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营造品牌建设环境服务泉州经济发展
2012-08-27 10:25:35 中国质量新闻网

营造品牌建设环境服务泉州经济发展

——泉州品牌发展中心赴晋江开展品牌调研

    陈金昌 刘志高

   在泉州全市上下全力推进“二次创业”、加快转型升级之际,为进一步做好品牌发展工作,营造良好的品牌建设环境,7月5日-13日,泉州品牌发展中心调研组一行5人前往晋江开展品牌调研工作,拜访了晋江市副市长王茂泉,并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发放问卷等形式深入了解陈埭镇、东石镇、安海镇、池店镇的品牌建设情况。在听取了当地政府品牌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之后,调研组围绕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如何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建立危机公关预警机制,组建理事会三大主题,就如何更好地服务企业、共同推进品牌建设同当地政府领导进行深入交流,并选择有代表性的品牌企业进行实地调研。

    整合资源  加快推进城市品牌建设

   城市品牌建设是形成城市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一个城市只有鲜明的城市品牌,才可以产生市场强烈的认同感、影响力、凝聚力和吸引力,才可以为城市吸引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当前,福建省正抓住国家鼓励东部率先发展和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全面规划和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一环,作为全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泉州面临着如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历史性新课题。在海西建设大潮中,在厦漳泉同城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泉州近几年来出现了不少民营企业总部及服务性行业外迁的现象,一定程度上造成高端人才的流失。因此,加快推进城市品牌建设已成为泉州增加城市魅力、吸引人才外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调研组认为,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实施名牌战略,大力扶持、引导企业创名牌,发展品牌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作为“中国品牌之都”,泉州虽然品牌资源十分丰富但缺乏整合,城市总体品牌不够突出;众多泉州制造的全国名牌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出现高于城市品牌的局面,城市品牌与企业品牌没有形成联合的战略共识;泉州下构的县域品牌在某种程度上风头却大过城市品牌。这都表明,泉州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待提高。受访企业纷纷表示赞同,认为泉州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确实缺乏互动。部分企业对整合泉州品牌资源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认为泉州品牌民生类居多,可以建立一个泉州品牌超市。

    未雨绸缪  建立危机公关预警机制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危机公关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市场经济,企业都十分注重名牌效应,千方百计创名牌,积极实施名牌战略。然而,市场的变化莫测又决定了任何一个名牌企业都有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事情,无论是正在走俏的品牌,还是已有百年历史的品牌,都有可能因为某个环节的疏漏而一下子摆上风口的浪尖。显然,对于企业来说,危机是一种常态,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下的危机无时不有,一旦导火索被点燃,便会一触即发,倘若危机公关处理不当,更会陷入舆论漩涡、岌岌可危,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品牌瞬间跌入低谷甚至销声匿迹早已不再是耸人听闻的新鲜事。因此,品牌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调研组在同企业交流时强调,任何企业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各种或大或小的危机无时不在侵袭着企业的正常发展。有鉴于此,泉州品牌发展中心拟组建理事会,形成一个融合企业、服务商、专家、学者、政府资源的智囊团,建立一套危机公关预警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让企业在品牌管理中未雨绸缪,帮助企业消除危机隐患。当危机出现时,积极从正面引导、帮助企业化解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把损失降到最低,把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受访企业都认为建立危机公关预警机制很有必要,希望理事会能够尽快成立,扎扎实实地为企业办些实事,帮助企业排忧解难,为泉州的品牌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作为拥有最多国家级品牌的县级市,晋江只是此次调研工作的第一站,接下来,泉州品牌发展中心还将前往泉州其他县市进行实地调研,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品牌工作,努力提高泉州作为“品牌之都”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助推泉州品牌事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品牌》2012年8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