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与邮票的不解之缘
□ 宋郁瑨/文
作为人类饲养率最高的一种动物——狗,通人性、会陪伴、能够看家护院,被誉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再加上其“旺、旺、旺”的叫声,寓意“旺财”、“旺福”、“旺运”,所以狗备受人们的喜爱。
在中国的传统生肖文化中,狗排在第十一位,与十二地支配属“戌”,每天晚上的七点至九点依旧式计时法又称“戌时”,2018年五行属土,又是戊戌狗年,因此今年是真正的“土狗”年。
自1980年黄永玉先生设计的第一枚猴票开始,邮票便与生肖文化有了再也无法割舍的情缘。自1981年开始,每年的生肖邮票均在当年的1月5日发布,也是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总能看到邮局、“中国集邮”专卖店门口的人们在开门前就早早地排起了长队,翘首盼望着能买到一版“新鲜出炉”的生肖邮票,带回去送给本命年的孩子、老人,或者送给自己,仿佛只有这样的仪式感,才能开启全新的一年。这样的等待,一直从1981年持续到现在。同样,这样的仪式感,也一直保持到现在。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如今,有人认为我们对科技的期盼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盼越来越少,而邮票却恰恰是人们对彼此的期盼。
2018年1月5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戊戌年》特种邮票1套2枚,图案内容分别为:犬守平安、家和业兴。全套邮票面值为2.40元。36年前,有“共和国形象设计师”美称的周令钊先生创作了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狗年邮票《壬戌年》,如今这位近百岁的老人再度携手邮政创作了第四轮生肖狗邮票《戊戌年》。
“我喜欢狗,明年又是狗年,就创作了《戊戌年》邮票。邮票上的狗都是土狗,都是中国的狗。”周令钊先生在设计邮票时说。《戊戌年》第一枚邮票图名为“犬守平安”,公犬昂首挺胸,目光炯炯有神,瞪视前方;两只耳朵机警地竖立着,两条后腿有力地后蹬,仿佛随时能够离地飞奔、抵御外敌、守护家宅。
“小时候我进县城的途中总会路过一个山坡,上面有一只大黄狗,每次我走到那里,那只大黄狗都会‘汪、汪、汪’地冲我叫,而我家的小黑狗,别看它小,总会冲出来,毛都竖起来对着那只狗叫,好像在保护我一样,很有安全感。”周令钊先生说,今年的第二枚邮票里就画了两只狗,表达的是人与动物的感情。万物有情,动物与动物有感情,人与人有感情,人与动物也有感情。《戊戌年》第二枚邮票图名为“家和业兴”:棕色母犬展现了母爱,低头亲吻一只幼崽;黑色小狗昂头挺立,像幼童学步一般努力挺直身躯,眼里活灵活现地透出幼稚胆怯。二犬相依,舐犊情深,寓意家业兴旺。两枚邮票相连,预示着家的平安和睦与国的兴旺富强。第四轮生肖狗年邮票,以小见大,祈愿华夏神州大地国泰民安、繁荣富强。
同时,中国集邮总公司推出了30余款《戊戌年》系列邮品,与邮票同步上市。狗年生肖首日封也由周令钊先生创作,周老98岁高龄创作的3幅狗年绘画在首日封上团聚,集合起来给大家拜年。《灵犬献瑞》小版折、《旺年得福》大版折选用韩美林经典狗绘画作品,由清华美院教授陈楠设计,延续了第四轮生肖小版折的水墨画设计风格。
《戌岁臻福》生肖文化专题册特邀著名设计师、世界最美的书缔造者刘晓翔设计,文字由中国民俗学会张玮撰写,介绍了很多与狗相关的故事与习俗,如忠犬“黄耳”的故事等,内页延续第四轮生肖文化册“艺术鉴赏”的主题,展示了郎世宁《十骏犬图》、中国传世十大名画《唐人宫乐图》、台北故宫博物院院藏玉犬等珍贵文物,展现了生肖文化与艺术经典的融合和传承,这本邮册包含了狗年生肖邮票套票、小版、大版、小本票、首日封、个性化邮票等,门类丰富。
本命年是中国独具特色的生肖文化,本命年穿红戴金早已成为一种习俗。《本命年》邮册中不仅有红红火火的狗年生肖邮票大版、小版、小本票,还有周大福0.4克纯金本命佛护身卡,犬守平安日,梅开如意春,更是为本命年的人们增添了一份健康平安的守候……
中国集邮总公司还推出了《戊戌年》邮票金、金砖系列产品。《戊戌年》邮票金是继《丙申年》和《丁酉年》邮票金之后的第三套生肖系列邮票金产品,使用2克Au 99.99原料金制作,完美实现传统邮票纸与贵金属的全新结合,采用浮雕微刻、冷压起鼓、镜面磨砂、全息幻彩等贵金属工艺,在小克重、大面积超薄金片产品上,将周令钊先生创作的《戊戌年》生肖邮票图案进行立体展现,通过独一无二的技术,打造特别而珍贵的收藏精品,产品还配有《戊戌年》生肖小版邮票,集贵金属的贵气与邮票的文化气息于一体。
虽然现在人们很少写信,邮票的邮资功能已经大大地减弱,但自邮票发行的那天开始,每一套邮票的设计师都是艺术的集大成者,邮票的选题涵盖了书法、绘画、诗歌、文学、航天、外交、体育、政治等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小的方寸折射着祖国繁荣富强的华彩,彰显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蒸蒸日上。邮票一直在用美丽的图案、先进的工艺、艺术的设计陪伴着每一位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