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常用纺织纤维的古今变迁
2014-03-24 10:06:17 中国质量新闻网

    □ 北京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工程师 朱洪亮/文

    纺织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棉、麻、羊毛、蚕丝等纤维都属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又主要分为再生纤维和合成纤维两类,粘胶纤维、莱赛尔纤维、莫代尔纤维等属于再生纤维,锦纶、涤纶、腈纶、氨纶等属于合成纤维。

    原始社会后期,人们逐步学会了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动物,并有意识地从这些动植物身上来获取纺织纤维,主要包括种麻索缕、养羊取毛和育蚕抽丝等,这标志着人工生产纺织原料的开始。

    新石器时代,纺织工艺技术已有相当进步,考古工作者发现了大量该时期以麻、丝、毛、棉等天然纤维为原料的纺织品实物,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发现的苘麻双股线、江苏吴县草鞋山遗址(距今约6000年)出土的编织的双股经线的罗地葛布、河南郑州青台遗址(距今约5500年)发现的粘附在红陶片上的苎麻和大麻布纹、粘在头盖骨上的丝帛和残片等。

    与天然纤维悠久的历史相比,化学纤维的历史还很短。1883年法国获得了用硝酸纤维素制造化学纤维的专利,并于1891年以工业规模生产硝酯纤维(硝酸纤维素纤维),这标志着世界化学纤维的工业化开始。随后,各种形式的人造纤维素纤维(包括铜氨纤维、粘胶纤维和醋酯纤维)相继问世。进入20世纪后,化学纤维家族中的另一个分支——合成纤维登上历史舞台。1913年,德国取得用合成原料制造聚氯乙烯纤维的第一个专利,随后锦纶、涤纶、腈纶等合成纤维在欧美国家被陆续发明。

    氨纶:弹性最高,常与聚酯纤维、锦纶制成包芯纱弹力织物,对身体的适应性良好,很适合做紧身衣,无压迫感。

    羊毛:吸湿、有弹性、服用性能好,不耐虫蛀,多与腈纶纤维混纺使衣物不易变形。

    蚕丝:吸湿、透气、光泽和服用性能好。

    棉:透气、吸湿、柔软、耐虫蛀、服用性能好。

    腈纶:蓬松性好、有毛感,具有柔软、膨松、色泽鲜艳的特点,耐光性能、抗菌能力和防虫蛀的优点突出,不易变形。

    锦纶:耐磨性特别好,属轻型织物,常用作羽绒服和登山服的面料。穿着中易皱褶,耐光性和耐热性不好。

    涤纶:耐用、抗皱、吸湿性差,穿着有闷热感,但洗后易干、保型性好,不怕霉菌,不怕虫蛀。抗熔性差,遇火星、烟灰等易形成孔洞。

《消费指南》2014年3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