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的主角
——访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发展指导处处长 朱英
本刊记者 姜美玉
伦敦奥运会大幕已经落下,但其中展现出的让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主角的精彩值得我们学习。“谁来点燃奥运火炬?”已成为历届奥运会的最大亮点。当7位16~19岁的年轻人点燃“伦敦碗”的奥运会主火炬时,国际奥委会主倡的“让全世界的年轻人都来享受体育的快乐”理念在伦敦得到了近乎完美的诠释。
除开幕式外,让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的主角在本届奥运会的很多方面落到了实处,比如,在为期两个多月的城市火炬传递活动中,主办方便安排了不少年轻人参与到其中来,其中最小的一位只有11岁。
其实,让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的主角在中国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伦敦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榜和奖牌榜排名第二的骄人成绩。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水平仍然严重滞后。
在中国,“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对一个青少年的较高评价,体育也被普遍认同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但是在高考的“指挥棒”之下,青少年体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往往被看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教育内容。
近些年来,中国青少年体质下滑的现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清华大学的统计数据显示,近两年,在其自主招收的成绩优异的考生中,体质测试结果达到优良的考生非常少。最近两年,该校体质测试达到90分以上优秀标准的只有1个人;优良率(85分以上)只有13.3%,不及格率却达到49.2%,也就是说,将近一半的学生体质测试不及格。
中国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的成绩令世界瞩目,中国作为一个奥运金牌大国,能否真正让奥运金牌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激励青少年加强体育锻炼上?如何推动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的主角?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发展指导处处长朱英。
《中国品牌》:您认为,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处于怎样的水平,制约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朱英:这些年,经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取得了不少的成绩。就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来说,运动员平均年龄为24.7岁,年龄最小的运动员是14岁,可谓“小鬼当家”。就全国层面来看,目前,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人才辈出,年龄不断走低。但总体上,我国青少年体育运动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这也是一个不争事实。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我国社会尚未能完全认识到体育对青少年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中国社会的传统观念是赞扬一个人为了事业的成功去牺牲自己的身体健康;另外,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的全面成长是可以分阶段的,孩子在考上好的大学之前,可以先不要体育锻炼,也可以先不要良好的身体素质,等上了大学之后再去补。其实,等孩子上了大学之后再去补体育锻炼,可能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很多孩子上了大学之后,也不可能去弥补体育锻炼。这种观念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
《中国品牌》:为了改变青少年体育运动水平总体落后的现状,国家体育总局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
朱英:国家体育总局主要通过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活动组织、拓展活动场所、举办各级各类培训、下发青少年体育理论研究和政策、积极开展体育文化交流等6个方面推动青少年体育运动的发展。
从2000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共创建了4092个国家级的青少年俱乐部,通过这些俱乐部,我们在各地组织俱乐部的比赛和活动。在全国各地还有15000余所体育传统校,通过这些传统校,在暑期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全国传统校的比赛,还包括青少年户外体育营地。
从2007年开始,国家体育总局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加强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措施,如开展“每天阳光体育一小时”和“亿万学生冬季长跑”等活动;近期,国家体育总局还将会同其他有关部委尽快出台一份加强学校体育的文件,这份文件的核心内容是从今年开始,全国范围内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学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体育健康测查,并将体育健康测查的结果向社会公布。我们希望以此引起全社会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和加强对学校体育活动的支持。
今年我们投入很大的精力,在全国21个项目当中开展了青少年训练营,训练营这种形式非常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和身体特点,它集教学、训练、比赛、交流、身体素质测试于一体,既包括教练员的业务交流和培训,又有文化学习。
为了真正实现让青少年成为体育运动主角的目标,我们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活动,今年的第二届活动前不久刚刚落下帷幕。
《中国品牌》:请回顾一下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活动有哪些难以忘怀的细节?
朱英: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未来之星”阳光体育节于8月19日至22日在内蒙古赤峰市成功举行。活动分为4大版块:赛、展、论、文。比赛设项以青少年喜闻乐见、在校内外易于开展的项目为主。
整场活动气氛热烈,赛出了青少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值得一提的是,闭幕仪式是在赤峰市翁牛特旗著名的布日敦草原举行的。当天风和日丽,蓝天白云、湖水绿草、骏马牛羊的草原风光,让闭幕式别具一番迷人风情。
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内蒙古体育局的相关领导出席了闭幕式,并为获得本届阳光体育节各单项比赛一、二、三等奖的代表队,体育道德风尚奖单位,“我心中的奥林匹克”书法、摄影、作文征集评选获奖选手和获得“未来之星”称号的运动员颁发了奖品。此外,为表彰在比赛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本届体育节还特设了“足球、篮球、跳绳和踢毽”4个项目的“未来之星”。体育节的成功举办,是贯彻党和国家“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创新实践,集中展示和全面检阅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当代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风貌,必将对我国青少年体育的科学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在讲究人才全面发展的今天,不光要有才智,身体素质也不容小觑。对青少年而言,体育不仅仅是一种娱乐,一种竞赛,更是一种教化,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让青少年在体育运动中感悟体育的魅力,感受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这不仅能帮助他们获得强健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更能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使他们成为未来高素质的社会成员,或许这就是体育对青少年成长的真正价值所在。
《中国品牌》2012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