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8月度品牌黑榜
2012-10-17 14:55:26 中国质量新闻网

    开栏的话

   履行舆论监督职责,净化品牌成长环境。从本期开始“月度品牌黑榜”将正式与读者见面。本刊研究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策划,同时在各相关领域专家的智力支持下,“月度品牌黑榜”将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公允的准则,对当月发生的违法、违规,侵害消费者权益,违背商业道德和准则的品牌事件加以持续关注和追踪,本栏目将从中遴选出10个或者性质恶劣,或者波及面大、关注度高,或者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案例进行曝光和点评,曝光不是唯一的目的,重要的是树立中国品牌负面事件标本,使其在历史中定格,并警示后来者,更期待藉此为守法经营者创造公平的营商环境和敦促以身试法(错)者改过自新

    亨氏

   【新闻回放】国家质检总局日前公布了最新一期共126批次进口不合格食品黑名单。其中,一批“亨氏”婴儿配方奶粉因不符合国家标准被退货。亨氏中国发布声明称,这批不合格批次奶粉是江西一企业私自进口的,而非官方认可渠道。

   【点评】无论渠道如何,产品不合格就是错。亨氏的解释无异于掩耳盗铃,对于品牌形象而言,就是自毁长城。

    摩托罗拉

   【新闻回放】摩托罗拉全球裁员风波正在迅速发酵。截至8月22日,该公司南京研发中心500多名员工无一与公司签下离职协议,与摩托罗拉的谈判处于僵持状态。公开报道显示,摩托罗拉中国区官方称,截至21日傍晚,摩托罗拉北京分公司只有一位员工没签离职协议。裁员的同时,摩托罗拉亚太区的组织架构也正在调整。

   【点评】作为一个走向没落的品牌贵族,人员裁减、人事地震是必不可少的。问题是,不论现在怎样,过去也是一个顶级品牌,其品牌尊严不至于陨落到如此地步。还是留下一个令人尊敬的背影比较明智。

    奔驰

   【新闻回放】人民网8月29日发了一篇报道:近日,有50余位奔驰E级车主向人民网汽车资讯反映情况,称自己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出现涡轮增压器漏油的现象。尽管各地4S店都积极为车主更换垫片维修甚至更换涡轮增压器总成,但仍然不能彻底解决漏油的问题。截至目前,奔驰厂家未给问题车车主们一个满意的说法,对于延保或召回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点评】奔驰无视消费者和媒体呼声,势必可能引发群体性维权。如果奔驰公司依然回避自身问题,依靠危机公关和其他解决危机的途径,那可以试想,一辆豪车跑在一条钢丝上是什么概念。消费者就是购买力,购买力决定市场占有度,市场占有度则为企业生存现状标杆。失去消费者的心,品牌再高端也是空中楼阁。

    雅居乐

   【新闻回放】8月11日下午,针对媒体报道雅居乐地产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惠州白鹭湖项目涉嫌擅自兴建高尔夫球场严重违法问题,惠州市惠城区召开白鹭湖建设项目建设情况通报会,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08年国土部门就曾开出罚单,该项目已缴交了提高容积率的地价款。目前,惠州市和惠城区已成立了调查组和工作组对项目建设情况进一步核查,最新消息将及时向媒体公布。

   【点评】无论实力和品牌如何强大都不是可以违规、违法的挡箭牌。品牌可以做大,却不能自大。借着品牌影响力妄图凌驾法规、法律之上,最终就是自讨苦吃。

    同仁堂

   【新闻回放】北京同仁堂官网公布自2010年9月2日至2012年8月3日这700天内,对盗用同仁堂名义宣传、销售假冒产品的65个公司及其产品的严正声明。声明称:“近年来,不法分子为获取非法利益,置大众健康、国法于不顾,擅自盗用北京同仁堂的名义在网上进行假药宣传销售。在此,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郑重声明:目前市场上销售下述产品,与北京同仁堂无任何关系。”

   【点评】严正声明看起来是对消费者负责,但同仁堂对假冒企业的无作为实为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北京同仁堂一再辩解自己“也无能为力”,就是一种消极打假。作为老字号而言,自己若不大力打假,品牌形象最终或将被毁得面目全非。

    聚美优品

   【新闻回放】有消费者反映,在聚美优品网站销售的众多化妆品中,除部分国产品牌和国际知名品牌外,几乎所有源自台湾的产品和部分日韩、国内化妆品牌,都不符合国家相关化妆品销售规定。但包括雅诗兰黛、伊拉莎白雅顿等品牌的产品,聚美优品的产品介绍页面则把“卫妆备进字”标签清晰标出。

   【点评】这种国家强制要求的化妆品备案凭证,在聚美优品官方网站上发布的产品资料中,却经常被“忽略”。实际上聚美优品自己也清楚涉嫌违规销售化妆品,而这也将使这个如日中天的化妆品电子商城面临灾难性打击。

    三星

   【新闻回放】8月7日,美国劳工权益保护组织“中国劳工观察(CLW)”发布报告称,三星中国产品代工厂海格国利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涉嫌虐待童工,侵犯工人权益。该组织称,已前往华盛顿呼吁委员会及美国政府对三星公司施加压力,要求改善工人工作环境。

   【点评】大品牌就是要有大责任。尽管不是直接侵害员工权益、违反劳动法,但是作为有公民责任的跨国公司,有责任让自己的产业链条保持健康的用工环境。这种放任、或者无视供应商的违法行为,实际上就是对自身品牌形象的毁损。

    章光101

   【新闻回放】日前记者从重庆市工商局网站获悉,该局公布了2012年第7期广告监测警示公告,其中显示包括章光101化妆品,百灵奇草神贴,灵芝北芪胶囊等广告在内的17种广告含有虚假的内容,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在违规广告中,章光101是唯一被归到“化妆品”类别的广告,其“章光101每天护理多达13万人次,创造了成千上万脱发者头发再生奇迹,1000万人成功生发的见证,畅销65个国家和地区。”含有虚假的内容,有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点评】靠着虚假宣传、广告轰炸绝不可能树立品牌,至少不是主流品牌的行为。化妆品广告向来是违法、违规的重灾区,足以说明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尚不理智,被不法品牌钻了空子。不过,以欺骗为手段的品牌宣传终究行之不远。

    现代牧业

   【新闻回放】2011年11月,记者赴现代牧业(肥东)有限公司所在的合肥市肥东县长王村调查发现,当地居民一直忍受着公司排放的臭气骚扰。此后,现代牧业回应称,肥东牧场存在的污染问题已得到改善。但时隔8个多月后,在记者的回访调查中,长王村村民却表示,现代牧业牧场排放的臭气依旧影响着日常生活。

   【点评】无法想象的是,污染报道之后,连当地市委书记批示整改的要求都成了一纸空文。现代牧业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对于一个食品品牌而言,搞臭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这个品牌自身离“臭”还能远吗,或许在努力追求遗臭万年。

    《中国品牌》2012年9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