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组织 多方联动 督查结合
“质检利剑”儿童用品打假战役集中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
本刊讯 (记者王海琳)记者近日从国家质检总局执法督查司获悉,国家质检总局部署开展的“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打假战役集中行动周(5月27日至31日)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质监系统共出动执法打假人员35602人次,检查生产企业4806家,查办案件355起,涉案货值385.6万元。
据统计,集中行动周期间共检查玩具生产企业1921家、汽车儿童座椅生产企业171家、童装生产企业1652家、童鞋生产企业699家、教辅用具生产企业363家,查处玩具案件283起、童装案件50起、童鞋案件9起、教辅用具案件12起。
“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全国集中打假行动以玩具、汽车儿童座椅、童装、童鞋、教辅用具为重点产品。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根据前期组织摸排发现的产品质量违法线索,组织集中行动,以点促面推动全面执法打假。集中行动周期间,广东、河北、山东、安徽、浙江、福建、江苏等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和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总局组织有关协会专家进行排查发现的一批涉嫌质量违法的企业组织了执法检查。其中,山东省质监局专门邀请儿童玩具检验检测专家赴前期排查到的涉嫌违法生产企业开展现场执法检查;福建省质监局结合实际加大了对销售涉及3C强制性认证产品的检查力度;江苏省质监局确定连云港、扬州、苏州、南通、盐城为重点区域深入开展了儿童用品区域整治。
为加大集中行动周打击力度,针对儿童玩具生产加工较集中且质量问题较突出的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国家质检总局执法司专门派出督查组督导广东省、市、县三级质监执法人员,对区域内的4家玩具企业进行了突击检查,现场对3家企业的7个批次产品进行了抽样,经检测,其中4个批次产品不合格。广东省质监局依法对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理。
集中行动周期间,国家质检总局统一协调指挥各省、市、县开展层级联动,通过密切与相关部门协作,加大了对制假售假的打击力度。其中,浙江省局稽查总队联合杭州市支队以及西湖、萧山、余杭等分局开展三级联动,并邀请多家媒体共同参与执法检查;广东省质监局对玩具生产企业较为集中的东莞、中山、汕头等地区,进行了专项执法检查。在加大打击力度的同时,各地质检部门按照总局的统一部署,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在天津、江苏、河北等多地传播儿童用品安全常识。
据悉,下一步,国家质检总局将继续深入推进“质检利剑”行动儿童用品打假战役,通过督查督办、组织查处重大案件等形式,推动各地继续保持执法打假高压态势,密切与相关部门协作配合,严厉查处儿童用品制假售假行为,努力保障儿童用品产品质量安全。
《消费指南》2013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