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卷首语]自主汽车品牌的“春天里”
2013-03-29 15:53:30 中国质量新闻网

    两会在即,关于自主汽车品牌春天的声音再次响起。

    行动比声音更快。此前,广东、甘肃、湖南、新疆、宁夏等多个省级党委政府出台文件规定:省部级官员换购公务用车,需选择自主品牌汽车。

    这是继党的“十八大”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八项规定后,在各省、市等地方政府的集中体现,这一大方针也将促使国家出台公务车采购标准。有消息称,该标准的修订版将于2013年全国“两会”之后出台。

    实际上,早在2011年底,工信部就发布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其中提到一般公务车的排气量从2.0L降低到1.8L、价格从25万元降低到18万元,即业内认为的“双18”标准。最新的信息显示,新版公务车采购标准有可能将从“双18”下降至“18、16”,即1.8L排量不变,但价格下降到16万元以内。

    标准的降低极大地增加了自主汽车品牌的机会。对于各界普遍关注的自主品牌占据《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下称《目录》)全部榜单,在我看来无需大惊小怪。这完全符合国际惯例,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况且,政府官员用车理应优先使用中国品牌。一方面,本来中国汽车品牌较跨国公司为晚、为弱,若是不顾实际情况,设定同一标准显然有失公平。另一方面,政府使用自主汽车品牌,对本土品牌的建设也是一种加分,使用后的示范效应,容易建立起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有利于强化品牌自信。

    不过,《目录》出台之后再无下文。显然,这遭遇到利益集团的巨大阻力,尤其是来自跨国汽车品牌,以及其所在国政府的阻挠。即便如此,也丝毫不能减弱对自主汽车品牌的支持。

    2010年前,合资品牌采购量占我国公务车采购规模近90%,2011年1〜6月份,政府采购中自主品牌比例仅20%。面对高达千亿的政府采购市场,自主汽车品牌的空间着实“可怜”,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主汽车品牌的发展。两会之后,政府将以更加强有力的手段推进自主汽车品牌的采购,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利好。

    尽管自主汽车品牌种种的市场表现令人失望,但终归还是家里的事情。无论我们如何指责自主汽车品牌的不争气,最终还是希望自主汽车品牌能够争气,给我们提气。这需要社会的包容,需要给自主汽车品牌以时间,尤其是生长的空间。

    但这种包容和支持并不意味着无节制、无底线的让步与迁就。此前,《中国品牌》杂志多次对自主汽车品牌的表现予以斥责与批评,目的也只有一个,希望其弃“恶”扬“善”,真正把心思用在产品本身,用真正的工业精神乃至品牌精神重塑产品精神。

    自己不努力,光靠“扶”是扶不上墙的。对于政府的良苦用心,对于社会的大度宽容,自主汽车品牌还有什么理由不“雄起”!

《中国品牌》2013年3月刊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