱;拿到成品时,不妨用尺子核对窗帘长度和宽度,看有没有“缩水”;对标称为进口的布料和辅料,可以查看商家是否有海关的进口单据以及相关的产品代理证书,如果都没有,那么假冒的可能性就很大。
《消费指南》2012年1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