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又是一年好时节白水苹果甲天下
2012-11-28 16:05:15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周达/文

    苹果,不仅是我国最主要的果品,也是世界上种植最广、产量最多的果品。据测定,每百克苹果含果糖6.5〜11.2克、葡萄糖2.5〜3.5克、蔗糖1.0〜5.2克。苹果还含有微量元素锌、钙、磷、铁、钾及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营养价值丰富。苹果也因此被称为“智慧果”、“记忆果”。

    白水苹果美誉远播

    陕西省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典型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1.4℃。该地区土层深厚,光照充足,尤其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和有机物的储存,是国内外公认的最佳苹果优产区。

    白水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成就白水苹果优良内在品质的重要要素。白水种植的苹果着色鲜艳、含糖量高、香味浓厚、品质优良。经鉴定,白水苹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糖分含量、硬度、果形指数、着色指数均优于日本红富士苹果。

    在辽阔的白水大地上,秋日登高远眺,鸟瞰绿色的茫茫原野,到处葱绿苍翠,一片果香。

    据了解,白水县从1986年实行苹果规模栽植以来,目前全县果园面积3.6万公顷,年总产量52万吨,果业总产值达到25.6亿元。所种植的苹果品种有藤木、秦阳、红盖露、密脆、弘前富士、宫崎短富、嘎啦优系、新红星、秦冠、红富士等早、中、晚熟品种。产品远销英国、丹麦、俄罗斯、马来西亚、泰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果形端正、酸甜可口、营养健康、耐储耐运的白水苹果,被盛赞为“黄土高原上的明珠”,为当地带来了巨大收获。1995年白水荣获“中国苹果之乡”的美誉;1997年使用地名注册的“白水”牌商标经国家商标局批准正式启用;1999年,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白水“红富士”被评为名牌产品;2001年,白水苹果成为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指定标志产品;2006年,白水县为2008北京奥运会选送的红星、嘎啦苹果,荣获“奥运会推荐果品”;2007年,白水牌苹果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2009年,陕西省经济发展促进会将白水苹果评为“陕西绿色产业十大重点推广品牌”……截至目前,白水苹果共获得了72个奖项。

     地理标志保驾护航

    白水苹果产业的发展,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

    1999年,唱响全国的“一卡不设、一路绿灯、一流环境、一流服务”等20个“一”的营销策略,为白水创造了宽松的营销环境。132家村级信息服务站无偿为果农发布市场供求及价格信息,科学指导果农及时作价销售。

    2002年,“大改型、强拉枝、巧施肥、无公害”四大关键技术的实施,是白水苹果技术管理上的一次飞跃和重大突破。2005年,全国首家专业苹果试验站——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水苹果试验站落户白水,为白水苹果的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校、县联合苹果产业化科技示范与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基层科技服务质量。

    本着“果品提质、果业增效、果农增收”的宗旨,倾力打造白水苹果强势品牌,从2002年开始,白水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就带领白水果农走上了一条大刀阔斧的改革路。因为大面积果园在栽植初期没有规划,导致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果实小、果品质量差,在不断的摸索之后,白水县质监局制定出了《白水苹果标准化栽植技术》,通过“脱裙枝”、“摘帽枝”、“卸膀枝”、“开窗枝”等技术进行果园改型,大大推进了白水苹果产业由传统种植向现代种植升级、由基地化向产业化升级,促进白水苹果产业逐步走向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生产的发展道路。

    2004年10月,白水苹果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范围为白水县行政区域内的所有苹果果园。立地条件为:土壤类型为嵝土、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土层厚度为80〜120米,排水良好,土壤PH值为7或8,有机质含量≥1%,土温18℃,土壤含水量75%;感官特色要求为:果实近圆形,果面光滑、有果粉、果形端正、果肉浅黄色或黄白色、细脆、致密、酸甜爽口,汁多味爽、有香气;理化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17%,总酸含量≤0.5%,单果重≥225克;每年10月上中旬,要求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5%后开始采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确定,为白水苹果产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苹果产业的健康发展,也为白水县的生态环境作出了贡献,昔日黄沙飞卷的黄土旱塬缠上了“绿腰带”,有效地遏制了水土流失。致力于建设世界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世界苹果科研示范基地、中国鲜食苹果出口基地、中国苹果深加工基地、中国优质苹果苗木繁育基地,积极打造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白水县走上了一条深具特色的经济发展之路。

    科技创新方兴未艾

    围绕实现“中国有机苹果第一县”的目标,白水县在生产环节大力推广以间伐为主的4项关键技术措施,坚持以示范园、示范村、示范区建设为突破,采取“举县齐动、五级联动、政策驱动、技术促动、示范带动、行政推动”的“六动”方略,充分发挥涉果企业、果业专业合作社和村级果业技术义务示范推广员的作用。同时,大力实施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快推进有机化进程,使白水苹果逐步迈上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产业化、国际化的发展轨道——全县实施灯板带等病虫物理防治,推广苹果枝条粉碎发酵还田技术,开展增施有机肥活动,实行果园循环生态管理,倾力打造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严把质量关,确保生产的苹果风味浓郁、健康安全。

    连续三年成功实施的“现代农业支持苹果产业发展”项目,整合农业、畜牧、农机、水利、扶贫、移民、经发、交通等涉农政策,引导企业、信贷、农民加大投入。通过项目整合,建成了收水有机苹果示范乡、尧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及东方城、田家洼、可仙、冯家塬等一批核心优质苹果示范基地,改造建设标准化示范果园21300多公顷、新建标准化矮化果园4667公顷,配套建成沼气池3700口,架设防雹网330多公顷。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基地认证20000公顷,有机食品基地认证2000公顷,世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200公顷,中国良好农业规范认证530多公顷,年均产量55万吨,配套建设新优品种苗木繁育基地80多公顷,推广“果、畜、水、草、沼”五配套循环生态果园3300多公顷,并建立了质量追索体系,确保果品质量安全。目前,白水县初步形成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逐步实现了由苹果大县向苹果强县的转变、由绿色果品向有机果品的转变、由传统果业向现代果业的转变。

    为了把白水苹果推向国际市场,白水县先后举办了5届“白水国际苹果文化节”,积极参加各类招商会、展销会和推介活动。2011年成功签约著名影视明星许晴为白水苹果形象代言人,大力宣传白水苹果品牌,使白水苹果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2012年,白水苹果走出白水,在深圳特区举行白水苹果推介会,举办“白水苹果进社区”活动,让“白水苹果,健康好味道”深入人心。

    苹果之乡的田园风光,深厚的文化内涵,使很多人为之欢欣,为之奔忙。走在初秋的白水,阵阵果香使人陶醉,满眼的绿色使人心怡,果农爽朗的笑声回荡在广阔的白水上空……

《消费指南》2012年11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