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盛君 本刊记者 王向龙/文
在短时间内红透市场、造就了众多“超粉”的超极本,已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心仪已久的使用体验,在华硕、联想等众多具有一流研发与制造能力的厂商倾心助力之下,超极本还将呈现哪些值得期待的惊喜呢?
即便你是一个并不太关心数码产品的消费者,也会经常不经意间在电视上看到超极本的广告;你也许并不了解超极本是一种什么样的电脑,但这并不影响超极本近年来的大红大紫。自从2011年6月开始,超极本从一个无人知晓的产品概念,迅速成为数个顶级PC厂商倾力打造的重点产品,并开始对PC市场形成新的强大冲击。
诞 生
华硕与英特尔共同孕育
英特尔是一家非常喜欢“种种子”的公司。作为一家芯片制造商,英特尔不希望自己永远只是个幕后工作人员,而是想让自己成为台前英雄,他们达成目的的方法就是不断制造概念,从而引领整个行业。MID、UMPC、NetBook……这些都是英特尔制造出来的概念,也是他们埋下过的“种子”。
英特尔一直倡导着电脑的轻薄化、小型化。UMPC和MID为当时技术所限,续航能力仅为2小时左右。另外一个致命的问题是:主要以触摸为主要输入方式的UMPC和MID配置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XP或WindowsVista,这种本来为鼠标和键盘设计的操作系统,一旦用触摸来操作会变得非常难用。
随后英特尔带来了上网本,这种小巧便携、价格便宜的电脑在2008年实现了井喷式增长,很多人会无意间就发现自己身边的朋友在使用这个产品。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发现这种产品不像自己想像的那么好用,玩不了游戏、看不了高清,甚至多开几个网页都会很卡,于是上网本市场在2009年迅速萎缩。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上网本市场衰落的经验让英特尔明白:用户需要高性能的产品。于是继Atom之后,英特尔又推出了一系列更高性能的处理器——CULV,宏碁、华硕、联想等主流电脑制造商纷纷跟进,先后推出了各自的相关产品。但配置CULV处理器的超轻薄笔记本在市场上不温不火,并没有达到英特尔的预期。
“原来用户觉得性能还是不够强。”英特尔再一次领悟了这个道理——随着英特尔第二代酷睿处理器的发布,英特尔推出了一系列低电压版本的Sandybridge架构处理器,“超极本(Ultrabook)”就是英特尔这次新种子的名字。
在2011年的Computex台北电脑展上,英特尔首次提出了“超极本(Ultrabook)”的全新概念——重量要控制在1.4Kg以内,14英寸(1英寸=2.54厘米)超极本厚度要小于18毫米,具备5小时长效续航和快速响应小于7秒。另外,超极本的核心特点就是配备了英特尔第二代酷睿低电压处理器。
“在2011年的CES展上,我们已经感受到未来笔记本电脑需要创新。当初英特尔还没有提出超极本的概念,我们跟英特尔高层谈到这个产品,同时强烈地建议,希望英特尔投入更多的资源。经过那次会议之后,英特尔高层也认同华硕的观点,在2011年6月的台北电脑展上提出了‘超极本’这个概念。可以说‘超极本’这个想法是华硕跟英特尔共同酝酿出来的,因为华硕是最早想到这个概念、也是全球第一家生产出超极本的厂商。”华硕电脑全球副总裁许先越透露。
据介绍,超极本是针对当时产业状况提出的一个新的解决方案,由华硕和英特尔一起合作酝酿出来的Ultrabook包含两个元素——“Ultra mobility”和“Ultra responsivity”,即使用者的体验,也是传统笔记本比较欠缺的内容。英特尔在Ultrabook的规范上确定了一些标准,包括轻薄机身、超长待机、主流效能、快速启动。相比于笔记本电脑来说,超极本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了形态、应用上。在超极本刚刚问世时,只有少数几家厂商率先发布了超极本,而这些超极本都采用了英特尔低电压处理器、核芯显卡的配置,那时的超极本是完全按照英特尔的构想所制造的产品。
2011年10月,华硕在北京发布旗下首支超极本TM——ZENBOOKTM UX系列,在2012年又分别发布了ZENBOOKTM Prime系列和华硕TAICHI等超极本产品。从超极本ASUS ZENBOOK UX21正式亮相的第一天起,笔记本消费市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超极本带给消费者的不仅是一种概念,更是一种应用的改变。超极本的极强性能、极度纤薄、极其快捷、极长续航、极炫视觉等特点在产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即使在超极本概念提出两年后的今天,ASUS ZENBOOK UX21仍然堪称行业中的经典之作。
当 下
业界精英们竞合推动
英特尔发布首款超极本至今的两年光景里,业界普遍看好超极本的前景。CBSi(中国)高级副总裁刘小东认为,超极本是PC界的一大机遇,他坚信超极本将会走向成功:对于电脑厂商来说,超极本概念也跟更多的机遇画上了等号。数码产品格局中多了一个全新的产品类,必然带动销量的增长从而拉动整个产业的提升。
作为超极本的先驱者,英特尔坚信超极本将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成长的机会。英特尔(中国)市场部总监张怡璠表示,当PC厂商的整个路线图跟超极本的路线图愿景一致时,会在市场上走得越来越快,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如今,越来越多的PC厂商正在加入超极本研发制造大家庭,用各自的雄厚实力向消费者提供着超极本这种全新移动PC带来的极致体验。除了先期发布超极本的华硕、宏碁、东芝、联想以及惠普外,三星、戴尔等品牌也随后纷纷推出超极本产品。而经过时间洗礼,目前的超极本市场已经迎来了2.0时代——各大厂商已经改变了研发超极本的整体思路,在延续了产品轻薄、长续航、快速启动唤醒特点的同时,已经将创新作为了超极本制造的主旋律。而随着Windows 8的发布,超极本在形态和使用体验上也越来越多样化,如华硕双屏超极本TAICHI、联想翻转屏幕超极本Yoga、双轨滑动设计的东芝U920t、“滑盖式”设计的Sony Duo 11……
超极本带给用户的并非只是一个产品、一个概念,而是一种超乎想像的极致使用体验。如果说第一代超极本在物理上的轻薄、性能上的极速响应带给消费者的是酣畅淋漓的使用体验,那么,第二代超极本搭载的Windows 8,带来的则是超乎想像的全新操作方式及使用体验。
在谈到超极本的现状时,华硕表示,超极本拥有了很多传统的笔记本不具备的优势,而华硕希望能够引领这样的趋势,参与整个产业,并且努力去推动超极本的发展,推动产业向着轻薄易用方向发展,占领变革的制高点。
一个绝佳的产品,少不了被模仿、被山寨的可能性。在这一点上,华硕始终保持乐观。“在业界做一个领导厂商,被模仿的事情肯定是有的,我们不会由此放慢脚步,最佳的方式是不断创新理念,不断的生产出更多更新的产品。”
英国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预计,2016年西欧和北美将成为最大的超极本市场,销量约9000万台,全球出货量约1.78亿台,而超极本的销量将在2014年猛增。
当然,超极本也面临一些挑战。“很显而易见的就是消费者的教育阶段。毕竟,超极本不是笔记本,是一个全新的分类,仅仅让消费者获得这个信息就需要一个长期的普及、教育过程。”在许多行业内人士看来,目前超极本还没有完全脱离笔记本的形态,但仍然做了很多优化,在向轻薄转换过程中,必然出现了很多低质量的产品。为此,包括英特尔也在制定很多的标准,包括:超极本是什么样的,超极本和笔记本的区别等。在业内人士一致看来,超极本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替代现在的笔记本,尽管这个过程是非常曲折的。
人们对于超极本的追求是轻薄、超长待机、实时在线,现在只是超极本发展之路的开始。未来将会把超极本作为长远的规划来做,随着超极本概念的普及,其市场表现会更好。联想方面表示,过去消费者更多地去关注产品价格,而随着超极本的推出,将会更多地去思考自己真正需要什么产品,将更加专注于产品的使用体验。超极本对于传统笔记本的完全替代,并不取决于一个厂家,而取决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超极本要拥有比手机和平板电脑更强的运算性能,同时要拥有更好的散热能力,在不断提升使用体验的同时,让性能、功能不会有所缺失。
2012年11月,英特尔曝光了第三代超极本设计标准,标准中包括超薄、超低耗电、触控、变形等多个特性。目前,该标准已经逐步应用于华硕等各大PC厂商的新产品中。
事实上,在第三代超极本标准披露之前,华硕就已经推出了一系列超极本新品,包括TAICHI、VivoBook等多个系列,囊括了多种概念性功能——
华硕旗下首款超极本TM ——ZENBOOKTM UX系列,凭借大道至简的智慧,将极致的纤薄优雅演绎到极致。11.6英寸的ASUS ZENBOOKTM UX21和13.3英寸的ASUS ZENBOOKTM UX31承载了华硕在轻薄领域多年的创新工艺设计及技术研发成果,不但突破性地运用CNC数控技术及全手工打磨工艺,更率先实现真正的2秒随开即用、2周超长待机的强悍性能。
全球首款Windows 8双屏超极本——华硕TAICHI(太极),将笔记本电脑与平板电脑完美融合,采用双IPS 178度广视角FullHD全高清显示屏,A面屏幕支持10指触控,全面支持Windows 8手势,并配备双高清摄像头的奢华组合;独创的屏幕共享桌面应用程序,支持4种模式的双屏切换应用,允许共享多媒体文件到外部显示屏,并可同步控制这些内容的显示。
2012年10月推出的触控屏超极本ASUS VivoBook系列通过背装式无缝分岛键盘、超大面积智能手势触控板、多指触控屏幕的全方位触控解决方案,引领用户轻松玩转ASUS VivoBook 触控新体验。华硕独家SuperBatt电池电源管理解决方案,为该系列机型带来长达普通笔记本电池3倍的使用寿命,在充电速度上更可提升15%,真正做到千次充放。
市调机构GFK公布的2012年11月全球触控笔记本市场报告显示,华硕以35%的全球市场占有率,成为全球Windows 8触控笔记本销量第一位,其中,在中国大陆市场占有率高达63%,在澳大利亚、英国、意大利等国家的市场占有率也全部超过50%。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1月华硕推出了黄金比例13.3英寸ASUS VivoBook S300,产品线完整跨越12〜15英寸,全面提供独显、光驱等多种可选配置,打造出全球触控笔记本领域最强大、最完整的产品阵容。
业内人士坦言,具备变形、触控功能的笔记本将成为未来PC的主流,Windows 8触控体验带来的影响将波及PC、平板及智能手机市场。如果没有触控技术,PC行业也很容易被淘汰,双屏幕、拔插式等变形特征将成为超极本的多种形态。
未 来
实现消费者完美体验梦想
尽管超极本目前在产品层面上仍然算不上太完善,在市场层面上也没有足够的销量去支撑,但业内仍然非常看好超极本未来的发展。
“超极本是家用笔记本和平板电脑以及智能手机这类流行的便携终端之间的一种跨界产品。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最终版本的超极本将会让使用者既能把它当PC使,又能当平板电脑使。目前看起来和普通的家用笔记本没有什么区别,但是未来可能出现多个‘变身’,可能拥有可以做平板电脑用的类似滑盖手机的弹出式屏幕,也可能是把平板电脑插在键盘上使用的插拔式结构。但性能又远远优于普通平板电脑和家用电脑。”英特尔中国区家用笔记本产品经理吕东曾公开表示。
根据英特尔之前的规划,超极本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2011年底推出的超极本外表看起来和传统高端笔记本无异,突出特性是更加轻薄、目标厚度为0.8英寸甚至更薄、待机时间超长以及2秒快速开机等;2012年,超极本进入第二阶段,产品呈现出多样化——屏幕尺寸多样化,添加类似触摸屏或云应用等结合平板电脑特性的功能,比第一代更加“超级”;2013年是超极本的“丰收年”,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轻薄、小巧、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将是对笔记本电脑的新定义。
超极本因体验而变,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已经看到,现在的超极本已经融入触控功能,拥有更多诱人的外形设计,如滑盖式、翻转式、可插拔等形式,打破了长时间以来笔记本电脑一成不变的外观形象。最重要的是,未来PC和平板电脑的功能融合,也将带给消费者全新的选择。未来,超极本还将融合手势识别等功能,具备同人类相似的视觉、听觉和感觉,支持与消费者进行更自然、更直观的交互。”在业界看来,超极本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概念,追求不妥协的体验。
“所有有助于提升消费者使用经验的应用解决方案,都会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触控必然是PC产业的大势所趋。”华硕表示,一个产品的使用体验,不只是功能性,还有心理和美学。秉承给用户无与伦比体验的用心,华硕在关乎用户应用体验的每个技术层面和设计细节不断精进,不断深入探寻创新美学与完美品质的深度融合。从2012年开始,华硕为旗下全线产品注入独一无二的happiness 2.0——“美、声、触、感、云”新标准,专注于全面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美 ——简练品味的极致工艺
作为各类国际顶级工业设计大赛的得奖大户,华硕一直悉心培养着一支世界一流的设计团队,积累了深厚的工艺美学功底,为不同用户群体量身打造个性之选。
声 ——穿透耳际,直达内心的好声音
声响和旋律往往最能传递、感染情绪,华硕特别成立了专属的“金耳朵团队”,专注执行一项任务──即创造最让人感动的声音。由“金耳朵”团队精密调校的独家SonicMaster美声大师音效解决方案,让华硕全系列笔记本产品都能真实保持声音原貌,展现广阔音域及如水晶般清透的音质。
触 ——灵活创意,来自跃动指尖
除了第一眼的美感和听觉感受外,用户最常接触的就是键盘及触摸板。华硕特别成立的Magic Touch团队,为产品创造出更灵敏、使用更直观的触控板。其研发的smart gesture技术,配合独特sensor电路设计,以及强化的防误触功能,带来更优越的多指触控体验。不论是两指滑动、旋转、放大缩小,还是三指程序切换,都能轻松玩转。
感 —— 实时启动,世界随之转动
在实时启动解决方案中,华硕全系列产品搭载2秒唤醒、2周待机的 Instant on功能,能随时唤醒,立即使用,实现随时连网的Instant Connect Link及华硕联机控制软件组合,帮助电脑在没有Wi-Fi的环境下,通过智能手机自动快速连网。
云 ——实时同步 无所不在
华硕云端存储 (Cloud Storage)解决方案可帮助用户轻松快速地同步手机、平板、笔记本中的数据、图片、影片,实时分享生活点滴精彩。
从目前市场上的主流超极本产品可以看到,比拼硬件性能的时代已经过去,更多人性化的设计才能真正打动消费者的心。
今年4月,主题为“未来,用‘芯’体验”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在北京举行,英特尔为今后的超极本带来了一系列最新技术——
在触摸屏的研发与制造上,英特尔与莱宝高科共同开发了具有高强度、高灵敏体验的单片式电容触摸屏,将配合今后超极本产品的推出,通过材料创新提供更加安全、优质、轻量的整合体验。
在工业设计创新上,英特尔携手宜安科技打造更为轻薄且坚固耐用的超极本外壳,材料创新使整机重量低至1公斤左右,进一步提升了超极本的便携性;与京东方合作研发的显示屏背光模组,能提供一体化的轻薄背光解决方案,创造更为轻薄、更为舒适的用户体验;联手辉能科技创新超轻薄高效能固态电池,提供更多形态的电池设计方案,为超极本内部架构、散热通道以及外部变形形态等诸多领域的设计提供更多自由,在提升便携性的同时,满足更高性能要求。
人机交互应用模式方面,英特尔协同摩根数控开发出了最自然的手写触控解决方案,为消费者提供自然、精确、敏锐的触控操作体验,实现更多场景应用;日常的应用体感也是未来超极本发展的方向,甚至用眼睛来控制超极本的操作系统——通过眼神,即可改变界面和选项。此外,未来超极本除了人们目前所熟知的特性之外,还将融入更多创意性的功能,如将语音控制融入到超极本中,让超极本更加“超级”。
超极本的未来到底如何?目前谁都不会妄下定论,毕竟IT行业有太多变数,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出现。不过从整个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超极本确实向着正确的方向在前进,也许超极本的未来发展并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能不断保持创新,能够根据消费者需求而不断变化,相信这粒种子最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为消费者撑起劲爽自由的使用空间。
《消费指南》2013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