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防“有机”蜂蜜
今年7月起,不再接受蜂蜜等产品有机产品的认证申请后,蜂蜜被禁止标榜为“有机”产品。然而,目前市场上还是有不少商家在销售蜂蜜时向消费者灌输“有机”概念。
其实,在蜂蜜的有机认证取消后,中国蜂产品协会申请注册了“中国蜂产品”标志,该标志作为优质蜂产品的身份证,由中国蜂产品协会授权使用。使用该标志的蜂产品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保证产品的真实性,使用该证明商标的蜂蜜应为100%纯蜂蜜。二是保证产品的高品质,使用该商标的蜂蜜必须是未经人工浓缩的天然蜂蜜,产品质量须达到现行国家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中的优等品指标。三是保证产品的可溯源,使用该商标的蜂蜜产品须有完整的溯源记录(含采集地、采集时间、蜂农生产记录及相关供货方的交易记录等)。所以消费者在选购蜂蜜时,应仔细甄别,认准新标志。(海琳)
中国暂停进口美国Sunland公司
坚果及其含坚果成分产品
鉴于美国Sunland公司生产的坚果产品受到细菌污染,国家质检总局11月23日发布公告,暂停进口相关产品,并建议消费者不要购买和食用该公司的相关产品。
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食品安全网络通报,美国Sunland Inc.公司生产的坚果及含坚果成分的产品受到布雷得尼沙门氏菌污染,在美国已造成20个州41人患病,其中10人入院治疗。目前,该公司正在召回200多批产品,包括一些网络销售的产品。召回产品的保质期各不相同,最晚到2013年10月。召回产品的具体信息可通过以下网址http://www.fda.gov/Safety/Recalls/ucm323824.htm进行查询。
选购和佩戴仿真饰品要谨慎
佩戴铅含量超标的仿真饰品,轻则过敏造成接触性皮炎等,重则引发其他疾病。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消费者要谨慎对待。
据介绍,铅进入人体后不易代谢,会造成积累性中毒。人体的神经系统最易受铅的损害,智力、记忆、视力会因此降低。除此之外,铅超标还易诱发贫血、慢性肾病等疾病。铅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危害尤为严重,会导致多动、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若铅进入孕妇体内则会影响胎儿发育。
前不久,从法国进口的两批仿真饰品(项链)共120件被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测出铅含量严重超标。两批项链均为金属合金材质,经检测发现项链尾部重金属铅含量达55000ppm和76246ppm,分别是国家标准最高限量的55倍和76倍。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不合格货物进行了监督销毁。
据了解,仿真饰品主要由贱金属等材料所制,表面一般会用铅、镍等进行电镀,在不规范的生产工艺中,极易导致铅残留。而相当一部分仿真饰品进口贸易企业,自身无检测能力,在向检验检疫机构报检时方知晓重金属超标。
鉴于此,重庆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醒消费者,谨慎购买标识不清或来源不明的仿真饰品;身体大量出汗时尽量少佩戴仿真饰品;孕妇、哺乳期妇女、小孩、过敏体质者更不宜佩戴仿真饰品。(海琳)
网银缴费安全第一
网上银行业务的开通给消费者带来了方便,消费者不用出门就可以通过网银缴纳电话费、支付货款、汇款等业务。但是网银在创造方便的同时,也为使用者带来了一些难以避免的麻烦。因大多数人对网银缺乏必要的了解,防范风险意识相对较弱,有时会因使用和操作等原因造成资金冻结、划转差错,甚至被人盗转账户资金等问题。
为避免在使用网银中出现差错,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注意:
1.要严格保护网上银行账号及密码,不相信任何人通过电子邮件、短信、电话等方式索要银行卡号和交易密码,不相信任何用指定方式修改密码、进行身份验证的要求,以避免出现被盗现象。
2.要登录知名度高、信誉好、规范合法的网站,访问银行网站要直接在浏览器地址栏内输入网址,不要通过链接登录网上银行,以免被假网站或钓鱼网站欺骗。
3.认真阅读操作说明,避免出现因操作失误造成的账户冻结、资金划转出错等现象。
网购家电商品4注意
现在,网购家电商品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消费者收到的商品是已损坏的,其更换周期长,有的商家甚至回避更换;售后服务没有保证;一些小网站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因此,广西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在网购家电商品时注意以下几点:
对价值大的网购商品要签订购货协议。双方应当将网购商品的名称、品牌、产地、规格、型号、质量和售后服务的内容,并将交货方式、退货条件、赔付期限、双方的责任与义务表明在协议中。
开箱验货后再签回执。消费者签收前一定要先开箱查验商品是否完好无损,与自己所订购的商品是否相符,由出售方当场试用,发现问题迅速取证,及时向商家反映,为事后维权提供证据。
索取发票、产品说明书和“三包”凭证。这是维权索赔的关键。
一旦出现消费纠纷,应按属地管辖原则进行维权。向发票票据盖章单位所在地的有关部门申诉或投诉。同时,消费者还可以直接与网购商家协商解决,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做到依法维权,理性维权。
此外,建议消费者购买大件家电时,尽量到当地信誉好的大商场选购,这样质量和售后服务都有保障。
网络代购奢侈品风险大
中国奢侈品网购市场规模巨大,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到2013年有望达237.6亿元。期间,不断有消费者曝出一些奢侈品电商售卖假货问题,前不久爱马仕CEO帕特里克·托马斯在接受采访时也说:“网络代购中80%的爱马仕都是假冒产品。”
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相关人士认为,网购奢侈品一般存在商品真假难辨、无法享受正规售后服务等风险。相比一般产品,奢侈品价格更高,并且在辩证商品真假上消费者困难重重,很难取证。比如,一些商家会附带一张香港的购物发票,以此显示货物为香港销售的正品。然而,香港地区为了保护消费者隐私,拒绝通过发票来查询消费记录。因此,这张发票仅仅只是象征性的意义,并无实际的作用。同时,如果消费者想检验一个包的真假,国际大牌的流程通常为6个月,并且检验费用昂贵。
因此,消费者网购奢侈品时不要轻信过低的价格,此外在购买前尽量要求商家出具授权证明,索要相关票据并保存好,这样在出现纠纷时可以更加有效地维权。(海琳)
《消费指南》2012年12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