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姜美玉
朴春善
著名的中国朝鲜族剧作家、作词家、诗人,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文学博士,吉林大学商学院MBA硕士研究生,国家一级编剧、吉林省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文学艺术类评审、中国朝鲜族音乐研究会副主席、延边州政协第十一届委员,现任延边歌舞团业务副团长、延边歌舞团艺术委员会主任、延边音乐家协会歌词创作委员会主任、延边翻译家协会理事、延边作家协会理事、《延边音乐》副主编。在二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了1000多首(篇)作品,获得50多项国家、省州级大奖。
朴春善撰写的文学创意舞蹈《美阿里》、《深宫》、《书魂》等多次荣获全国、省级各级大奖。其中,《美阿里》荣获2004年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群舞创作三等奖、群舞表演三等奖,舞蹈《深宫》在2007年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获编导十佳;舞蹈《书魂》在2007年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表演中获银奖,2008年奥运会参演节目《延边的春天》获得特殊贡献奖;2010年《尔西鼓》获得全国春节晚会类节目评选舞蹈表演奖。2011年《杖鼓乐》荣获中央电视台舞蹈大赛第五名。
在创作之外,由他担任艺术总监和文学总监的剧目和舞蹈有四十多个,先后担任了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大型民族舞蹈诗《千年阿里郎》、吉林省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剧目《长白山阿里郎》的艺术总监兼文学总监。《千年阿里郎》在汇演中荣获了最高奖项——剧目大奖,并策划参与了奥运会开幕演出活动。《长白山阿里郎》受到了党和国家有关领导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并参加了上海世博会参演展演。2012年他担任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延边歌舞团大型中国朝鲜族原创歌舞《放歌长白山》艺术总监,并于2012年6月份进京参加汇演,获得了剧目大奖和最佳导演奖等6个单项大奖。此外,他还组织策划完成了延边州庆60周年大型民族歌舞晚会、各类文艺演出、庆典晚会、音乐会、政府接待类演出等主题演出活动,为中国朝鲜族民族歌舞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2年6月11日,延边歌舞团首次在国家大剧院表演大型歌舞《放歌长白山》。《放歌长白山》分为“古老的民谣”、“美丽的传说”、“丰饶的家乡”、“幸福的民族”和“美好的未来”5个篇章,全剧不仅将神奇的长白山文化和神秘的朝鲜族文化融入其中,而且加入了象帽、长鼓、扇子、牙拍等典型的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引领观众领略一幅幅精美的长白山水画卷和民族风情画卷。《放歌长白山》不仅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延边的历史文化和物华天宝,更是延边歌舞团整合演艺资源、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一次惊艳亮相。
近年来,凭借《放歌长白山》、《长白山阿里郎》、《千年阿里郎》等一大批舞蹈作品,延边歌舞团不仅获得了新的发展活力,而且为延边州文化产业带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擦亮歌舞名片
延边歌舞团诞生在战火纷飞的1946年,是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崇高荣誉的国内建团最早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之一。建团以来,延边歌舞团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面向国内外广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朝鲜族的歌舞艺术,为讴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早在1950年,该团赴京参加国庆一周年纪念活动,在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献艺,毛泽东主席即席谱写了歌颂各族人民大团圆的诗词《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此后,在国庆十周年、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五十周年、六十周年、全国文艺汇演和全国性艺术庆典活动中曾先后20多次应邀进京演出,得到广大观众的赞扬和肯定,饮誉京华,有近80部作品获国家级奖,为延边赢得了“歌舞之乡”的名片。
延边歌舞团业务副团长朴春善对《中国品牌》记者表示,延边歌舞团深深扎根于民族民间艺术土壤,在挖掘和传承朝鲜族民族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延边的文化名片。多年来,延边歌舞团围绕“办成具有国家级水准和民族特色院团”目标,以“出人才、出精品、闯市场、创效益、促发展”为主线,努力用高水平、高质量的节目扩大演出市场,增加演出收入,在面向市场、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2011年演出147场,演出收入近七百万元。
朴春善说,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延边州文化艺术事业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性机遇。2013年,延边歌舞团将紧紧围绕朝鲜族艺术精品原创生产基地、朝鲜族艺术人才培养实践基地、朝鲜族文化旅游展演基地、朝鲜族歌舞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演艺产业策划创意基地等“五个金牌基地”建设,以精品立团、人才兴团、产业强团、经营富团,把延边歌舞团打造成最响亮的品牌,成为文化强州的排头兵。
打造精品力作
在延边歌舞团的众多精品力作中,尤为值得一提是,朴春善参与创作的大型朝鲜族民族歌舞《长白山阿里郎》和《千年阿里郎》。《长白山阿里郎》是延边歌舞团为新中国六十周年创作的献礼之作。在2009年8月的赴京献礼展演中,这台节目在京演出3场,获得了高度评价和广泛好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对这台演出的评价是,要将其打造成“一票难求”的精品力作。
曾担任《长白山阿里郎》艺术总监朴春善对《中国品牌》记者说:“在歌舞之乡成长的60多年来,歌舞团辉煌的成就是前辈们无数的心血换来的。年轻一代能否继承优良的传统、打造响亮的新品牌是个极其重要的课题。《长白山阿里郎》正是充分反映了新一代编导精神面貌的力作,通过这部作品,培养了敬业、有潜力的年轻创作队伍。”在短短几个月时间,全团上下团结一心,已经忘记了节假日的概念。许多编导都是第一次参与如此大型作品的创作,节目的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导、延边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宋美罗这样德艺双馨的老同志,为培养年轻力量对年轻人无私地传帮带,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有的演员刚刚毕业,他们十分珍惜这难得的锻炼机会。排练中,有的人受伤了,包扎一下继续上阵;有的人休克了,苏醒后仍坚持上场。“我们的团队太可爱了!”朴春善感慨地说:“所有人都是拿生命来爱这项事业。”
据了解,这台节目没有一个外请人员,所有参与者都是该团自己的创作力量。国家一级编导、舞蹈总监金姬等几个舞蹈编导个人风格都十分鲜明,整台舞蹈结合在一起非常和谐优美。以国家一级作曲黄基旭为音乐总监的音乐创作班子,把握了继承和发扬两个重点——继承多年来优秀传统,在此基础上以新时代观众的审美来推陈出新。整台节目大部分舞蹈音乐都是新创作的,歌曲中对名曲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改编——如《大中国》,就是在大家熟悉的旋律上加入浓郁的民族韵味,以朝鲜族风格元素重新演绎。此歌在北京演出时极受赞扬,一些合唱团体纷纷求取曲谱。
《长白山阿里郎》创作完成后,延边歌舞团把团里离退的老艺术家们请来品评,他们看后激动不已:“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延边歌舞团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最辉煌的时光!”
《千年阿里郎》是延边歌舞团为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创作的艺术精品。该作品分为“天籁——情源”、“乡土——情缘”、“乐园——情圆”三幕,通过富于变化的音乐和舞蹈,表现了生活在长白山下的朝鲜族人民在创业、繁荣、发展中的喜怒哀乐,歌颂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和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朴春善说:“《千年阿里郎》是对我们朝鲜族走过的开拓、奋斗路程的一个回顾,对新世纪开创更加美好未来的一个展望。”
在这场大型音乐舞蹈诗中,朝鲜族传统农乐杖鼓、唢呐、钹、锣,民间传统器乐伽倻琴、洞箫、筚篥以及民间传统舞蹈象帽舞、折刀舞、扇舞等荟萃一台。节目最后以响彻云天的鼓声结尾,鼓声阵阵,敲击出朝鲜族人民腾飞的心声,这是过去、现在、未来的交响,奏响了与时俱进、开创未来的新乐章。
一位居住北京多年的延边朝鲜族观众看完《千年阿里郎》的演出后,动情地说:“我好久没有回老家了,今天见到了来自家乡的演员,我感到格外亲切。《千年阿里郎》让我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专注人才培养
延边歌舞团自诞生之日起,就深深地扎根在民族民间艺术的土壤之中,历经几十年,推出了大批民族特色鲜明、生活气息浓郁的优秀歌舞节目,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蜚声海内外。如大型舞剧《春香传》、《阿里郎》、《长白情》等作品均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和文华大奖(国家最高奖),并有数十位创作人员和演员获单项文华奖,在国内5200多个文艺团体中,首屈一指。延边歌舞团从成立至今,应邀访问过前苏联、朝鲜、日本、美国、韩国、罗马尼亚、斯里兰卡、泰国等国家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演出了大中小型歌舞节目及舞剧、交响乐等,深受好评。近几年,由于种种原因,出现了培养和留住人才难的问题。针对这一境况,延边州委、州政府及主管部门采取了各种改善措施,收效明显,该团的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朴春善对《中国品牌》记者表示,这几年,团里特别注重人才的培养,除争取国派名额外,还先后采取公派、自费等形式,从团里挑选出舞蹈、作曲、编剧、声乐等38名各类人才出国留学。目前已有26名留学人员学成归来,成为团里的顶梁柱,如国家二级编舞、曾在泰国文化节获奖的《甩袖舞》编舞金姬,还有曾获2003年全国新人新作声乐大赛美声组一等奖的郑文燕。其他没有归来的派出人员也都表示学成后,将回国报效家乡的父老。
朴春善认为,人才的回归,一定程度上为延边歌舞团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歌舞团将抓住这一难得机遇,创作出更多、更好的民族歌舞,打出品牌,奉献给广大热心的观众,并将努力挖掘歌舞界的新一代杰出人才,把优秀的歌舞人才推向市场,成为未来灿烂的歌舞明星,从而使全团在演出市场上站稳脚跟。
谈起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时,朴春善深有感触:“搞文艺创作,离不开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同时,作为偏居东北一隅的民族歌舞,如何突破地域局限,永葆艺术魅力,也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安排创作人员不断到外地学习、采风,从兄弟民族身上汲取艺术营养,从而极大丰富了中国朝鲜族歌舞的表现形式。可以说,正因为依托于我国多民族的文化土壤,中国朝鲜族歌舞才能不断推陈出新,始终走在民族歌舞前列。”
《中国品牌》2013年1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