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梅 孙忆
说起速溶咖啡,瑞士的雀巢品牌可谓家喻户晓。很难想象瑞士这个小国,居然拥有世界最大的食品制造公司。事实上,许多来自小国的创新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如贮存、配送液体食物的利乐包装技术,ATM(自助提款机)以及30亿人在使用的通信系统GSM等等。
近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了“2012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报告显示,荣登创新前十位的经济体是瑞士、瑞典、新加坡、芬兰、英国、荷兰、丹麦、中国香港、冰岛、美国。其中瑞士已连续两年被评为世界第一。创新十强中,除英国、中国香港、美国外,小国占据了七席。
瑞士的国土面积仅有4.1万平方公里,人口770万,一年只有4个月可以放牧和耕种,其余时间都是冬季。然而,无论是人均科研费用,还是科研投入在其GDP中所占的比例,瑞士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依靠国家创新力,瑞士许多工业门类、金融与现代服务业、旅游业都位居世界前列。
小国强大的创新力,是科研实力、创新环境、政府支持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科研实力是创新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的核心和根本动力是科技人才。这些小国的科技人员比例和创新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资料显示,瑞士每千人中从事科研的达到12人,芬兰和丹麦也达到10人左右。
其次,作为技术型企业的主体,中小企业创新热情高涨。据统计,瑞典全国约有7万家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以上,而近半数中小企业为技术型企业,它们在新能源、清洁技术等领域拥有众多科技专利。
瞄准市场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哲学。当全球家具设计不得不考虑越来越多的家电线缆时,瑞典家具公司宜家推出一套完整的WIFI无线连接解决方案,让家具和家电更默契;瑞士一家公司成功研发出一款可以爬楼梯的机器人,为中风、颅脑损伤、帕金森病等患者提供帮助;而另一家瑞典公司则推出了“目光追踪仪”,通过灵活追踪目光,免去人们使用鼠标的不便……层出不穷的技术创新,帮助大量中小企业抢占了市场先机。
再次,良好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在芬兰,政府每年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仅次于社会福利开支,在国家预算中占第二位。且芬兰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自始至终贯穿着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基础学校的学生在接受九年的义务教育毕业后,其中一半升入高中,另一半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现在被广泛使用的Linux操作系统,就是微软视窗一统天下时,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一位学生开发出来的。
在丹麦,即使读私立学校,政府也补助75%的学费;在芬兰,政府大约用了10年时间开展各种技术培训,使民众掌握了新的技能,加速了国家的技术创新进程。
最后,政府的协调作用不可或缺。在这些小国中,政府成立的创新机构为产、学、研紧密结合提供了条件。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数据显示,该组织2011年共收到18.19万件国际专利申请,较上年增长了10.7%,增速为2005年来最高。从各国居民专利申请数量上来看,瑞士、芬兰、瑞典、丹麦、卢森堡等国家高居榜单前列,体现出极强的民众创新能力。
因数字化传播技术而风靡全球的游戏——“愤怒的小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开发这款游戏的是芬兰一家当时仅有12名员工的小公司。自从在苹果的App应用程序上发布后,这款游戏风靡全球,产业链延伸到动画、玩具、书籍、月饼等多个领域。从2009年至今,“愤怒的小鸟”已经取得了几十亿欧元的利润,接下来研发公司还打算建立几百个以“愤怒的小鸟”为主题的小型娱乐场。
发展中国家应当借鉴这些小国的经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同时,设立促进创新的国家级协调机构,为新成立的创新型企业提供普及项目,使其在成立之初就能迅速准确投资、定位研发并不断创新,生产出市场需要的科研成果。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曾经深刻地指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新能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之间的分水岭。一个国家同样如此。德国慕尼黑应用政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约瑟夫·亚宁曾表示,从长远来看,一个只能够提供廉价产品的国家不能成为强国,只有这个国家内部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自主研发新产品,具有强大的人力资源,它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
《中国品牌》2012年10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