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中国品牌》>>
访政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许强
2013-07-03 16:38:23 中国质量新闻网

念好“山海经”助推县域产业经济发展

——访政和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许强

    于剑锋 刘奋贞

   政和县地处福建省北部边陲,是典型的农业县,县内自然资源丰富,是福建省重点林区、茶叶基地县、茉莉花基地县等,经过多年发展,竹、茶等效益农业发展优势突出,已逐渐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近年来,政和县质监局以本地资源为上,以坚持质量取胜为先,努力念好“山海经”,做好经济文,全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走标准化之路,打造竹具工艺城

   “标准,作为科技与产业化之间的桥梁和催化剂,是企业打开市场的通行证,对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许强介绍,政和县境内有竹林面积46万亩,毛竹蓄积量近5000万株,毛竹资源丰富,竹类产业发展迅速。为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打造竹具工艺之城,政和县质监局以标准化工作为载体,加强对企业在标准制定过程中采用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引导。2010年,政和县成功制订了《竹茶盘》省地方标准并颁布实施。该标准的出台让竹茶盘生产企业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规范,防止了无序竞争和市场混乱,为企业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基础。另外,政和县质监局积极帮助企业做好标准技术内容的转化,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并积极鼓励家和竹木、新亚公司等5家竹菜板企业参与《竹菜板》国家标准的申报专项工作。

    依托品牌效应,政和茗茶誉四海

   随着社会对品牌价值的认同,品牌对一个地方经济的助推作用越来越明显,“如何进一步转变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品牌战略,依托品牌效应扩张县域经济的辐射力和竞争力,把品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这一课题已深切摆在质监人面前。”许强表示,近年来,政和县质监局围绕全县产业发展规划,按照“培育储备一批、巩固发展一批、成长壮大一批”的工作思路,努力打造政和企业品牌形象,积极推进政和茶产业的品牌创建。2007年,政和白茶正式通过国家质检总局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是福建省继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之后被认定的茶叶地理标志产品;次年10月,《地理标志产品——政和白茶》国家标准正式实施……截至目前,共有政和县京泰茶厂(茉莉花茶)、政和县白牡丹茶叶有限公司(白茶)、政和县稻香茶厂(红茶)、政和县茗佳茶厂(红茶)、政和县茗香轩茶厂(红茶)、福建茂旺茶业有限公司(红茶)6家茶产品摘得“福建省名牌产品”金字招牌。在拥有“省名牌产品”这张地域名片的同时,企业知名度不断提高,企业辐射带动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极大地推动了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

   巧依山海之优势、紧扼市场之时机,政和县质监局在持续推动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的路上,不断向前、不断迈进。未来,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必定是一副灿烂明艳的图景!

    《中国品牌》2013年5月刊

(责任编辑: )