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山茶油:中国味的健康油品
2013-04-24 10:10:47 中国质量新闻网

    “梨花颜色梅花香,生就清容不待妆。独具英姿霜雪里,不同桃李斗春芳。”油茶树在中国已有2300多年的栽培历史,山茶油作为中国特有的油种,传承东方养生精髓,跨越上千年历史延续至今,以其独特的养生特质,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朵奇葩——

山茶油:中国味的健康油品

    山茶油,又名茶籽油、茶树油、茶油,是中国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其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西、湖南、广西等地。作为中国特有的传统的食用油,山茶油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在《山海经》中有“员木,南方油食也”的记载,“员木”即油茶树。由于山茶油保健功效明显,是历代皇家的贡品。 

    相传元末,朱元璋被追杀到建昌(今江西)的一片油茶林,正在油茶林中采摘的老农把朱元璋装扮成采摘油茶果的农夫,才幸免一劫。老农用茶油帮朱元璋涂抹伤口,几天后,伤口愈合、红肿渐消,朱元璋将油茶果称为“上天赐予的人间奇果”。朱元璋统一天下后,将江西茶油封为“御膳用油”。

    到明清时,茶油得到全面的发展,不仅在人们的日常膳食中得以应用,更在名医典籍中得以著述。在《本草纲目》中描述:“其叶类茗,又可作饮,故得茶名。又曰:山茶产南方。树生,高者丈许,枝干交加。叶颇似茶叶,而浓硬有棱,中阔头尖,面绿背淡。深冬开花,红瓣黄蕊”;清代《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茶油“味甘性凉,气腥色绿,润肠清胃,杀虫解毒”。可见,茶油对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深远影响。

    品自天成

    “秋分过后是寒露哩,前山后坳花果香;一齐采摘油茶果哩,堆满金箩筐银箩筐;唱起茶歌来就流油哩,咱们快步奔小康……”在中国南方许多地区的油茶林里,每到山茶果收获季节,都呈现出一片丰收的忙碌与幸福的场景,动听的山歌回荡在田间山谷。

    山茶树属山茶科常绿小乔木,四季常青,幼苗生长第5年才能结果,树龄可达百年以上。目前,国内栽培的油茶品种主要有:普通油茶、大果油茶、小叶珍珠籽和红花油茶等,大部分地区种植的为普通油茶。我国通过第一代、第二代两次大规模的良种选育,到目前为止,已选育出包括油茶优良农家品种、杂交组合、优良家系和无性系等油茶优良品种(系)上百个,形成了中国林科院“长林系列”、“亚林系列”,江西林科院的“赣无”系列,湖南林科院的“湘林”系列,广西林科院的“桂无系列”、“岑软系列”为主的第二代油茶良种。

    油茶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但对温度、相对湿度、年平均降雨量、日照时间要求较高。在广东河源市连平县大一品茶油种植基地,技术人员介绍,河源当地的气温、光照和降雨量非常适合油茶树的生长,这里种植油茶的地区都是海拔700 米以下山地,大部分土壤是pH值在5〜6 之间的红壤和黄壤,也最适宜油茶树的生长。此外,由于矿藏多样,土壤中蕴藏丰富的锌、铁等微量元素,丰富的矿产资源赋予了水资源和各类作物极强的生命力,也造就了油茶的绝佳品质。

    油茶果从开花、结果到成熟,历经“秋—冬—春—夏—秋”5个季节,生长期超过400天。采果时,山茶花盛开,花果并存,同株共茂,民间素有“抱子怀胎”的说法。油茶树在生长过程中,分为根系生长、新梢、花芽、开花、结果5个阶段——

    新梢:油茶有春梢、夏梢和秋梢。春梢在3月中旬开始生长,5月中旬基本结束,4月中旬至5月上旬生长最快;夏梢在5月中旬开始生长,从春梢顶部开始延伸,7〜8月中旬终止;秋梢始于9月上旬,到11月下旬终止。绝大多数花蕾在春梢上分化,春梢在新梢中占98%以上。盛果期前,春梢生长旺盛,盛果期后,春梢生长比较缓慢。

    花芽:油茶的芽依其在枝梢着生位置可分为顶芽和腋芽;依其性质则可分为叶芽和花芽。在同植株上,树冠上中部的花芽多;在一根枝条上以顶端的花芽较多;花芽分化是在春梢结束生长后开始的,因气候不同而有差异。

    开花:油茶花在10月中旬开始开花,11月为盛花期,少数延至第二年2月开放。

    结果:油茶花授粉后开始结果,12月中旬后因气温降低而停止增长,第二年3月气温回升,幼果继续生长,11月中、下旬成熟。

    根系:油茶为主根发达的深根性树种,最深可达1.55米,但细根密集在10〜35厘米的范围。一年中有两个生长高峰,2月中旬开始活动,3〜4月间新梢快速生长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一个生长高峰;9月开花之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高峰。

    油茶果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上旬,成熟果实有明显特征:茶果色泽鲜艳、发红或发黄、呈现油光,果皮茸毛脱尽,果基毛硬而粗,果壳微裂,籽壳变黑发亮,籽仁现油。适时采收是油茶品质的保证,过早采收,种子尚未成熟,水分多,含油率低,过迟则茶果开裂,茶籽散落,容易霉烂。适宜的采收期是在果实成熟期前3天开始到后7天完成。油茶所处地形不同,成熟期也不同,一般是高山先熟,低山后熟;阳坡先熟,阴坡后熟;瘦瘠土壤先熟,肥沃土壤后熟。据介绍,采收的油茶果,首先要经过堆沤让茶籽增加油分,然后经过晾晒使茶籽的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有机物质转化为油脂,当茶籽含水量在12%〜13%时才能成为山茶油的原料。

    养生臻品

    中国人食用山茶油的历史悠久,《农息居饮食谱》中记载,“茶油润燥、清热、息风和清利头目”;《随息居饮食谱》对山茶油更是赞誉有加:“茶油烹调肴馔,日用皆宜,蒸熟食之,泽发生光,诸油惟此最为轻清,故诸病不忌……”古人很早以前就把山茶油视为延年益寿和养颜美容的珍品。

    而现在,以现代工艺制取的山茶油,正渐渐成为中国健康营养膳食的新选择——山茶油的各种成分中,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高于花生油、菜籽油等草本油料,而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高达88%,是所有食用油中最高的。山茶油中含75%〜88%的油酸、3.5%〜16%的亚油酸和0.3%〜3.0%的亚麻酸,茶油中的饱和脂肪酸(10%)、单不饱脂肪酸(80%)和多不饱和脂肪酸(10%)构成比例最接近营养学家推荐的理想模式,其油脂成分的含量配比也被公认为食用油中的理想黄金比例,被誉为“东方橄榄油”。

    据了解,山茶油与橄榄油的成分极为相似,但与橄榄油相比,山茶油在很多方面都更胜一筹。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对茶油和橄榄油进行的对比研究显示:山茶油中易被人体吸收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5%〜97%,其中可调节血脂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的含量为80%以上。油酸是一种能减少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发生的重要脂肪,对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酯升高、帮助“三高”患者改善健康均有明显的功效。中国预防科学院对国内65个县市人群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体中油酸含量越高,冠心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越低,以山茶油为主要食用油的地区,极少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实际上,山茶油的营养价值在国际学术界也早已得到公认,200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就将茶油确定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美国卫生研究院NIH营养平衡委员会主席西姆普勒斯博士将茶油称为“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植物油”,他劝导人们:“你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改变,就是食用更为健康的植物油。山茶油、橄榄油将成为主要食用油,因为你必须为自己提供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

    北京营养师协会秘书长刘兰介绍,与橄榄油相比,山茶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少,易于被人体吸收消化。茶油中还含有橄榄油中所没有的生物活性物质,如山茶苷、茶多酚等。山茶皂甙能防治血管硬化所致的多种心脑血管疾病,而茶多酚具有降低胆固醇等多种作用;茶油的维生素E含量是橄榄油的数倍,同时又有抗氧化的功效。

    此外,茶油是孕妇产后最佳的补品,食用茶油不仅可提高人体酶的活性,还可提高生育酚的分泌,改善体质,增加母体免疫力机能,从而提高母乳量,把更多的营养物质及免疫物质带给婴儿。

    凭借较高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特殊的营养成分,茶油被誉为“油中珍品”。目前,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法国将茶油作为药用,而美国、日本则将茶油用在了保健食品中。国内最大的食用油品牌金龙鱼的相关负责人认为,中国的养生哲学必将引领新的健康热潮,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得金龙鱼在吸收外来健康膳食观念的同时,将中华几千年来的养生文化以现代化的科技和品牌效应结合,让拥有几千年中华文化的“茶油”走上千家万户餐桌,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食用油。

    品质至上

    据了解,目前国内年人均茶油占有量仅0.2公斤,而发达国家年人均占有橄榄油20公斤,橄榄油的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如果茶油要达到年人均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国内茶油产量年缺口达250万吨左右,未来茶油市场需求旺盛。

    近年来,随着国家高度重视油料产业的发展,茶油产业发展开始持续升温——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提出,2020年力争使我国油茶种植总规模达到467万公顷,全国茶油产量达到250万吨。同时形成相对完备的油茶产、供、销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资源相对充足、利用水平高、产出效益显著的油茶产业发展格局;而在此之前,国家相关部门也多次针对油茶产业作出规划:2007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要把油茶产业培育成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

    政策的支撑带动了山茶油产业的迅速发展,在全国14个油茶主产省(区、市)现有油茶加工企业近千家,油茶加工业已形成一定规模。而现实中,山茶油在消费者中的认知度却依然较低,尤其是北方消费者对茶油缺乏足够的认知。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茶油行业仍处于市场培育期,消费者的认知度不高,市场较小,茶油产业未来发展亟待市场培育。“茶油行业中,缺乏强势品牌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多数厂家并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茶油的市场培育上。”

    据介绍,目前国内油茶种植面积约300万公顷,茶籽年产量约100万吨,加工山茶油约27万吨,占全部食用油0.8%左右比例。业内人士认为,茶油产业面临两个问题,原油不足:全国油茶种植大多处在传统阶段,整体原油呈现供不应求状况,2008〜2011年茶油产量以7%递增,2012年产量达到20万吨,精炼茶油7万吨;产能过剩:全国现有油茶加工企业659家,油茶籽设计加工能力可达到424万吨,年可加工茶油110万吨。目前市场上大大小小的山茶油企业达到数百家,但消费者能看到的只有“金龙鱼”、“大一品”、“金浩”、“常发”、“润心”、“老知青”等品牌。

    茶油妙用

    晨饮 每天清晨口服一勺茶油,可以祛毒通便,并在胃部形成保护膜,产生饱腹感,防止因节食引起的胃部不适及病症,因上火引起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可以大大缓解相应症状。

    外用 将山茶油涂于蚊虫叮咬处,可有效缓解皮肤瘙痒症状。烧伤、烫伤后,涂于患处可以起到清凉止痛的作用,有利于防止水泡,加速伤口愈合。在美容护肤方面,有消炎、抗菌、保湿、UV保护和黑发作用。

    油茶树浑身都是“宝”

    据了解,除去制取茶油之外,油茶树可谓全身都是“宝”——

    茶粕

    榨油后的茶粕可以用来对鱼塘清塘消毒,防治鱼病。经萃取后的茶粕可以进一步地提取皂素,提取皂素后的残渣可用作饲料或肥料。

    油茶壳

    油茶壳包括油茶果壳和油茶籽壳两部分,油茶果壳也叫茶蒲。油茶果壳和油茶籽壳含有大量的木质素、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等,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可以用来制糠醛、木糖醇、活性炭等。

    油茶花

    油茶花是丰富的蜜源,其蜜、粉均是营养丰富的食品,并兼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记载:“药性味苦,性微寒,凉血止血,主治咳血、烫伤。”

    油茶叶

    油茶叶可以净化空气,并兼有药用价值。《中华本草》中记载:“味微苦,性平,收敛止血,解毒。”

    油茶根

    油茶树的根可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根皮还可以入药,主治咽喉肿痛、胃痛、牙痛、跌打伤痛,水火烫伤。

    山茶油的适用人群

    山茶油适合所有人群,喜欢清淡饮食又注重健康的消费者,如注重身材的女性、工作繁忙的职场白领、中老年及肥胖者群体,特别是亚健康、孕婴群体、“三高”和糖尿病、心血管患者。

    职场人群:茶油中所富含的茶多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在清除活性氧自由基,提高人体综合免疫力,以及防衰老、防辐射、抗突变、抗癌等方面有良好的功效。

    婴幼儿:食用可利气、通便、消火、助消化,对促进骨骼等身体发育有辅助作用;

    老年人:降低血清总胆固醇、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防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并可以明显缓解老年人的便秘问题。

    调整神经内分泌

    茶油的作用还在于它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改善毛细管的通透性和弹性,促进内分泌腺体激素分泌、缓解紧张,从而防治神经功能下降和神经衰弱等症。

    调节肠胃吸收

    普通食用油进入人体后,其未消化部分会聚集在体内转化为脂肪,导致肥胖诱发其他疾病。而山茶油具有“不聚脂”的特性,油脂中的单不饱和酸能与体内的分解醇素发生作用,被分解转换为能量,阻断脂肪在内脏及皮下生成,清除体内多余脂肪血糖。

    维护心脑血管健康

    茶油能软化血管、增强血管弹性和韧性,有效降低人体血清中的胆固醇、甘油三脂。2005年,中国预防医学会证实:茶油只清除有害的血脂(饱和脂肪酸和低密度胆固醇),而保留对人体有益血脂(高密度胆固醇)。对“三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还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

    提升免疫力

    预防病毒感染、提高人体抵抗能力也是茶油的作用之一。食用茶油可提高人体酶的活性,提高代谢率改善体质、增加人体生命机能,加强对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保持充沛精力。山茶油中还含山茶甙、山茶皂甙、茶多酚等其他食用油中没有的活性物质,其中山茶甙有强心作用,山茶皂甙可以溶血栓,茶多酚可降低胆固醇、预防肿瘤等。

    作为行业内知名的高端山茶油品牌,广东大一品从2009年建立以来,从茶树育苗、种植、采收、存储到茶油生产工艺研发、茶油产品生产、销售,形成了完整的茶油产业链,保证产品纯天然、绿色、无污染。在广东河源,大一品公司现已拥有300多公顷高产种植中心、40公顷低产改造林、13公顷育苗基地、2000公顷合作种植基地。同时,为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大一品公司在湖南、四川、江西等茶油树主产区建立了固定的原料收购和供应渠道。在生产工艺上,大一品严格执行“五步脱酸”、“十步脱臭”等30多道生产工艺,确保每一滴山茶油的精华品质;生产中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对整个生产过程包括原料的验收、山茶果的冷榨、毛油精炼、成品检验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设有专业技术人员监督。大一品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一品山茶油只选用自然环境最优异产区的油茶籽,从根本上保证产品的绿色健康;他们对每一批山茶果均进行严格检验,从原料开始进行质量把关。此外,公司对生产辅料进行严密的市场调查与分析,建立合格供应商档案,选择质量优的供应商进行采购。据了解,大一品山茶油全部选取树龄为5年以上的山茶树果实,全程采用自动化无菌和低温物理压榨技术提取茶油,全部保留了茶油原有的天然成分。

    为了保证品质,大一品在生产过程中推行“实时监控管理”,即过程检验管理——在生产的各项工艺中都专门设有质量关键控制点,实时对产品指标进行检测,一旦某一工艺环节出现问题,能立即追溯到源头,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同时对各个质量控制点及时跟踪,确保产品的上乘品质。

    北纬23度——极佳的生长环境

    大一品山茶油种植基地位于北纬23度的广东河源,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全年气候宜人、降水充沛,是油茶最适宜的生长环境。

    30道精炼工序——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

    大一品山茶油选取万绿湖畔数十年的油茶树果实,全程采用低温物理压榨技术、自动化无菌生产,严格执行30道精炼工序,生产过程中无化学浸出,确保第一道茶油的精华品质。

    1800小时——全年沐浴阳光的眷

    全年1800小时以上的阳光滋养,造就了大一品健硕、醇香、品质非凡的油茶果。

    特质红黄壤——高品质营养源头

    大一品油茶林位于港、澳惟一直饮水源地——万绿湖畔,这里被万顷国家级森林公园环绕,富含钙、锌、铁等多种矿物质的特质红黄壤为茶油果提供了充足的养分。

《消费指南》2013年4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