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消费指南》>>
主编播报(2014-03)
2014-03-24 15:18:03 中国质量新闻网

    我国将试点建立食品安全授权制度

    前不久召开的全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要求各地监管部门抓住治本之策,采取最严格的监管措施,依法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建立食品安全授权、可追溯及诚信自律制度。 

    国家食药监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试点建立食品安全授权制度,核心是要求企业法人负责或者法人书面授权设立质量安全负责人,对产品配方、原辅料入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和放行等实行“全过程”签字负责,切实解决企业管理层“人人负责、人人无责”的问题。另外,食品安全可追溯制度建设方面,要求食品生产企业突出重点品种,全面实行原辅料采购使用、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出厂销售等“全过程”记录制度,督促形成上下游食品质量安全可查询、可控制、可追究的追溯体系和责任机制。 

    我国去年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870项

    从3月11日召开的2014年全国标准化工作会议上获悉,2013年全年我国共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870项,其中制定1161项、修订709项,重要强制性标准211项、推荐性标准1627项。

    2013年我国标准化工作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将标准制定重点放在服务、支撑和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上来,发布相关标准410项。二是突出绿色和节能环保,在钢铁、水泥、玻璃等重点领域,批准发布了节能、节地、节水、环境保护标准80余项。三是注重保障安全,以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为目标,以保障服装、家电、家具、儿童玩具、烟花爆竹等消费品安全为重点,开展标准化工作。四是服务百姓生活,先后发布了出租车、家政、养老、健身等与百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标准30余项。 

    201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情况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最近发布了2013年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总体情况:全年共抽查了16021家企业生产的139种、17020批次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9%。

    据介绍,去年抽查的139种产品中,包括56种日用消费品、41种工业生产资料、22种建筑和装饰装修材料、16种农业生产资料和4种食品,其中,日用消费品抽样合格率为86.8%。对抽查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实施市场准入管理的产品抽查合格率超过全年总体水平,其中39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9.8%、26种实施强制性认证管理的产品抽样合格率为90.1%;在8大类实施质量提升行动的重点产品中抽查了26种产品,其中有16种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有所提高,平均提高2.2%。另外,2012年和2013年连续跟踪抽查的产品有63种,其中4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有所提高,平均提高4.7%。 

    据悉,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工作将以提高监管有效性为重点,强化发现解决产品质量问题和公告产品质量状况这两大功能,加大消费品监督抽查力度,不断改革完善监督抽查工作机制。

    内蒙古立法规范毛绒纤维质监

    《内蒙古自治区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于3月1日起实施。这是全国第一个专门规范毛绒纤维质量监督管理的地方法规。 

    内蒙古自治区是全国毛绒纤维主产区,也是世界羊绒生产基地。由于市场发育不成熟、产业链条不均衡、质量监管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羊绒、羊毛产业优势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羊绒制品质量问题时有发生。《办法》明确了毛绒纤维收购、加工、承储、监管诸环节的质量义务,界定了毛绒纤维监督管理体制,规定了毛绒纤维质量公证检验制度及山羊绒储备制度,对保证毛绒纤维质量、维护毛绒纤维市场秩序,以及保护毛绒纤维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将起到推动作用。

    国家鼓励实施设备监理的重大设备目录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3部委最近下发通知,要求加强重大设备监理工作,并发布了首批国家鼓励实施设备监理的重大设备《目录》。

    《通知》指出,重大设备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物质,在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中占重要地位。加强重大设备监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是保障重大设备质量安全和投资效益、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和促进制造业质量提升的重要举措。要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充分认识加强重大设备监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落实重大设备质量安全责任,建立完善重大设备监理的协同管理机制。《通知》明确,对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建设需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中涉及《目录》的重大设备,应当实施设备监理;国家鼓励政府投资项目、国有企业或者国有控股企业投资建设需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以外的其他投资项目,参照《目录》实施设备监理。《消费指南》2014年3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