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记者王海琳)近日,记者从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获悉,全国各地“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打假战役集中行动周阶段性成果已陆续上报汇总,成果有望很快披露。
5月21日,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发通知部署了全面开展“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打假战役的有关工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以玩具、汽车儿童座椅、童装、童鞋、教辅用具等关系儿童健康安全的产品作为重点产品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查处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有毒有害物质超标、标识欺诈等违法行为;以未取得3C强制性认证或超认证范围生产、假冒伪劣问题反映较多的区域,以及国家和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区域作为重点地区,全面开展打击整治工作。
通知明确,活动中,玩具重点查处标识和说明不规范、可迁移元素限量或尖端不合格、小零件容易脱落,汽车儿童座椅重点查处未标注执行标准、动态测试不合格,童装重点查处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不达标、偶氮或重金属超标,童鞋重点查处游离甲醛、外底耐磨性能不合格以及勾心抗弯刚度不够,教辅用具重点查处突出物、油漆涂层中特定元素的迁移超标。
通知要求细化工作任务。各地要针对制售假冒伪劣儿童用品特点,细化落实有关案件查处、区域整治、联合执法、新闻宣传、督查督办的工作任务,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要在查办案件上下功夫。争取办大案、办铁案,把查处大要案作为主攻方向,查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儿童用品的企业和窝点。积极开展执法检查“回头看”,扩大案源,防止反弹,持续保持执法打假的高压态势。对去年及以往查处过的企业及风险排查涉嫌质量违法的企业全面开展执法检查“回头看”行动。二是要在区域整治上有突破。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区域性产品质量问题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国质检执〔2009〕71号)要求,在当地政府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儿童用品重点区域整治,打击严重质量违法行为,治理一般质量违法行为,以整治促进区域产业的规范发展。三是要加大缺陷产品召回力度。对执法检查和协会暗访发现不合格、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玩具,省级局要根据《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立即开展缺陷调查。对经缺陷调查认为存在缺陷的,要督促生产企业实施主动召回并备案召回计划。发现生产企业存在隐瞒缺陷、拒不配合质检部门缺陷调查、拒不履行缺陷产品召回义务等违法行为的,要按照《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依法处理,并及时报总局责令其召回。四是要推动舆论宣传形成声势。在省级以上媒体开展连续宣传活动,展示战役成果,曝光典型案件,揭露行业潜规则。
通知要求,对本次打假战役要精心组织部署、搞好违法线索摸排工作、健全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督查督办、严格信息报送。
5月27日至31日,是本次活动全国集中行动周。期间,各地周密计划,认真部署,统一对儿童用品进行了执法检查,全面开展了“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打假战役,广东、河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还对总局组织有关协会暗访发现的线索组织了执法检查,对存在的违法行为依法进行了查处。
《消费指南》2013年6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